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7031|回复: 16
收起左侧

[户县地名] 户县地名考之割耳庄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555

回帖

846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8469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4-2-19 08: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割耳庄村名顾名思义与割耳有关, 其来历有二:
    其一:五代开平二年,唐帝李克用与大齐义军黄巢决战于此,李克用被黄巢部将以毒箭射伤耳朵,为了防止毒箭感染蔓延,伤及性命,李克用持利刃割去中箭之耳。此地名曰割耳庄。
    其二:传说本村青年取外地媳妇不贤,早雷霆之怒。被上天割去双耳,以作惩戒,此地得名割耳庄。

191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6604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4-2-19 11: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加入户县地名考证。
发表于 2014-2-19 1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最流行的说法是和唐中宗之子有关。

191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6604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4-2-19 13: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纠正一下,李克用不是唐帝。李克用生活在唐朝末年的战乱年代,长期与黄巢、朱温交战,因战功在唐朝最高被封为“晋王”。唐朝灭亡以后,中国进入五代时期,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勗在李克用的势力基础上建立了后唐政权以后,李克用被尊为“太祖”。所以,李克用“唐帝”一说是不确的。
发表于 2014-2-19 13: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亦稼亦穑 发表于 2014-2-19 13:02
另外,纠正一下,李克用不是唐帝。李克用生活在唐朝末年的战乱年代,长期与黄巢、朱温交战,因战功在唐朝最 ...

考证细致!赞一个!
只要是上班时间,我都在线!!

372

主题

5208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8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4-2-19 2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132

主题

6232

回帖

4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7116

新人进步社区劳模灌水能手高级会员社区居民云聊先锋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4-2-19 2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9

主题

1083

回帖

7505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7505

社区QQ达人百度吧友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社区劳模

QQ
发表于 2014-2-19 21: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考证一下   户县 的  半个城  村  吗  ?


半个城村   全村 都信  天主教   有很大的教堂  有神父   有圣母玛利亚 雕像

199

主题

1083

回帖

7505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7505

社区QQ达人百度吧友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社区劳模

QQ
发表于 2014-2-19 21: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蒋村镇半个城村

199

主题

1083

回帖

7505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7505

社区QQ达人百度吧友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社区劳模

QQ
发表于 2014-2-19 21: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主教
  清咸丰七年(1857)天主教传入户县。开始在石井村、站马一带传播,只有几户人家信奉。后在石井村中堡建立教堂,接着又传到上涧子、半个城。后在上涧子修建教堂,住外国神甫,管理石井沿山一带教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后,德国传教士胡主教来上涧子,主持周至、户县教务。胡依仗帝国主义势力,迫使当地官府偏袒教民,提出官府要保护教堂及教会的其它财产,保护教民利益,教民享有一定的特权,如可以不纳粮等,因而这一时期天主教发展较快。光绪三十年(1905)胡主教死后,户县教务由三原教区主教意大利人管辖。当时中国神职人员由于受到歧视,要求单独划定华籍教区。民国三十年(1941)周至、户县、眉县、兴平、武功、扶风6县由中国神职人员管理,第一主教是上涧子人张指南,二十一年(1932)在上涧子建立修道院一所,招收修生五十多人,因修道院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引起学生闹事,烧了教学楼,修道院遂迁往周至县城。以后又在上涧子办育婴堂一所,因条件差,管理不善,婴儿约有半数以上死亡,育婴堂又迁往扶风大营村。三十一年(1942),户县神甫卢九思在穆家疙瘩修教堂3间,名曰“东十字山”,每年春秋占礼,观众各县教徒来朝拜者不下万人,捐款千元以上。解放前,户县共有天主教堂十余处,分布在上涧子、石井村、站马、丁家庄、枣林寨、白羊寨、园柳树、北寺、付家庄、半个城、围棋寨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成立了天主教爱国会,进行了“三自革新”(自传、自养、自教),从而割断了天主教与帝国主义的联系。“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活动基本停止,粉碎“四人帮”后,又趋正常。(摘自《户县志》1987年第511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 23:45 , Processed in 0.2645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