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年5月,日军集结数10万部队由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进犯中条山地区。而此时驻守在中条山的中国部队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此战之前,这条被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的中条山防线是由卫立煌将军带兵在此驻守。在1941年之前,日军曾数次向中条山发动进攻,但是卫立煌将军凭借在此驻防的26万军队以及正确的战略部署,打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保证了这条防线的安全。 由于卫立煌将军反对“搞摩擦”,越来越不受老蒋的待见,在重庆开会期间,被软禁了起来。蒋介石又从中条山驻军抽出8万的军队去“搞摩擦”,导致中条山驻军锐减到18万。 
面对日军来势汹汹的进攻,蒋介石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要知道,日军单位战力远超国军(包括中央军),整个抗战期间日集中10万以上兵力的攻势,多少国军都很难抵挡。这次确以10万打18万,可以说是“占据压倒优势”。 
战役开始之初,日军就快速的破坏了中国军队的指挥网络,由于群龙无首,中国军队在日军眼里就是一块一块的肥肉。此战过后,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根据日方的战报“国民革命军被俘约35000名,遗弃尸体42000具。日军损失计战死673名,负伤2292名。” 
虽然中条山战役中国军队打得很惨烈,也牺牲了很多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战役的惨败,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人为的。如果战役开始之前,卫立煌将军依然是指挥官,如果蒋介石没有抽调8万的军队去“搞摩擦”,如果中国军队不是群龙无首。也许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烈士惨死在中条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