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827|回复: 1
收起左侧

明年底省内异地就医可直接报销 无须回参保地

[复制链接]

95

主题

199

回帖

421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421
发表于 2010-12-11 20: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ongmin 于 2010-12-11 20:34 编辑

明年底省内异地就医可直接报销 无须回参保地
2010年12月11日
西安晚报

专题:解读陕西医保

昨日的全省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管理服务工作研讨会上传来好消息,作为我省第一个试点城市——咸阳市,将在明年年初实现到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异地直接结算,其他城市将在明年年底力争实现异地结算,这标志着我省此项工作的全面铺开。

异地就医享受参保地同样待遇

省人社厅副厅长赵云说,咸阳市率先开展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铜川、宝鸡、汉中已实现与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联网。其他城市将尽快建立市级统筹,在明年上半年做到“同城无异地”,下半年提供方便快捷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在结算模式上,我省将以“参保地待遇,就医地管理”为原则,“参保地待遇”是指参保人异地就医时享受的医疗待遇与其参保地的医保待遇一致,这有利于确保医保基金支付的公平性。“就医地管理”是指参保人发生的异地就医费用,由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支付。

先资格认定再异地就医结算

明年年初,咸阳将成为我省第一个实现异地就医结算的市。在患者结算的时候,只交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部分,不再垫付所有费用再到经办机构报销,变“支付——报销”两个环节为“直接结算”一个环节。

异地就医结算实现之后,患者应如何操作呢?省医保中心杨新政表示,参保人员需要先资格认定,然后再异地就医结算。

资格认定:以即将实现结算的咸阳市为例,首先,异地就医人员需要资格认定,可通过柜台、电话、网上三种方式在咸阳市医保办申请,经办机构对异地就医人员进行备案登记、审批等程序后,发给其异地就医卡。

就医结算:异地就医人员到事先选定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就医或购买药品时,出示异地就医卡,个人将不再需要垫付医保费,在付清个人应缴部分后,便可离开。

据了解,异地就医卡和医保卡不同,通过逐步的努力,我省将最终实现参保人员在全省范围内持卡就医购药、异地结算“一卡通”的目标。

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正在推选

研讨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对西京医院、唐都医院、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等30家医疗机构进行推选,选出符合条件的异地就医结算定点机构,并签署服务协议。正式推选名单近期将公布。

无须回参保地报销

异地就医报销为什么这么难?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赵云在昨日召开的研讨会上表示,异地就医患者报销的手续十分繁杂,每年的人均医疗费用是本地人员的两倍,有七成人认为异地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了“不必要的检查”。





95

主题

199

回帖

421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4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2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50%以上人员存在垫付难

对于常年居住在西安的咸阳退休干部刘大伯来说,异地就医已成为常态,每次他都要邮寄或者托人将病历等材料带回咸阳,很是麻烦。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异地就医问题已成为多年来期盼解决的难题。

据省医保中心去年统计,我省约有异地居住人员18.38万人,其中退休人员15.76万人。退休人员在西安安置的约1.1万人,在本省其他市(区)安置的6.2万人,省外安置8.46万人,异地就医患者约2.93万人次,异地报销医疗费用约4亿元,约占全年医疗费用支出的15%,人均医疗费用支付1.5万元,是本地7506.4元的2倍。


省医保中心副主任杨新政表示,异地就医的报销周期长,28.1%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而且需要患者先垫付再报销,但是有50%以上的人员存在垫付困难的问题。

出现了较多过度医疗行为

据了解,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报销方式主要采取邮寄,年终或按季度现场申请,其报销需要的病历等材料较多,手续繁杂。再加上异地的医疗机构与患者参保地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没有协议关系,即便是有协议关系由于无法现场监督,使得医疗机构出现了较多的过度医疗行为。

调查发现,有70.4%的异地就医患者认为异地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了“不必要的检查”,有49.1%的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不必开的药品”。

异地就医人群主要有4类

据赵云介绍,发生异地就医的人群大体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退休后回老家安居、随子女居住、自行选择某一地居住);

第二类是长期驻外工作人员;

第三类是短期驻外人员(含因公出差、学习和探亲人员);

第四类是受本地医疗条件所限,须转诊到统筹地以外医疗机构就医的人员。

“从这四类人员的特性来看,退休人员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短期驻外人员若出现医疗需求多是突发疾病,转外就医更是一些重病、疑难疾病患者,这部分人群的医疗需求更加迫切。”赵云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2 16:05 , Processed in 0.2513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