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有市民反映,途径西安环山路,在一些水果摊买了葡萄后,发现斤量不对。恰逢中秋小长假第一天,出门游玩的游客多了起来,带着疑问和精确到克的砝码,记者对环山路的水果摊进行了走访。
上午11点,记者顺着环山公路来到长安区东大街办东石村一带,沿路看到很多售卖户太八号葡萄的摊点,很多过路的车辆都会靠边停车买上一点。果农们说,这些葡萄都是刚从身后的葡萄园采摘的,新鲜又便宜。
记者:“葡萄咋卖?”
售卖葡萄果农:“五块,我们有园子呢,每年在这摆着呢。”
葡萄味道不错,可是放在桌子上的电子秤准不准?看记者有些犹豫,果农连连保证。
商贩:“秤准着呢,因为有人检查,秤要调准,你不准,没人在这摆。”
为了验证一下电子秤够不够斤两,记者拿出了提前准备的200克天平砝码,这可是精准到克的工具,往秤上一放,刚好200克。
售卖葡萄果农:“我的秤再不准,你把我的秤砸了,错一两你就把秤砸了。”
一连试了三家,都是诚信经营,果农们很热情,还主动教记者破解缺斤少两的小窍门。
售卖葡萄果农:“(把电子秤)一关一开,他那个短斤少两,就不存在问题了。”
刚学了小窍门,还带着天平砝码,记者往前走了一段,问问这家葡萄摊点的秤足不足,摊主很自信,连说没问题。
记者:“秤准不准?”
售卖葡萄果农:“秤不准,不要钱,你随便拿走。”
可当记者掏出天平砝码放到秤上,200克的砝码居然称出了240克,增幅20%,也就是常说的八两秤,摊主楞了一下,赶紧关机重启。
记者:“刚才为啥放上去不准呢?”
售卖葡萄果农:“刚才是称斤呢,开好了就准了。”
记者:“还是有问题么?240克就是八两(秤)么?”
售卖葡萄果农:“可以说一点都不错(少)你的。”
摊主结结巴巴的解释,把大伙都听尴尬了,秤不准不要钱的豪言壮语真敢兑现吗?记者亮明身份后,对沿路的电子秤随机测试了七八家,绝大部分都是诚信经营。不过面对测试,这位摊主说了一声好,没等砝码放上去,就迅速把秤关了重新开启。
记者:“关啥呢?”
售卖葡萄果农:“你咋没买过东西?”
记者:“窍门在哪儿呢?”
售卖葡萄果农:“我也不给你说窍门,我是好秤。”
果然,秤立马准了,刚学的小窍门就用上了。其实,除了天平砝码,一瓶没开瓶的饮料,甚至随身携带的手机,都是我们测试秤准不准的工具。其实,西安环山路个别水果摊个缺斤少两一事媒体曾多次报道,当地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整顿,从这次记者走访来看,虽然已经有所改观,但个别摊贩还是不老实。也希望他们能闻过即改,在下次面对天平砝码时能经得住考验,不用开关机。(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