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渼陂湖的由来
渼陂发源于终南山谷的渼水汇合了胡公泉、白沙泉诸水北流,经锦绣沟后蓄积成湖。渼陂也称美陂,一说由于其水甘美而得名,一说由于陂中产鱼甚美,故称渼陂。《十道志》:“地有五味陂,产鱼甚美,因名之。”
唐代时候,渼陂是一个相当大的湖,当时人们常在这里泛舟游玩,著名诗人杜甫、岑参、韦应物、温庭筠、郑谷、韦庄等都曾在此泛舟游宴赋诗。郑谷、韦庄在渼陂筑有别墅。氵美陂鱼甚美,唐敬宗时曾设“渼陂尚食”,收管该陂,所有水产全归宫廷享用。到宋代,渼陂仍是“翠峰横前,修竹蔽岸,澄波浸空,上下一碧,信乎其气象清绝,为关中水景最佳处也”。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陕西做官时,有朋友送给他以美味著称的渼陂鱼,诗人自从离开南方后多年没有吃到这样的好鱼了,饱食之后,挥笔写下一首《渼陂鱼》诗,盛赞渼陂鱼之美。据《郡县县志》记载:“元季以后,以陂鱼可治痔,游兵决陂取之,陂逐废,其地皆为水田。”清人冯壅笔下的渼陂,已经只有“稻花漠漠野田平”了。
据《元和郡县志》载,渼陂“周围十四里”。“元末兵起,盗决堤岸取鱼,其出流为数支,不复为陂”。1957年后,户县热电厂引水,惠安化工厂打井汲水,涝水被截留,“五分水去只留半”。渼水之利开始减少。现渼陂水面五百余亩,水深平均2.5米,周长约十里。如今,渼陂湖约有五百亩水面,湖中有两座湖心亭,湖中小岛上为纪念杜甫泛舟渼陂而于宋、明两代修建的空翠堂,也已整修一新。小岛与湖岸有九曲桥相连。渼陂附近的陂头村里有秦始皇母亲住过的*(上艹下负)阳宫遗址,村西南有周文王之父季历之墓,还有九女冢等。
渼陂湖古迹遗址
萯阳宫在县西三里,秦惠文王(前337-前325年在位)所造也。秦王政九年(前238年)谬毒作乱、灭族。迁太后于雍萯阳宫,父老相传今陂头东岳宫即其旧址”。
空翠堂位于渼陂湖心小岛上,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修建,亦名杜工部祠。堂以杜甫《渼陂行》中“丝管啁啾空翠来”句中的“空翠”二字命名。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雍正九年辛亥(1731)先后多次重修,清光绪九年癸未又重修,民国三十年又创建东殿。现存殿堂两座共6间,现为陕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