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镜头和烘托相结合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 ——《小英雄雨来》影评 南关中学初一级十二班 李天雨 指导教师 肖 晓 《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白洋淀地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救回被日本人抓走的老师,与日本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故事。整部影片的情节紧奏,笑点不断,日本鬼子的笨拙丑态和雨来的精灵古怪形成鲜明的对比。 镜头里先是一群赤膊的孩子在水里玩的不亦乐乎,这时,水中突然冒出一块东西,雨来的表情立刻凝重了起来,原本欢快的画风陡然一转,殊不知,这是为日本人侵入的情节埋下伏笔。 再看这个李玉龙这个角色,那个小胖墩,看起来他是路人甲的一个角色,但实际上,他是个很重要的配角,反衬出来雨来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还有李玉龙的爸爸—一个典型的势利角色,更是将雨来的英雄形象衬托的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还有雨来戏弄老师的戏份了:雨来将癞蛤蟆放到了老师的锅里,吓得老师大声尖叫,一个调皮捣蛋坏、脑筋一肚子的小屁孩,呼之欲出,这也是为了雨来后来的蜕变做一个铺垫,这已是编导的别具匠心。 影片的情节都极富生活气息,控诉了日本人悍然入侵、破坏和平的罪行,一切的铺垫、衬托都是为了突出雨来的精灵可爱,永救恩师,捍卫正义的英雄形象,是一部颇具深度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