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医院,首先把身体安定下来。看到,医生很仔细地询问发病的原因,他对病情的判断,对治疗方案的介绍。医生自信,从容,精心。这样,心也就会沉静下来。知道,看病只不过是个过程,经过过这一段,会重新健康。 我是不大关心什么病用什么药之类的问题,那是医生的事情。我只关心两个问题,能治否,能治就治,不能治就不治疗了;要命否,不要命,治疗一下就行,看不好也无所谓,要命,怎样减少痛苦。命是交给医生的。术业有专攻。病人学医,增加烦恼而已。 年轻时读毛主席文集,毛主席给将领写信说,对待疾病,要既来之,则安之,让身体慢慢产生抵抗力,然后消灭之。我是信服教导的。 住了医院,打吊瓶,时间很长。寻思看个报纸什么的。找来几张人民日报,反复观看,平时不关心的内容,进入视野,原来社会方方面面如此丰富、精彩,专业解读精准,时评代表心声。 躺在病床,注意到,医护人员,忙忙碌碌。护士会提醒平时注意事项,说病情有一些危险。晚上回家不想来,护士会打电话呼叫。一切提醒自己,我是病人,医护人员很关注,当然不好意思,给别人添麻烦,尽量服从安排。我要早日恢复。 我观察,医护人员的服装,有白色的,有邮政绿色的,有白色透着青色的,有白色透着粉色的。医生外套是白色的,所谓穿白大褂的。护士们却有穿邮政绿色上衣、裤子的,有白色透着青色外套的,有白色透着粉色外套的,不知这隐含什么。 女护士们很年轻,步态轻盈,飞来飞去,很可爱。现在也有了男护士,一样年轻。医生的学习、培养、锻炼时间长,上了年龄才能纯熟,真正退休可以晚些。护士上了年龄,不知还能来回跑动否,反正我没有见过年龄大的护士。 年龄大的人住院,多有亲属陪护。亲儿亲女,也为生病指责批评,但是贴心着呢。人各有事,护理父母,耽误工作,也有怨言。姊妹多的,轮换护理,各尽其责。病情轻的老人,连子女都不告诉,怕给娃们添麻烦。有生就有死,人之终老,多在病床。独生子女,能在跟前吗?能受住劳累吗?计划生育,耽误养老。现在再生,能来及吗? 生命是脆弱的、宝贵的、顽强的。有的人,没有抢救过来,亲属撕心裂肺,就在我身边。有的人,住几天,急着会家,操持家务。有的工人,事故住院,只有一天,被老板出院。住院一次,灵魂净化一些。身体好转,当然出院,生活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