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6765|回复: 10
收起左侧

《诗经》中这两首 送给备二胎的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0 11: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胎全面放开的消息,犹如一记春雷震爆了昨夜的餐桌,朋友圈里“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大有人在。当然,紧接着就是“却看妻子愁何在”了。这里笔者不想讨论人类生育权的问题,既然处在生于计划的时代,你造,或者不造,二胎的准生证就在那。
中国古人对多生子女接续家族香火血脉的渴望,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远比其他文明国度要丰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圣贤的话如同魔戒,箍在中国人的心里两千余年。想要孩子的,见啥都能产生联想,新婚大喜时要撒红枣花生豆子,这叫“早生贵子”;看到“一根藤上七个娃”的葫芦,赶紧贴张红纸“瓜瓞绵长”;连进庙烧香拜佛,也会找主管生娃的菩萨“送子观音”。
当然,这已经是中近古的习俗了。早在先秦时代,人们把多子多福的祈愿,与一种叫“螽斯”的虫、一颗叫“樛木”的树联系在一起。
《国风·周南·螽斯》,是典型的先秦时代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是先民为祈求多子而唱的民歌。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螽斯”,其实就是北方人说的“蝈蝈”、纺织娘,一种外形颇似蝗虫的鸣虫。在中国按地域分,南方统称“南哥”,北方称“北哥”。按地区划分,山东产的称“鲁哥”,北京产的称“燕哥”,山西产的称“晋哥”。若按它们的成长期划分,端午节后出现的称“夏叫”,声音低弱;立秋后10天出现的称“早叫”,体型健壮,叫声洪亮;在晚秋出现的称“冬虫”,叫声柔弱。如按它们的体色分,绿色而有光泽称“翠哥”,绿色带白的称“白哥”,或“糙白哥”,紫红如铁者称“铁哥”。若按眼睛的颜色命名者,则有“红眼翠哥”,“黑眼铁哥”等。
这首诗翻译成白话当然失去了原来的韵味,意思大概就这样:
“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
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国风·周南·樛木》,一般用在新婚庆典时,颜师古注:“樛木,下垂之木也。”想想南方的榕树,就知道枝根下垂的感觉了。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这首诗也用了比兴之法,“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先以葛藟缠绕樛木,比喻女子嫁给丈夫。然后送上祝福,希望他能幸福、美满。
《汉书·叙传上》:“葛緜緜於樛木,咏《南风》以为绥。”唐代黄滔《送君南浦赋》:“林骈樛木,摧诚而敢望合懽;洲跃嘉鱼,取信而当期剖腹。”王安石《示安大师》诗:“踞堂俯视何所有,窈窕樛木垂榠樝。”也正是因为《诗经》中有螽斯与樛木这两大“宜室宜家”的吉祥物,后世文人常常将其联在一起,比如明代戏曲《鸣凤记》之《夏公命将》有“愿将樛木连枝举,早见螽斯振羽飞”,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闺门之内,歌樛木而咏螽斯,和气蒸蒸也!”

1c51ae3390d1f8c.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乾坤 + 5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1788

主题

8119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4714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5-10-30 12: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君不见生活处处有孩童,欢声笑语满屋堂;
君不见超生队伍之踪影,负担累累难养活。
国家政策虽放宽,也难敌过人意愿。
天生生育随自然,一代少过一代人。
昨夜二胎炸破天,想生害怕养不起。
家人说,朋友劝,政策好,难生养。
与君谈一心,愿君为我解多愁。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591

主题

2343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39
发表于 2015-10-30 1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5: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溪水止流 发表于 2015-10-30 12:48
君不见生活处处有孩童,欢声笑语满屋堂;
君不见超生队伍之踪影,负担累累难养活。
国家政策虽放宽,也难 ...

溪水解读甚妙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5: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160

主题

9337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44504
发表于 2015-10-30 18: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真是及时雨也,学富五车,博闻强记。引经据典,把中国古代的子嗣传承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对新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发表于 2015-10-30 20:14:38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经据典议二胎,以古论今谈后代!先生真是学识渊博啊!大赞!!!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5-10-30 22: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及时啊!赞!
长安18子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ajoan
发表于 2015-10-31 1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博学多识,在下大开眼界。甘拜下风!
发表于 2015-10-31 18: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作品,太有感想了。
天气放晴了,冬日暖阳,真的太惬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04:16 , Processed in 0.78080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