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长娄勤俭主持召开省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扎实推动经济发展、渭河污染防治、做好境外投资等事项。3 q" s; B/ W7 j# O& Z6 ~! q. f
$ [( [- O4 z5 P- k
10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大销售# R/ A& m# q, j6 {! a8 u- }
* R1 F& w/ V0 z3 Q6 C7 ~ k& Y
会议研究了陕西省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通过实施稳产促销保工业、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挖掘消费潜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等举措,确保全年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近期,省政府将拿出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大销售,设立30亿元引导基金支持100户骨干企业加快发展。2 L! }' G* J2 w8 Z6 H4 k; N
6 g- Z! ~) ?) N 对渭河8条支流水质进行管控6 R8 z( n* @5 u0 h
9 L3 J! k8 }: K) j; Q6 V) w 会议决定出台《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的原则,对渭河实施新一轮系统治理,再用三年时间,彻底改善渭河水质。
3 m& o. Z; @8 ~, h- V0 O4 R+ {" y5 |1 W. y9 w: @' t) n' y9 D( [
2011年年底,省政府启动实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经过3年努力,渭河水质虽改善,但离建设生态河的目标还有距离。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启动新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任务包括:通过配套管网建设,三年内实现雨污分流率达到60%以上,西安市达到70%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和全处理。
- w: b# _$ O/ I2 Z* f2 o# p
- Y+ {; ^6 a% `* p* J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下游要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在渭河干流两岸、污染较重的支流入渭口以及重点排污口建设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湿地;禁止新建扩建造纸、印染、果汁和淀粉加工等高排放行业项目;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支持环境公益诉讼,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起诉环境违法行为;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污染治理;动员公众倡导环保低碳生活方式,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等。 a( F- l; n1 A* ^) r D4 c9 C
' u [8 d' T( x& n6 R5 @
新方案对西安市河、新河、临河、漕运明渠、幸福渠,宝鸡市小韦河、宝鸡峡总干渠,渭南市沋河等8条基本无生态水的支流(干渠)入渭水质进行管控。增加对水质的溶解氧考核。0 w1 X1 R7 N# N2 ~4 D* k: ]
4 M6 P; L4 }7 |
据省环保厅介绍,渭河水污染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城镇生活污染。2013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已占到污水总排放量的75%。二是工业污染。目前,部分化肥、化工、食品加工、造纸、印染、制药、有色等产业产生的污染依然存在。三是枯水期生态流量不足,稀释能力弱。四是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增加。
0 O6 @ j/ ~- j8 \0 L: Y5 H% M& @: r! ^+ R' [9 m
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办厂
: C9 w" |2 _) H& P% \! O" \! q" F/ a& h t7 G
会议通过我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省内企业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9 L, ?) S7 O- `& f/ M+ ^1 y) I0 e
+ M6 m4 ~1 d7 w0 z% Z/ B. a6 x! V
陕西省将鼓励各行业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产业“走出去”,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境外投资总量位居西部前列。; H9 r) U i4 E, T4 |- x9 F
$ l5 l5 m% v8 B
支持各类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走出去”,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和平台。充分发挥我省轻工、纺织、食品、电子信息、软件、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冶金等行业竞争优势,鼓励优势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到具备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 T0 h$ s1 ^# h3 s; ?
% t4 v F, \4 J$ U' @ 重点鼓励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领域企业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研发生产基地。支持我省企业或机构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和地区设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持我省服务贸易企业到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鼓励有条件的陕西商贸流通企业到海外发展,建立境外营销网络。. Z) D" v z- i/ z2 c
' ~2 ^" F) R; q* p&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