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535|回复: 0
收起左侧

西安机动车数量突破200万辆 拥有汽车的家庭超20%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7

回帖

140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140
发表于 2014-7-4 21: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上午,西安市民陈伟在郭杜车管所拿到了刚办理好的新车车牌,同时还有一张纪念证书——西安市第200万辆机动车。截至2014年7月3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大关,平均每4.3人拥有一辆机动车。从2010年至今,西安只用了4年就完成了100万辆的井喷式增长。
+ a- \  p9 Y9 ?4 s/ u7 A' n  车主      一不小心成了“里程碑”' j0 l! ]( C- z/ M4 y
  昨日上午9时30分,陈伟从西安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市车管所所长王久明手中接过崭新的车牌和纪念证书,西安市的第200万辆机动车是车牌号为陕A5AB15的荣威550轿车。车主名叫吴峰,因为妻子即将生产,吴峰便委托小舅子陈伟前来车管所办理新车挂牌。事后,记者也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吴峰,他说,因为考虑到马上来临的小宝宝和上下班的需要,才决定买一辆车。他是在小舅子的电话里得知自己成为第200万辆车主的消息,显然,吴峰此前并不知道西安的机动车数量这么多,“真的很意外也很激动!”吴峰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买的车竟成为西安机动车发展的“里程碑”。( s) n- Y( f; k! b! E( @2 J
  吴峰只是西安众多有车一族中的一员。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经济发展是汽车消费的物质基础。拥有汽车的家庭达10%~20%时城市开始进入汽车时代,目前,西安市拥有汽车的家庭已超过20%。机动车突破200万辆标志着我市现代化进程跨入了新的阶段。, \, F( r. L# g2 M) A
  发展
# t! {8 H7 C, E; n+ f" n  近4年机动车增速“井喷”1 Z* J! s! I4 h* T
  车越来越多。1990年底,西安的机动车只有2.5万余辆,2000年,达到20余万辆,随着时间推移,机动车数量开始迅猛增长,直至如今的200万辆。
/ U% n: k0 ^) W& ]  ]1 C  据了解,我市汽车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8 h% [; G4 |. ]; G
  第一阶段,从1981年至1990年,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各类机动车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态势,当时我市机动车共有25358辆,这一阶段可以定义其为我市汽车发展的“提速阶段”。; ~5 ]  W9 i- c6 C* G" O0 t; {) f. @
  第二阶段,从1991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是我市汽车发展的高速阶段,10年间我市汽车保有量提高到261960辆,同比增长了9.33倍。
1 v( F9 Y- Y- v, m0 X  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2010年,这一阶段我市机动车饱有量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此阶段我市共有各类机动车1198739辆,同比增长3.58倍。: \9 ^9 A. p0 s1 S. c; j' x
  第四阶段,从2011年至今,汽车保有量呈现急剧增加的“井喷”现象。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车辆增幅更加强劲。西安市机动车从2000年30万辆到2010年到达第100万辆,历时11年;从第100万辆到今天第200万辆,仅用时4年。二是私家车比重继续加大。2013年西安市共有私家车161.5万辆,占所有车辆的87.8%,同比增长0.6%。三是市民掌握驾驶技能的需求日益旺盛。8 b' X4 n0 [" ]+ J3 r8 h6 x/ N
  市民8 \: q& \' d; M3 R  L8 d8 B
  车多了麻烦也多了
- X* T; M% w: d* o9 m4 @  换个角度看,机动车突破200万辆,也代表着交通流量和交通压力的迅猛增加。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机动车迅猛增长带来的最直接感受就是行车难、停车难。2 ]- [8 s: g, V0 G, h
  近年来,西安每年的机动车递增幅度平均为20%,车管所(包括区县车管所)每天新登记的车辆900余辆,高峰时达1000多辆。私家车车主周先生对此感受颇深。“我家在东郊,工作的地方在高新四路,2006年买了车,那时候西安的机动车只有几十万辆,南二环不怎么堵车,无论去什么地方,都敢开车去,现在,南二环成了西安最堵的路段,只要是城区,上下班没有不堵的。”周先生说。0 x/ S& n! K* r8 v. Q% L# {
  除了堵,最让车主们头疼的就是停车难。昨日,市民陈女士开着车在永松路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却找不到停车位。由于附近都是老小区,没有配套停车场,而路边占道停车位有限,前一段时间,因为改造非机动车道,交警部门又取缔了70多个停车位,“这车实在是没地停,光找车位就得花二三十分钟。”陈女士说,自己家的小区有地面停车场,前两年车都有位置停,随着小区车越来越多,一位难求,用于活动的空地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 C8 P% F7 a) v% L# M! \  现状
; B" X( ]6 I* i: H  泊位缺口高达50万个
0 \5 T( c1 B4 k2 l& _0 J) {  老旧小区停车难、新建小区停车难、商业圈停车难、上班族停车难……根据相关数据,西安市机动车停车泊位只有46万个,占道停车位23000多个,缺口大约有7000个。按国际通行的1∶1.2~1∶1.5的泊位供需规则,西安的停车泊位缺口高达50万个。据不完全统计,城市主干道配建停车场有50%挪作他用。且社会停车场大多不对外开放,利用率不高。市民规范停车的习惯尚未养成。据调查,配建停车场平峰时段停放率不足40%,高峰时段停放率不足75%,随意占道停车现象普遍,静态交通影响动态交通,导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和安全隐患。
# I+ a7 l" |/ _  车多了3 j3 N. l7 f4 y$ o
  如何缓解交通压力
6 z" H! \8 I# ?& C+ r* c4 g; |5 j. f$ c/ m  西安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的背后,也给我们带来思考: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对城市交通意味着什么?西安的道路条件能够接纳足够多的机动车吗?200万辆机动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对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 W$ `' y+ e3 [, x& X
  根据最新统计,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汽车数量超过200万辆,北京市汽车超过500万辆,成都拥有汽车总量336.1万辆。市车管所副所长宋军认为,西安与成都、郑州等其他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机动车仍有发展的空间。
' E8 T6 @# M9 V: q' i( z- T& f0 J  管理部门:逐点治理 渠化改造  h: [3 M6 J+ R9 M
  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王海玲说,我市路网结构基本呈棋盘加放射线的格局,近3000个平面路口纵横交错,行人过街设施严重不足,快速干道和立体交通路网尚未形成,属于平面低速交通体系。城市现有路网体系、特别是干道路网体系不够合理,南北向干道建设严重不足。次干道和支路建设改造滞后,交通“微循环”系统不畅。道路功能的低下和道路网络的不完善,导致整体道路通行能力不高。
' d* p* a' s# X2 ?  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市车管所所长王久明说,交警部门将着力构建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勤务机制,提升交管工作科学管理能力,逐步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指挥调度信息化、交管业务网络化。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组织,科学完善路口、盘道及背街小巷的渠化设计。对主城区及二、三环进出口、重点交叉口、盘道和路段进行全面排查、逐点治理,综合采取渠化改造、交通隔离、信号优化等措施,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流向,千方百计排拥堵,全力以赴保畅通。$ V' U* f% B% U7 [
  专家观点:驾驶人“后教育”很有必要
- p" y3 T! s( s; P, A# }+ Z* ]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周维新认为,西安路网和配套设施虽然也在持续增长,但远不及车辆的增长速度快。交通配套设施的很多细节都直接影响通行能力,规划部门在修建道路之前就应将可能出现的交通隐患考虑在内,合理规划道路建设,并且规划、城建、市政、交管等各部门都要协作起来,不能只顾自己的事,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挖掘道路通行潜力,提高道路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2 z2 v1 e7 h1 g  周维新说,西安的车辆构成中,非机动车占很大比例,而不文明行车的行为非常普遍,极大影响道路通行能力。西安目前有285万驾驶人,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不好的开车习惯和技术都会影响通行效率,“后教育”很有必要,一些交通拥堵并非是车堵,而是人堵。
0 ?& J- C1 s. U5 ?& ~6 E, X5 J& U# v/ x  文明倡议:不开“霸王车”“赌气车”) y& a3 y' b5 `4 j
  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养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状况。就我市交通秩序而言,交通违法现象突出,不文明驾驶现象十分普遍。交管部门向全体市民倡议:文明礼让、自觉遵守交通信号、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横穿马路,按灯停走、按线行走、按位停放车辆、不违法载人、不超速行驶、不随意变道、不开“霸王车”“赌气车”。% U8 _3 [% X1 H( ?( r$ J6 C; N
  国外经验:增强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 |% p9 K: r8 a. M( A. g
  一些发达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范例。日本的汽车拥有量是我国的4倍多,日本的交通通畅原因在于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和智能化的交通设施应用。在德国城市的街道上,见不到交通警察,所有的交通全由信号灯以及路牌来指示,德国人十分遵守行车规则,驾车者之间也比较能相互理解,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塞车。由此可见,汽车和交通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是保持道路通畅的根本保障。0 G2 D. O, r% `+ ?+ E

, n! o  @% Z- @+ ~% U) A" I3 S5 O- N5 B7 E3 q7 g5 E
! C& }. u- g# H4 @) G4 o2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5 23:34 , Processed in 0.1481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