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省长娄勤俭主持召开今年第7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E, x4 e9 o2 x0 e, ?. ?
>>发展目标% s& T$ k6 X% X
到明年转移600万农民进城
/ i5 P7 {6 `" l7 {; |/ \& c 规划指出,到2015年,转移6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到2020年,累计转移1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2%。& U1 a8 }- d6 \5 O
要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格局,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使城市环境生态宜居,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全省人口布局为:大中小城市居住40%左右,县城和小城镇30%左右,农村及新型社区30%左右。
& k8 Q9 l6 `) F >>城镇布局
* S3 I: U$ K. b. c 以大西安为核心构建城镇群新格局9 j9 X( u: ~, z: d
我省新型城镇化,将以大西安为核心,以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为横轴,以包茂高速沿线为纵轴,以陕北长城沿线、陕南十天高速沿线为两带,以京昆、福银、沪陕高速沿线为三条走廊,以宝鸡、榆林、汉中、渭南为四极,构建“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极”的城镇群新格局。- }. V! t0 N( n Y9 Y8 k' R
加快建设大西安,推进宝鸡、渭南、榆林、汉中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稳步推进35个重点示范镇,加快建设31个文化旅游名镇,结合移民搬迁实施“社区化新农村建设工程”。抓紧建设宝鸡-兴平、黄陵-延安-安塞、汉中盆地等12个城乡一体化城镇带。; e6 H8 Q) \1 J# I w2 l5 j
>>改革户籍
$ Y/ N \6 h# V5 f# W* i6 F( a 明年前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6 C1 O5 K; B% G* t% c% S
城镇化建设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n: h' H! w, u4 C
按照规划,2015年以前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西安市以外其他设区市市辖区的落户限制,优先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5 X+ p9 Z( E# j. {
合理确定西安市市辖区落户条件。2020年之前,通过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和差别化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转移人口落户西安,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5 C; O& u9 t: }- C; { F
>>公共服务
/ R1 ~# O" {% R( I5 V' H+ h# Z5 T' \ 不让进城农民“被市民”
* ~% a% q$ g: V 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教育权利,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扩大城镇社会保障覆盖,改善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农民工住房保障渠道。/ r$ `$ Y& ^# z" \; `
娄勤俭说,要研究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解决农民工进城的后顾之忧,通过解决就业、创业和加大公共服务覆盖,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不能让农民“被市民”。
) n; e! V' D' y% D >>防城市病3 v$ N- p- h" m
保留城市特色多留文化印迹) k/ e! h% Z0 N1 ~
目前,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已经陆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在城镇建设中实行“摊大饼”式扩张,进城农民在城镇和农村双重用地,城乡“两栖现象”普遍。部分城市“城市病”突出,西安、咸阳等城市雾霾天气增多,交通拥堵严重,城市空间格局不合理。城市建设中对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4 H4 d% C7 n* ]; s8 m
会议强调,城镇化中一些特色村镇,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 D* d- l" F- g3 t' x i' t 娄勤俭说,特别是历史上有特色的城镇,一定要多多留下城镇的文化印迹。
- K- _0 {, u1 K, n, ]* I ]
- O4 S: U8 ~* o- S W# U0 _
2 h' Q* c, k5 ~) M
( y, ~( Q9 k$ r; w$ [3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