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楼主: 养心斋
收起左侧

关中环线上的名胜古迹【多图,多文字】(不断添加之中)

  [复制链接]

162

主题

984

回帖

525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2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5: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8.昭陵博物馆
* b, G/ |; Y9 a P1080039_nEO_IMG.jpg 2 _0 X, F, n5 h' y, ?

* m0 {. S5 h3 C7 x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06_nEO_IMG.jpg
, ^+ x( Z  B, b' T1 X
" n7 S3 A1 d7 X$ u) o8 ]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08_nEO_IMG.jpg 3 g/ ^$ e) V: G$ O2 Y: o
5 O  D  L8 K6 [0 D! O7 t3 r$ G% C' ~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07_nEO_IMG.jpg
) L9 f8 \) i' w' ^9 S! ], q3 y8 n3 o/ Z& \2 F' S) u( Q
昭陵,位于咸阳城西北40公里处礼泉县烟霞乡九山上。唐太宗李世民(597~649)墓。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 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

403

主题

5103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978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高级会员金牌会员灌水能手云聊先锋

发表于 2010-9-17 22: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

1788

主题

8119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4709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0-9-18 08: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虾,你给咱们发一下票价吧。对了,袁家村到底在哪里啊。为什么我上次去的时候就是找不着路,结果骑到礼泉县县城去了。。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162

主题

984

回帖

525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2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11: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养心斋 于 2010-9-18 11:21 编辑
7 d9 A; \7 j% G$ z3 V" [
: f9 t& I0 ?' b9 S! h. Y回复 13# 溪水止流 * f  E( e, R; z9 A

& P/ ]& C( a1 F4 C3 g" Z/ _( a
- g: N5 _% ^/ o9 H7 @1 Z6 j   在 礼泉的东面(就在环线上)有个烟霞镇,在镇的北面两三公里。那里不要门票。

128

主题

976

回帖

2247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247
发表于 2010-9-20 00: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很是祥细,谢谢

162

主题

984

回帖

525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2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09: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9.乾陵" E3 W4 Y- [7 P8 @: H
! \. X9 q6 r/ S3 {2 i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18_nEO_IMG.jpg % u+ G- g8 W. O6 w' Y
( U% L5 k! r$ M8 S( X% z
b3f6cea2025a7fbecaefd066.jpg * @6 O- c- V" ?3 s! r

3 J% u0 h' p. r  Z! q( s/ ^ d478a8003b247cc5e850cd3e.jpg ( J; q4 i- j& \* [* ^/ k  V, m
6 I/ e- D# R. d0 K" @4 e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20_nEO_IMG.jpg
! [$ t" I7 r/ m/ x' {2 E8 H/ z
* j) X1 K7 h1 d  c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乳峰”。据史书记载,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136

主题

3267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8398

社区劳模

QQ
发表于 2010-9-23 1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可以不同的景点重发帖子
联系电话:18291928608
店铺电话:84820610
QQ:67843782
户外店铺地址:财富中心A—1053(德克士后面第一个门洞一排右转)

803

主题

1048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9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9-25 1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5_188:}

162

主题

984

回帖

525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2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5: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丸子 , C/ Z# @" \  O( d

  h, y4 A/ `/ h4 P, I
1 y7 m7 F% v# q    接受提议,以后改正。

162

主题

984

回帖

525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2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5: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养心斋 于 2010-9-27 15:59 编辑
/ Y2 U. {, T& m) J2 ?5 S/ H2 D( b( \6 C( `1 \: }) l% P- L$ F. g3 j1 G3 U
10.法门寺
0 C1 ?+ Q5 C2 Y. f) E* l$ F* T( C. T$ r' B* p
法门寺[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山门,佛寺院的大门,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盘人居地,故由三门入。三门俱开,从那门入?从信门入。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只在心垢后,取证如反掌。前殿始建于民国28年(1939年),为仿效明清建筑,内塑华严三圣,韦驮天将及十八罗汉像。 4 h( @  t+ k8 g" g
" q2 r+ p& e# W1 T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现寺内尚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就是立塔建寺后不久树立的。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尤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大历三年(786年)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后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
( Q- p' i3 @8 l- j& i) X5 C2 _# }2 l: V) o! B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62_nEO_IMG.jpg
, S/ k. N1 G& P$ o& W& h5 `1 K5 w0 }& }- X4 j& p+ R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54_nEO_IMG.jpg
2 j; f. E+ p$ \
2 S2 d) X8 }5 b; L 2010.5.18.--21.关中环线四日骑行 256_nEO_IMG.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4 18:36 , Processed in 0.1694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