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生负担太重了,各种各样的作业太多……”说到小学生,许多家长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小学生的“减负”目前还在大力推进,一些学校纷纷创新教学方式,在作业布置上“重质轻量”,提高课堂效率,把更多快乐的童年时光留给孩子们。 有一种作业叫“乐趣横生” 只要说起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家长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很多的作业。那么,怎样的作业才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并被学生们欣然接受呢? 西安交大附小南校区就倡导这样一种“特色作业”。校长贺月玲说,从去年到今年,学校在学生作业方面改革最大的就是寒暑假不给学生留书面作业,而是倡导一种“特色作业”。其核心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不同的程度,让其可以去选做。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提倡对各科都参与的作业实行多元化的评价,让作业是通过一张表来完成。 在贺校长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学生们的实践作业,只见语文作文、数学作文、美术作品等不同的作业被张贴在走廊的黑板上,其中最有趣的当属“数学作文”了。学生将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用作文的形式表述出来,其中“数字”的来龙去脉特别清晰,更有同学通过敏感的数字,有了今后要学会节约的意识。“我现在五年级,特别喜欢写‘数学作文’,老师说我现在和之前比,不仅数学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作文也写得越来越好了。”一位同学开心地说。 有一种快乐叫“无作业日”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无作业日”?西安市远东一小就有这样让学生们开心不已的快乐日子。该校校长马玲说,为了让减负落到实处,学校特提倡每周一次(周三)“无作业日”,每周一句快乐英语,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学期一次少年军校素质展示。 马校长说,她特别喜欢浏览校园网站,每天都关注论坛中学生和家长的留言,只要是有关教育和学校发展的建议都一一回复。而该校所提出的“周三无作业日”的做法,就是她看到家长们在网站上的留言、并在家长、学生中进行深度走访后所制定的“减负”措施,要求学生作业“重质轻量”,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多看书、多参与社会实践,有效起到了减负作用,教师也减轻批改作业的负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效课堂的教学钻研上,教与学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氛围。 有一种活动叫“创新思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校除了在学生作业环节有推陈出新的减负方法之外,其日常的校园活动也开展得丰富多彩。 远东一小为挖掘学生潜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素质,每周三下午全校师生都会打破年级界限开设社团活动,学生也可以自由参加主持、泥塑、纸浆画、摄影、电子琴、硬笔、软笔等小组;学校还坚持校园“3节”即“快乐英语节”、“校园科技节”、“六一艺术节”,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校园“3会”,即“春季运动会”、“秋季三操会”和“冬季三跳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不仅倡导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还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交大附小南校区校长贺月玲说,该校每年一届的艺术节、科技节很受学生欢迎,且每年参加的省、市、区的科技大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机器人搭建,航模课的引入更是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思维更加活跃。 长安南路小学副校长昌革军表示,为了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到农村去感受农业科技的文化,并和农村的学校结为手拉手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到地铁站当志愿服务者等,让学生在课业之余得到实践锻炼,快乐成长。 有一种爱叫“还孩子快乐童年” “让学生在成长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成长”、“给学生快乐童年”、“让孩子在实践中找寻快乐”……采访中,多位老师不时地提到“快乐”这个字眼。“我们欣慰的是,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快乐的笑脸,看到他们开心轻松的样子。学校不会用繁重的课业负担去剥夺孩子本身的快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钻研,让孩子轻松高效地学习,使他们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贺月玲校长的话,也说出了许多老师们的心声。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教育界众多人士都在努力着。一个个创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作业方法,不间断地走访交流……都满含着他们对学生的深爱,这种爱就叫“还孩子快乐童年”。(西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