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098|回复: 2
收起左侧

西安以房养老11年前早已开展 至今未完成一笔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1048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8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0-14 17: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房养老我知道的啊,不就是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每月领取退休金。”当这句话是从91岁的老人郭静震嘴里说出来时,除了让人惊讶外,足可见“以房养老”的关注度之高。她所不知道的是,早早2011年西安、上海等地就早已率先开展“以房养老”的业务,却至今未完成一笔。

调查中发现,近八成的受访者不赞成“以房养老”,认为容易引发家庭矛盾,操作难度大,对于农村地区老年人而言,“农村宅基地不允许买卖”,更是无法实施“以房养老”。出乎意料的是,学界和金融界人士也与普通受众保持一致,认为70年房屋产权将是此项政策实施的最大阻碍。

至今未能做成一笔

2011年年底中信银行在西安、上海等地推出“以房养老”业务时,引起了社会的一片哗然,这项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却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直到今日也未能做成一笔。

据了解,“以房养老”也叫“倒按揭”“养老按揭”,它是将房产抵押给银行,银行每月支付一定费用给抵押者,同时抵押者也必须支付相关的利息。

按照中信银行当初的规定,办理以房养老必须满足一定条件:老年人要年满55周岁,老年人可以单独申请或和自己年满18岁的法定赡养人一起申请贷款用于养老;其次是申请人需要提供房产的相关材料,经评估后,最多能获得不超过评估值60%的贷款;第三是申请人还需要提交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材料,也就是说申请‘以房养老’业务的老人和子女至少需要拥有两套住房。

除此之外,房产抵押到期之后,银行将处置房产,所得房款银行保留其支付给老人的养老金本金和利息,余款将返还给老人或其子女。同时,老人或其子女也可以选择偿还银行支付的本金和利息保留房产。

“实际操作中,门槛高、养老观念等方面导致这项业务没有持续下去,目前正处于停滞当中。”今年10月9日,中信银行西安分行的相关负责人证实,不仅是西安分行没有接到业务,全国其他分行几乎情况一样。

该行负责个人贷款的工作人员坦言,就连平时市民咨询也几乎很少,“最主要是门槛过高,就是办理这项业务的老人名下至少要有两套房产,另外所抵押的房产房龄不能超过20年,这两个要求实际上是银行在处置抵押房产的时候,规避风险的一个保障。”

卖房或出租收益更高

对于“以房养老”的苛刻条件,包括一套房者和多套房者的老人均持否定态度。家住碑林区某小区67岁的张大爷手里有两套房,目前居住的是3居室130多平米,市值约100万,还有一套70多平米的两居室,目前闲置。“我和我老伴两人现在能领到的退休工资有四千多,家里保姆和看病的钱又是娃们出,我们一个月自己的退休工资都还花不完,还把房子抵押干啥?”

他算了笔账,他的3居室抵押给银行,按照最多不超过评估值60%的规定,申请人能够获得的贷款60万,按照按揭时间最长10年来算,每月有5000元的养老金。如果依据今年最新的基准利率6.55%来计算,10年后需要一次性支付利息约20万元,也就是说贷款60万元减去20万元的利息,这套房产实际价值只有40万元,

张大爷又算了笔账,按照目前市场,二手房不景气,折价卖出90万元,如果再将90万元存入银行5年定期,按照银行年利率4.75%来计算,5年的利息为21.3750万元,10年的利息总额则为42.7500万元,每月将有3562.5元的利息收入,10年后连本带息则有132.75万元,比以房养老收益高出3倍。如果将这套房租出去,每月至少有2500元的租金收入,若是10年后房价上涨,房屋整体收益会更高。“所以这样一算,把房子卖掉或是出租,都比以房养老收益高。”张大爷说。

对于中低收入的人群来说,“以房养老”还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家住北郊的党大爷说,他名下就只有一套86平米的住房,他有3个子女,本来说好的将来百年之后将房子卖掉,3个子女平分,如果现在“以房养老”肯定会遭到子女抱怨,另外也会让邻居们说子女们不孝顺,给孩子带来压力。对于农村地区老年人而言,“农村宅基地不允许买卖”,更是无法实施“以房养老”。

专家及受访者 均不看好

记者随机调查50位年龄从20岁到50岁的市民,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不看好以房养老”,只有两成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和普通百姓步伐一致,集体唱衰“以房养老”,此前的欧亚经济论坛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以房养老”不可能变成养老的主要方式,它只是作为一个解决一部分人养老问题的辅助形式。

同时,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称,若不解决70年房屋产权的问题,“以房养老”这项政策于理、于法都无法操作。他认为将房屋产权可以调整为200年或500年。省社科院专家方海韵认为,以房养老只是解决了养老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全部问题,老人的医疗保障、饮食、精神抚慰方面才是最主要的,只有通过政府、社会等全方位立体式关爱老人,才能解决好养老问题。

“双独”子女的养老故事

作为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胡女士来说,“幸福”一直都是这个家庭的基调。

2011年11月底,胡女士的丈夫得病住院,正当她的丈夫快要出院时,她的婆婆却因重病也住进了医院,正当全家人都为老人忙前忙后时,胡女士的公公也感到身体不适,在同一家医院检查出癌症,于是两位老人同时住进了一家医院,“当时我和丈夫基本上一人照顾一个老人,每天都是单位、医院连轴转,就连睡觉也只能趴在病床上!”

小两口实在撑不住,最后只得叫来胡女士的父母前来帮忙,两边的亲家用这种方式在此相见,胡女士只感觉无奈,“要是我们都有兄弟姐妹,轮着来照顾老人,肯定就不会这么慌乱!”

幸运的是,胡女士的公公婆婆都病愈出院,她也瘦了十几斤,“是否考虑过以房养老呢?”面对记者的提问,胡女士否定回答“不会考虑,毕竟不想让街坊邻居说闲话,而且两边父母退休工资都挺高的,不存在这样问题!”

“养老院”成中产家庭的养老首选

10月9日,碑林区长胜街的金秋老年公寓。作为碑林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院,这里只有60多个床位,很多都是住了10年左右的老住户,86岁的老人陈莹就是其中之一。

“我大概是2005年前后搬进来的,当时我都没有跟儿子说,就自己联系到这里,结果住进来就不想走了,吃得好、住得好,还有这么多老伙计,比一个人呆在家里好多了!”原来,一开始老人跟着儿子一起过,儿子白天忙工作,就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晚上儿子下班累了一天还要照顾她,这让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计划去养老院养老,没想到一住就是8年。

记者走访了十几个养老机构后发现,收费普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最贵的可达到四五千元,绝大部分来养老院养老的老人都是来自中产家庭,自己有退休金,基本上能满足养老院的费用,但随着物价上涨,以及床位紧张,机构养老也面临着新的问题。(西安新闻网)

发表于 2013-10-15 09: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很好.
天气放晴了,冬日暖阳,真的太惬意了!

936

主题

7169

回帖

3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4178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高级会员新人进步灌水能手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0-21 07: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街村烟酒店 名烟名酒 日用百货 五金电料 烟花爆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2 18:53 , Processed in 0.2906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