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碧云天 于 2010-9-13 11:08 编辑
5 j" p, _; R; p9 h# n' H) J3 h: |( F% v2 J% f. j; l7 p
学习律诗已近一年了,在这之前我就连最基本的格律知识也不懂,只是喜欢,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真正懂得律诗之美,也慢慢的开始学写律诗。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总结了一下学写律诗的方法与心得。
! s( k0 o8 n! b# O, u- q1 t" b一,学习律诗最基本的是律诗之格式:
f, X9 ?" m m/ g% ]如:七律
$ u, U9 {: T# u' t+ V8 ^
. G, b! { J" h, P格式一:
4 [+ E( @& Q4 A6 }( F% ~$ u# c1 n+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5 m+ S2 A+ B2 a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m" d( r: d7 C/ j1 c% s1 I4 D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 V0 V% p+ D4 \7 Q& y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9 |3 i! W- f8 l2 K2 n! w& i8 Y, }0 l+ B9 F* P# P
除首句押韵【韵字除外】0 s, g0 C4 `: x& _8 C1 k2 u3 Z
一般以首句为定格,做好 对,粘,替 就行了。
# M% \: x1 V) n二,律诗的特点:
* ]7 ?6 D8 o1 D$ Y1,每句字数相同,共八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为一组,【每两句2 4 6字平仄必须相对】每组里两小分句平仄相对。这是律诗的特点之一:对/ }8 n$ N7 x3 c1 ] ` b
1 ^; D. S+ d B- j( w
2,3 Y5 Y% c% X+ Q+ X
二三,四五,六七,平仄【每两句2,4,6字必须平仄相同】相近为粘。
@+ X/ e$ ~) K& x. x6 M v3 N7 A6 d5 w8 k, C4 W
3,中间两句必须要求是偶句,也就是联的形式,要求每联两小分句相同位置是名词都是名词,是非名词,都是非名词。# Q" A) W6 @2 x
2 r& p' \: g! J
4,韵,偶数句必须押韵,一般押平韵,最常用的是平水韵表,也称古韵。7 n" m1 ^- N" X8 |
0 F |$ p! m8 J, i5 D8 ~
三,律诗的起 承 转 合。
" s0 _9 i5 N% @6 v9 s3 z3 T8 b' R2 m- i$ F- @6 V& R
起,首联,起句常见的用兴的手法,写景,这个景对主题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还有一种是赋的手法,叙述起,建议初学者用兴的手法为好。5 M7 i" I" \- @. B' o1 e- R0 L
承,颌联,是在上一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为下句的转做好充分的铺垫。
' n; q) U7 C3 G( Q$ T转,额联,比如说前两联写景,这句就不能再是景了,要转入情语。当然也有整个诗全是景的,但在转的时候,已经很微妙的有了感情色彩的变化,这个另当别论。/ o1 i3 y. K& N( w7 r: U
合,一般前分句要扣回主题,后分句最好用比。总的来说合句写好会让人回味无穷,有意犹未尽的效果。
. [8 n ^- g; O& Z1 Q8 ~$ X
2 ?* I& _; p2 ^ N1 f/ h% t四,句之间相同位置用字的关系:
: C8 w" M. k( ]4 }% R- x3 {美不只是用华丽的词去拼凑就美,而是字词的巧妙运用.
1 d3 Y; F8 w+ |7 \% g如:王维的 五律 $ D# w% \, U- F- x% M" N) V: Q
山居秋暝 Y5 _7 o) L: s& O- T/ T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 P1 _) }" R%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 q2 D8 {6 g- I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 B; I5 E1 ]1 L$ [' c( ? c5 t7 Z9 Y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j: Z+ t+ r3 ^5 t: ?. }& X& \- |0 U3 ~0 \' u7 A
承句和转句,
" o" j* v, M% P1 o/ i3 L+ N1 L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O7 k6 v/ g S1 T) |$ a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C, D6 c9 H" l6 H. y: d& R" w) B
相同位置 的字要有变化* `, p4 \0 J* G
明-竹
' ?4 j5 n# Y% u0 D9 i月-喧$ {' `3 Y/ k8 t0 V3 Y
松-归
c! G0 _; {! E( k也就是说相同位置要词性错开,那样才不显单调,感觉到美。% ]' k, V7 w" j
还有一点是尾三字尽量避免有词组出现。固定词组
. Z# U! X* m* j7 r4 \6 D; \五,用韵 Z$ q+ K0 d! ^/ L: ?
用韵其实根据诗的感情色彩选韵,说起来很复杂,最好的办法就是感觉读起来顺口,语调和拍,不要欢乐的情感用上伤的韵就行,这个我也多是凭感觉。4 r/ I, ?: R" z, i( ?6 |. N! f
下来就是不要犯用韵之忌。如:窄韵: K# ]' @6 o% g5 `
窜韵 等
- u5 Y1 N9 S6 f8 n8 p一般我们都是有韵部的,查对了就不会犯窜韵
' P7 t) }5 L0 v$ v) A. Z" B* s这里说说窄韵,窄韵是用韵的时候用了两个以上的相同词性。就缺少了变化之美,所以不可取。
! z( X; N8 K% u: e) P/ ]我们看 这首诗的韵字:秋 流 舟 留
9 K0 x! o) i8 O1 s5 _词性不单一
& ]4 D+ k8 b' o3 J' m, {除此之外,在诗中其它位置尽量避免再用和韵字一个韵部的其它韵字。这样就不会减弱韵字的分量,也会显出韵之美。建议初学者尽量少用叠韵和双声字在诗中出现。【叠韵是韵母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如:征程 双声是声母相同的两字组成的词,如:坎坷】不光是律诗,绝句也是一样,因为要用有限的字去写完美的作品,每一个字都要起到相当重要的角色,故人用字也要“推敲”再三。
4 S- v G/ g/ c- C. T+ t# z) T/ e2 W+ t/ B7 |# i5 V
六,化用与用典* m0 H, F6 h( s1 L8 [# E! U8 `
化用是用前人诗句里的词句稍做调整而为己用,但其意不变,用在自己的诗里要恰如其分,且自然。' P l- C: V, |, @1 ^
用典是用典故,是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诗的含蓄与典雅。
7 Q: v1 R! t1 s9 H) ]0 S- s七,个人感悟,总结* z' w+ g6 d6 K
4 q$ ` B1 ^+ H$ p: S6 r% i% S; L
律诗之所以美,美就美在它用有限的几十个字表现了丰富的内容,有画面及作者的思想情趣。
6 |5 z( ?0 J; M, b“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写律诗最重要的一点是读诗,坚持读,每天读,再去理解着读。这样才能解决词穷的问题,我的老师要求我每日读20首,这点我做的不是很好,但也在陆续坚持,偶尔遇到喜欢的就用心去背它。% A/ e: X g3 ?) E1 }
初学写律诗还应该注意:1,尽量避免生僻的字词 2,忌华词堆砌 3,忌用固定成语或词 4,要使之读起来不拗口 5 ,要突出主题 6 ,起承转合各句要紧紧相扣,关系紧密,不松散。7,取景勿过多 8 多练笔,有感觉就记下来,有机会再去加工整理,推敲。9,诗以言志,雅趣横生。忌无病呻吟,忌口号式喊高调。【这几点纯属个人学习感悟总结】6 x/ I0 r% V6 h! s3 S# _7 o I& {
# }8 K# \, K' j' D, P
当然学好律诗还有许多要强调的,我这里只是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所学的粗略总结,现学现卖,也是对自己一个考核,同时也希望对像我一样爱好律诗的朋友有所帮助。我的学习来自网络中华诗词学院,我知道参加诗词协会的朋友也不少,我也很想与大家交流,有不同见解的地方尽可一吐为快,也希望学诗词的朋友,补充完善!
; n$ P t- g1 O' y- c7 o+ Q" o1 c1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