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楼主: 梵之滇红
收起左侧

户县即将发生的一件大事!

 关闭 [复制链接]

2

主题

4041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06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3-6-25 05: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主题

3475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84

社区QQ达人新人进步社区劳模灌水能手

发表于 2013-6-25 08: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主题

1238

回帖

678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789

社区QQ达人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08: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金香 发表于 2013-6-25 08:18 6 I1 l- d. J" V  @
期待
& ]2 q0 q& I1 E  t5 @
谢谢支持,谢谢。
我的QQ:8970698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2

回帖

451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451
发表于 2013-6-25 09: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贤德高尚,力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1

回帖

1848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848

社区QQ达人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13-6-25 09: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1

回帖

1848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848

社区QQ达人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13-6-25 09: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主题

1238

回帖

678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789

社区QQ达人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0: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靳应禄 发表于 2013-6-24 22:45 & u$ P; G  n/ b# G0 D
向楼主致意,向二位作者学习。说到鸠摩罗什东游记,15年前,宏林方丈就委托过我,私企老板张士明表 ...

3 ~( ^  V+ C. k* R谢谢靳老师关注,谢谢。
我的QQ:8970698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主题

1238

回帖

678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789

社区QQ达人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公元383年前秦大将吕光攻破龟兹时被俘,次年被押往后凉。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什门四圣”。道桓、昙影、慧观、慧严、僧肇、竺道生、道融、僧叡,被称为“什门八俊”。另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释僧,释昙影,释慧严,释慧观,释道常(恒),释道标被称为什门十哲。
& z+ Z& J; Q. v/ [3 _! d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有鸠摩罗什而有良好之译本,系统之教义,佛典汉译之泰斗。
' Q  Y* m+ R) s& V8 E关于鸠摩罗什的传记,最主要的有三篇: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十四的《鸠摩罗什传》;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二的《晋长安鸠摩罗什》和《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鸠摩罗什》。此外,在佛教典籍中亦有部分摘要记载。以上三篇文献,《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内容大部相同,少部分有差异。而《晋书》内容是以上两篇的摘录和缩编,但有很大的增添和删减。+ w# K& ?* r/ r& ~1 C7 Z

1 i0 f$ Y4 I7 ~+ i
我的QQ:8970698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主题

1238

回帖

678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789

社区QQ达人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鸠摩罗什,是后秦高僧、国师、大翻译家。
/ O. t6 M5 i# P! ^# O! c5 a+ B& Z7 b鸠摩罗什,其人真实生平,颇具传奇:公元385年,姚苌杀掉苻坚,于长安确立后秦。不久姚兴即位,横扫前秦、西秦、后凉,雄霸北方,国势大增。姚兴推崇儒学和佛教。于是,后秦逐步发展成为十六国中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公元401年,姚兴打败后凉吕隆,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尊奉为国师。
# k# w2 S$ j$ d! a5 u0 y鸠摩罗什是天竺人,汉语译作“童寿”。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其母曾告之,他将去往东土传经说法,途中将历尽坎坷磨难。% ]. K3 D3 \4 ^- x, s# c% ^
两晋列国混乱,其中人才争夺成为一大热点。公元382年,苻坚派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临行前在宫中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民如子为本,并不是贪爱人家的地盘就去攻打,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怀道之人。听说西国有个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明阴阳,是后学的宗师,朕非常想念他。贤哲是国家的大宝,如果打下龟兹,立即用快马把他送回来!”8 Q/ G) W" @3 `" x8 ^3 T6 @( m& I
      吕光又让鸠摩罗什骑牛、骑烈马,想把他摔下来。但鸠摩罗什忍辱负重,没有一句怨言。吕光也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罢手。回军途中,吕光听说苻坚兵败淝水,就在姑藏(现甘肃凉州)建立后凉国。鸠摩罗什为他谋划军机,尽管无法传授佛法,但志心不改,仍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以后弘法传教做准备。公元401年,后秦姚兴为延请鸠摩罗什弘法传教,而发兵后凉,大败凉军,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并拜奉为国师。' S; r  [. H# `/ U+ f# t5 A* F3 m
至此,鸠摩罗什到达东土传经之路,长达十六年!时年五十八岁。; {/ g; L* _& W
从此,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由国家出面,他组织、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
$ g2 \$ c3 U0 J' f. ]$ }& Z( y鸠摩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善循循善诱,佛行事业,终日不倦。
0 ?7 p3 t" y. `5 \# ?1 K# Q国君姚兴常常对鸠摩罗什叹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总觉得鸠摩罗什如果不能留下后代,是极大遗憾。为能让其留下"法种",姚兴遂强逼鸠摩罗什接受伎女十名,不让他再住僧坊,另立一座房舍,殷勤款待。随,鸠摩罗什“一媾而生二子”。【什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论匹者。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
- `# B# Z, ^2 R! w0 O$ b当时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毁誉渐起,甚至有人以此效仿。为能弘法传经,鸠摩罗什仍然忍辱负重,每到讲学时,总先语重心长:“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
1 n5 K2 u* K7 y+ _6 o4 c3 k8 l+ u鸠摩罗什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最大伟绩就是翻译佛经。从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到长安至公元413年圆寂,十二年中,他在弟子的帮助下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译笔忠于原文,圆通流畅,典雅质朴,并纠正了四百年来他人译经之误,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
3 i& B4 H" f# j1 M3 Y* W公元413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鸠摩罗什,对众人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不久,鸠摩罗什圆寂,在逍遥宫依佛制焚身,火灭身碎后,惟有舌头完好无损。
* T) z" i, R, k, r5 h4 s" Z) J三寸不烂之舌,证显鸠摩罗什之誓。
5 |' ?9 g/ f( _; Q5 a/ r鸠摩罗什大师圆寂后火化,有舌头舍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在甘肃祁连山脚下的武威,市中心有鸠摩罗什寺,还有他的舌舍利塔
! K0 Z9 t6 Y' j) B. H4 C鸠摩罗什生平故事,依据《佛教的故事》一书(无碍编著)及新疆电视台《丝路的发现》栏目“鸠摩罗什”。/ U, s1 _$ w# }
- W8 \$ p6 m0 V
我的QQ:8970698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主题

1238

回帖

678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789

社区QQ达人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0: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梵之滇红 于 2013-6-25 10:31 编辑
  S( r# L" p0 ~3 \- U  i* k( |0 C8 O8 `: s7 \# p5 [. @
鸠摩罗什   生平& F# \: ~' U6 |" q8 @
3 A. `+ m: L' ~& x& \
天竺智者,将到震旦
* C- q0 X8 E; B+ {6 v       中国东晋的时候,苻坚在长安,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号「秦」的朝廷,历史上称为「苻秦」;因为在这以前,战国七雄时代,秦始皇把六国都灭了,建立了秦朝,历史上称为秦始皇那时候叫「嬴秦」。以后,汉高祖刘邦,又把秦朝给灭了;到了东汉末年,汉分三国——三国就是蜀、魏、吴,蜀就是西蜀,现在是四川;魏就是北魏;吴就是东吴,大约就是在南京这一带。三国以后,就到晋朝;在这个时候的人心,有的还欢喜秦朝,于是苻坚就在长安成立了一个国家,也叫秦,自以为是秦始皇的后人;这国家就是「苻秦」。 当时,有一位管天文学的钦天监,看见天竺(印度)的天空上面有一颗智星——这一个星星是有智慧的;就对苻坚讲:「现在天竺有个大智慧的人,将来会到震旦(中国),来拥护震旦。这个大智慧人,大概就是鸠摩罗什法师吧!他在天竺,一般人都非常崇拜他,因为他有智慧……」 他怎样有智慧法呢?
4 a. @6 G5 j! _% z' U7 p: Z; p& a2 t9 C
龟兹国内,巧说因缘
' U/ }4 @$ e0 }2 ~  g- r; d% {  d        这位鸠摩罗什法师,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是中天竺一个国家丞相鸠摩达多的儿子,以当时的制度,本来他应该继承这个丞相可是他不愿意做官,愿意干什么呢?愿意修道,就想出家修行。于是就各处游学,各处去参访明师。因为鸠摩罗炎的父亲是个大官,所以他到处都受人欢迎。 他一走就走到龟兹国的时候;龟兹国,在现在的新疆库页县,龟兹国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家。龟兹国王就到郊外去欢迎他,又请他到宫里头去宴会。吃饭的时候,龟兹国王有个妹妹叫耆婆,对鸠摩罗炎一见就钟情了。因为国王的妹妹,生来就非常聪明,在她本国的所有男人,她都看不上眼,认为都配不上她。这一次见了鸠摩罗炎,一见就倾心,就钟情了。她对她哥哥龟兹国王虽然没有说什么,他哥哥也是聪明人,一看他妹妹对鸠摩罗炎这么样有好感,一定是以身相许啦!于是就把他妹妹嫁给鸠摩罗炎。
) d% |) [9 h+ d) ?) }# q
& G$ {. s1 ]/ f' R) X6 P智子在肚,具大辩才6 X5 H& J5 P/ j  L: G- F# ?9 F* t
        龟兹国王就把他妹妹嫁给鸠摩罗炎,没有好久,耆婆就怀孕了;你说怎么样呀?可就奇怪的事情也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呢?耆婆本来不懂印度的语言,可是怀鸠摩罗什的时候,竟然又会说、又会听,把梵语统统都会了;不单这样,而且她还辩才无碍、智慧大增。 在当时有一位罗汉,就对人说:「喔!这个女人肚里的小孩,可不是平常人,一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这个罗汉就讲起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他说:「以前舍利弗在他母亲肚子里头的时候,也是使他母亲智慧大增;大概这个小孩和舍利弗是一样的。」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在他妈妈的肚子里头,就能帮助妈妈增加智慧。
/ p( p6 h. r! }7 e/ M; H* J6 K! g. M$ A& G: Q
宁可死了,也要出家7 P" X* y* @6 P7 F! r# F. p. s
       耆婆生下鸠摩罗什,过了三年,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在这个时候,鸠摩罗什的母亲常常到巧黎大寺去听经闻法。因为她自己的根机非常好,一听法师所说的法,就知道人在这个世上,一切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她就发心想要出家;这时候,鸠摩罗什才仅仅七岁。) n5 Z, x( q. a! }' n+ ?
       他母亲出家的时候,费了一番周折。其父鸠摩罗炎原本抛弃富贵与权位一心出家而远走他乡,谁料在龟兹国遇到了一生挚爱,遂断了出家念头。婚后夫妻感情和睦、情深意切。耆婆也在丈夫的影响下对佛教越发倾心沉迷,渐渐看淡红尘情爱,一心追求佛学大成,便要抛夫弃子落发出家。鸠摩罗炎爱妻心切,更不忍双子无母,妻离子散,坚决反对耆婆出家。
8 r6 e4 m) G9 c3 Q) \       然而丈夫的苦心挽留,没能动摇鸠摩罗什的母亲的决心,她发愿说:「我如果不能出家,我宁可死了,也不要在家。如果你不许可我出家修道,我就不吃饭,也不喝水,唯死而已!」鸠摩罗炎就说:「不吃饭,你就不吃饭;不喝水,你就不喝水。总而言之,我不许可你出家。」
3 g- H# X: A) J9 |  p       那么最初不吃饭,鸠摩罗炎也不以为然,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到了第六天,都不吃饭;不但不吃饭,连水也不喝,什么都没有吃。鸠摩罗炎一看这样子,不行了!如果再不许可她出家,她就真要饿死了;就不想向他太太投降,现在也要投降了,也要低头了。就说:「好啦!你要出家,我答应你!你可以吃东西了!」
0 v$ {0 R, Z* b( ?- P       鸠摩罗什的母亲说:「你许可我出家吗?那你要先请法师帮我落发之后,我才吃;如果没有落发,等我吃完东西,你又不许可我出家,那我怎么办?」
6 n9 M# c9 K+ @' b; J' Z# W       鸠摩罗炎看在这个情形之下,没有另外的方法,也没有其它的途径可走,就到巧黎大寺,请来寺里的住持方丈,给他太太落了发。落发之后,他太太才吃了东西。
6 w  i+ {6 F7 ~8 u5 k% j$ j8 s* G" x  H! d7 f
诚心所致,证得初果
: h& ], @5 a) g5 ~. s1 x3 a, ?0 [- i        鸠摩罗什的母亲吃完了东西,因为落了发,是个出家人啰!以后就要学习佛法了。由这一出家之后,没有好久就证果了。因为她学习心太诚了——我们对佛法一定要有真正的诚心,如果没有诚心,学多久也不会有所得;因为她诚到极点:「不许可我出家,我宁死!」生死都置之度外!所谓「净极光通达」,净到极点,把什么都放下了;在这个时候,她灵光就现出来,于是就证得初果。8 H8 q; h/ {+ o3 P5 e* z. ~

# N9 [3 Y5 S8 h! X* D( f重而不重,唯心所造
) K' K/ W, _9 j5 I) H( k, m        证得初果之后,有一天,她就带着鸠摩罗什到一间寺庙里拜佛。
6 W1 m3 C/ P8 S# s  B  E* z* q/ t- ^  w        鸠摩罗什那时是七岁的小孩,到了庙里,看见人家拜佛,他就拜佛;看到人家烧香,他也烧香。啊!又看见在佛前有一个很大的鼎炉,大约最轻也有一百磅这么重;这个鼎很重的,甚至于十岁二十岁的小孩也拿不动。鸠摩罗什才仅仅七岁的一个小孩子,看见这个鼎炉很好玩的,很大的,也没有加以思索,很不费力的,把鼎炉拿起来,就顶到头上了;等顶到头上之后,他就想:「呦!我是个小孩子,我怎么可以顶得这么重的一个鼎呢?」心里这么一想,啊!这个鼎就重起来了,他即刻吓了一声,唉呀!就拿不住这个东西,鼎就跌到地上了。$ E' F5 n4 N+ S6 R- {9 v
       这一玩,他就明白,因为心里有妄想分别的缘故,一分别了,所以就有轻有重啦!由此之后,鸠摩罗什就了悟了,了悟了什么?了悟世间的事情,原来如此!一切唯心造!在他没有思量分别时,是「重而不重」,本来是重的东西,他也拿得动;一生出思量分别,本来不重的,也变成重了。他由此知道,「这一切,原来都是唯心所造,万法唯心!」所以要是没有分别心,那都是神通,神通就是智慧;你要是没有分别,万物皆被你用,无论什么,甚至于你不需要学,你都会明白。
4 T2 z! x; z4 ^: K
. y/ M+ `/ f1 m  t; o) m% N鸠摩罗什,童寿耆德
& K+ K5 W7 p3 }" c% j$ |. o        这位鸠摩罗什法师,他这个名字真有意思,有什么意思呢?「鸠摩罗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童寿」,童是童子,就是小孩子;寿就是长命、长寿,在这儿就当「老年人」讲,言其童年而有耆德,就是有老人之德,有老人这个德行。就是说,鸠摩罗什虽然是个小孩子,年纪不大,但智慧非常大,辩才大,道德也大,有长者的风度,有长者的德行,有长者的思想,所以叫童寿;不是他的寿命长,而是他有长者的德行。所以他的名字就是这个意思。
3 B7 T2 }2 ^0 I  J6 E% A! a0 E) A
内外诸经,过目成诵
6 A5 s1 Z# D+ t3 J7 w        鸠摩罗什出家之后,就学习小乘的教法;他拜一个师父,谁呢?他师父叫盘陀达多,又叫盘陀蒲达多。每一天,鸠摩罗什法师读诵一千首偈颂;每一首偈颂有三十六个字,这一千首偈颂就有三万六千个字这么多,你看!他一天可以就背诵出;《法华经》那是六万余言,一部《法华经》他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背得出。他读过一遍,就记得了,永远不会忘;不像我们人念一次、两次、三次、五次,念了一个多月,两个多月,三个多月,还背诵不出来,还要拿着本子来念。有的不拿本子念的,也念得很多错。鸠摩罗什法师是过目不忘,念一遍就记住了。" _$ W* P/ e  u( D
; S7 E. a7 m; g0 v9 ~2 `( V2 S
我的QQ:8970698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8-26 10:27 , Processed in 0.1046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