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政府近日批准抗战牺牲的原国民党士兵徐治帮、郝兴泗、任丙杨、吴宗树、汪家强为烈士。徐治帮等5名同志系原国民党陆军第四集团军96军177师530旅1059团3营一等兵,1939年1月23日在山西省平陆县洪池乡西郑村中条山对日作战中牺牲。
背景资料
中条山——被视为抗战时期
“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中条山,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其拥有的重要战略位置。对我方来说,占之,即可以此为根据地,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抗日战场。就日方而言,得之,即占据了南进北侵的重要“桥头堡”,既可渡河南下,问津陇海,侵夺中原;又可北上与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领地相连接,解除心腹之患,改善华北占领区的治安状况。所以,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鲜为人知的“六·六战役”
1939年6月6日,中条山战役中最惨烈的“六·六”血战拉开序幕。
1938年7月,孙蔚如部全部开赴晋南中条山抗日前线。这支军队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近三年,先后粉碎了日军的11次大扫荡,其中,以“血战永济”、“六·六战役”、“望原会战”最为惨烈悲壮!在“六·六战役”中,177师新兵团有800多名壮士因弹尽粮绝,被日军逼上黄河崖边,高呼口号,集体跳崖,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投降被俘,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生命绝唱。第4集团军(原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有2.1万人牺牲在中条山下、黄河岸边,而日军也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入西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