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884|回复: 1
收起左侧

西安将推行计生家庭保险

[复制链接]

2852

主题

191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9135
发表于 2012-11-2 1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西安召开了计划生育家庭综合保险试点工作推进会,在今年年底前,计生家庭保险将在我市全面推行,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户和农村双女户家庭每年仅需缴10元,即可享受包括30种疾病在内的子女5项和父母3项保险。预计到2014年,全市符合条件的计生家庭能实现人人参保。
' N6 Q# D4 Q" P% s/ L! R7 ]
  L& i& _; K# t4 w# I; K9 Q首批试点三个区县
, ^8 z- b6 E5 e
( d8 i: ^3 p1 q3 e7 j' S6 O7 x( w8 m9万人已参保 $ @. \# c6 H! u

3 h, `0 I5 K( {7 X8 \据了解,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双女户家庭的子女成长、成才风险较大,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据统计,西安市0~16岁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每年因病、因意外平均死亡人数为220人,子女因病、因意外平均死亡人数为140人。
" \$ i) l- H9 S+ n2 d/ g
+ t7 g- Y3 R5 |7 `/ ~) Y" W今年年初,我市在雁塔区、高陵县、蓝田县等三个区县启动了首批计划生育家庭综合保险试点工作。即城乡独生子女户及农村双女户家庭每年缴10元,子女和父母均可享受相应的保险赔偿。截至10月底,三个试点区县参保家庭3万多户,参保人数达到9万多人,合计投入保费155万元多。累计理赔案例230笔,理赔金额47万元。与全省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我市计生家庭综合保险特别将父母也纳入保险范畴,并且保费低于全国水平,保障高于全国水平。 & v' s( w+ y& \/ d1 K4 b
/ G! u! b, b. i! V) u
2014年符合条件的家庭人人参保 + V1 |/ S8 H2 `0 m6 D. U
1 I# u6 F# H" A7 G/ I  E- P% ]
在试点的基础上,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全市计生家庭综合保险。 + J% i) B7 G2 z7 s+ \
( Y* v+ p0 I. o0 v3 P. P) M) D
据了解,符合条件的0~16周岁独生子女及农村双女户家庭,每年每户缴10元,即可享受子女5项保险和父母3项保险,其中最高保金达2万元。除了意外、疾病造成的身故外,还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等30种重大疾病。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参与其他的社保赔付后,继续参保理赔。
9 {- h. f% ?8 C* s  o: {: _6 l/ R4 M2 o
记者获悉,今年年底之前,全市将30%符合条件的8.8万户计生家庭纳入扩大范围。预计到2014年,让符合条件的计生家庭人人参保。 # U3 n9 o8 {# O) Z' ?& m& _, X  A7 h
2 Y, ]8 ^$ U/ t! Z  x. Z
参保条件
7 V, `/ i% d* E) v, V5 G! g8 S+ \% N- p: L9 P$ g$ S2 m# b1 P+ d
0~16周岁独生子女家庭及农村双女户
9 ?* k9 ~5 h- q( x- Q) o  O( ~* X% m9 s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及农村双女户子女的家庭。(其中农村双女户家庭2009年7月1日前需满足两个孩子年龄间隔4年以上,2009年7月1日后无限制。) 9 o9 l. n8 H' J/ o) X: g
% h4 C# n& r9 h' a2 U6 e" i$ @, U
0~16周岁独生子女及农村双女户子女为第一参保人。0~16周岁独生子女及农村双女户子女的父母为第二参保人。
2 P: Q" ?7 O& m$ I5 Y1 H1 E) e: t' o* j5 q! q" m1 Y5 h2 x
一年一保,独生子女与父母同进同出。双女户家庭一女退出后,另一女与父母仍可参保。 * \. w- O6 y2 i: U/ [/ d0 W$ t: ?
6 E/ n$ v% g8 W2 t1 |$ G
如何参保 - z, ^' F( @( P) y
# `  z8 F+ V1 o( I. A0 @  a5 V7 y
携相关证件到社区(村)办理
% ~! T5 K$ ]/ U3 f, j7 G
1 w, _; J! }: ?1 h3 c7 A  }据市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介绍,各区县的计生专干将接受保险相关知识培训,此后各社区、各村的计生专干将通知符合参保条件的家庭。
1 C  o( J& R2 o) A: u$ F$ F% D% y- {) z; [! a
独生子女家庭可携带户口本、全家身份证、独生子女光荣证前往社区或村办理。农村双女户家庭可持身份证和户口本在所在社区和村根据“双女户卡册登记”确认为计生家庭后进行办理。 # J, K* J& J9 a9 W

% M) D" T* y7 |参保解惑   Y+ X' c) [3 d, K  Z" K# Z
! p7 E9 L  k  u5 P, Z
意外伤害身故怎么报
. _- N$ `0 i  \$ d' t9 U
% z% D) m3 V- W. R' W被保险人自遭受意外伤害之日起180日内因同一原因死亡的,按此项保险金额的100%给付死亡保险金。
# X1 B2 N8 {2 w; e7 f
* T! s; m$ T& ^/ p7 R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怎么报?
+ z6 `2 x) w) k- x" f: S! G# l; u3 q, c. \7 M" Y* F
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将认可的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按90%给付比例给付医疗保险金。 3 n0 P& D, t  Z9 S+ {, u0 s

  G3 d3 i% ~7 l5 F6 V其他社保赔付后还能不能报?
1 Y% S- I, f: Z2 l" {5 N( Q2 n/ ]; P" b% N  l. g7 I/ g
被保险人在30日等待期后(续保无等待期)因疾病在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或本公司认可的其他医疗机构实际支出的、并在当地社会医疗保险部门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按70%给付比例给付医疗保险金。 " b! ^, u7 u8 p: B: L, ~! z: @# o$ N2 v

' Z; x+ j* e9 ^1 q9 i# ~: i$ y若被保险人已经从当地社保或其他途径获得补偿,按余额进行给付。举例:因疾病住院产生医疗费10000元,若社保报销3000元,余7000元;7000元×70%=4900元,计生保险报销4900元。
0 o) `9 _9 L" B  {* \1 X- w, e0 e1 q$ [9 C
多长时间能拿到保险金? & k8 h  U, q+ E" |5 S- D2 q8 c9 i

, K& x: t0 z& v0 H资料齐全,5000元以下理赔案件,将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5000元以上的理赔案件,12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重大案件将在20个工作日内得到保险金偿付。 4 ^: k: B7 x4 w# i5 [

: V+ [2 u+ [# k5 l7 @: Q) x4 m都保些啥 子女5项 父母3项
- y0 v" o2 n; h; O( p0 N
* V+ r) N/ u1 E* u1 [: G第一被保险人为子女:意外身故 、疾病身故、意外医疗费用、疾病住院医疗费用、重大疾病。 ( {4 U9 e# v) B% ]' }7 @6 e
$ G6 ]  A0 c+ c4 b- S! S' [
第二被保险人为父母:意外身故、疾病身故 、重大疾病(30种)。 % t+ A8 H) \! n8 z7 e8 V

* ~# {) ]0 T2 F$ Y6 G相关链接
" T; c8 \3 g; J1 j1 A# X7 a" d" L- U7 o5 w
30种重大疾病有哪些
9 w  U7 `* B1 Q0 k, }, F6 q# T+ Y0 R1 {- E3 X& z' Z
1. 恶性肿瘤;2.急性心肌梗死;3. 脑中风后遗症;4.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5.冠状动脉搭桥术;6. 终末期肾病;7.多个肢体缺失;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9. 良性脑肿瘤;10.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11. 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12.深度昏迷;13.双耳失聪;14. 双目失明;15. 瘫痪;16. 心脏瓣膜手术;17. 严重阿尔茨海默病;18. 严重脑损伤;19.严重帕金森病;20. 严重Ⅲ度烧伤;21. 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2. 严重运动神经元病;23. 语言能力丧失;24.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5. 主动脉手术;26.脑动脉瘤开颅手术;27.严重多发性硬化症;28. 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29. 严重重症肌无力;30. 终末期肺病。
) D* a9 G4 W2 v  K9 A1 x6 X6 ~
大西部网微信公众号:daxibuwang;大西部网QQ群:174760291;求助维权QQ群:280563477

58

主题

1422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6941

新人进步社区居民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灌水能手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2-11-2 14: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http://img.blo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3 21:10 , Processed in 0.1621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