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7 1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泉 于 2010-7-17 18:40 编辑
9 l3 B1 ^ d( }* k$ Z: E
$ b: Q! X& h/ }$ V2 U其实,这是昨夜读了唐朝一位诗人在皇上面前朗诵的《山中何所有》的感想,借他的题目,写出了我自己今天的感受。隐约之中有那位诗人的痕迹,权当一笑耳。
2 `. I; R% E& K" _5 _. p- k《昭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签》1 i4 [7 c8 G. {: |7 z# I
山中何所有?
i. x* j& K7 t/ ]" d1 k( _岭上多白云。
9 Y: f$ D. H8 I, f. n2 [只可自怡悦,
p) {( I P/ U4 T2 y1 n! S% r3 p不堪持赠君。
7 U% x0 n) y1 m( ~% X7 C3 Y. y) A5 Y* U& l! Y# T2 ^
【作者】 : ]; P/ k6 d/ }' a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好道术,爱山水。梁时隐居 . A0 R, y9 R, k: A: h
于句容曲山(即今茅山),自号“华阳隐屋”。梁武帝遇有朝廷大事,常前往
% e0 X: W2 m; ^谘询,时称“山中宰相”。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5 C W# v" s- i【品评】 / Z# y0 E( @2 }# L4 ?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首句即照 3 d9 {! f! ^' }
应题目。齐高帝之问,带有劝其出山,颇不以弃功名、隐林泉为然。而诗
q1 w) B' J" f) r ?2 _人则平平淡淡地回答:「岭上多白云」。话虽简淡,含意却很深。是的,山中
: y' h) n8 K n9 w2 V: [; c- W能有什麼呢?没有华轩高马,没有钟鸣鼎食,没有荣华富贵,只有那轻轻淡淡、飘飘渺渺的白云。在述恋利禄的人看来,「白云」实在不值什麼;但在诗人心目中却是一种超尘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云」的这种价值是名利场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白云」奇韵真趣。 ( f. Q) u7 b3 r" _
所以诗人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寄一样。言词间颇替齐高帝感到惋惜。——诗人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谢绝出仕之意。
, r7 R) @/ E$ O, \2 e此诗写得轻淡自然,韵味隽永,历代传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