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791|回复: 4
收起左侧

红军过户县

[复制链接]

1787

主题

8117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4846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2-1-30 11: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军过户县

  岳麓版必修Ⅰ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提到“红军长征”,可参考《户县志》(1987年4月)和《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一、1932年11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率领下,由长安县沣峪进入户县境内,在焦将、王寨、庞光镇等沿山一带村庄驻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打击贪官恶霸;开仓放粮,救济贫苦农民;向人民宣传革命道理。11月28日,西进至五庄、马家河、冯官寨、柿园、曹家堡等村时,蒋介石嫡系部队由长安出发,追及红军后续部队,在朱家堡展开激战。红军猛烈还击,击退敌人进攻。战斗中,毙敌团长1名,俘敌一百余人,打死、打伤多人。11月29日离户西进。(《户县志》1987年4月,第417页)

二、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吴焕光、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下,由安徽出发长征,于7月16日途径户县。抵达庞光镇后,又分兵两路,主力部队直走周志、户县交界处的上涧子(注:1958年蒋祖白甘归户县);另一路由县城附近西进,侧翼掩护。当晚在上涧子集中,稍事休整后,又继续西进。红军所到之处,书写标语,宣传组织群众,并在庞光镇处决了杀过红四方面军伤员的长安县张加娃;在上涧子处决了由长安县引镇、子午镇带来的豪绅恶霸二十余人。

三、1936年1月23日,陈先瑞率部分红军出涝峪口进驻土门子,稍事补充休整后,即继续西进。

(《户县志》1987年4月,第417页)

再往西走,抵户县以南的傍徨镇(庞光镇,下同)。部队分两个梯队前进,张国焘带第一梯队的十一师、七十三师先行,我和陈昌浩带第二梯队的十师、十二师殿后。我们还在傍徨镇附近休息,敌人又来了。我起床一看,哟!南山上的敌人已经摆开散兵线,向我驻地扑来,东面、北面也有敌人逼近,情况很危急。不管三七二十一,紧急集合队伍,组织反突击。激战数小时,歼敌胡宗南师一部及陕军警备旅数千人的我第一梯队闻讯返来接应,战斗已近结束。红十师代师长曹光南不幸牺牲。

(徐向前《红四方面军西行转战三千里》,《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第26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本文系徐向前《历史的回顾(上)》之第七章,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7月,第218至232页)                                                                                                                                                                                                                                                                                                                                

十二月一日伪第一师独立旅至,断我进路,前后夹击之于长安西南七十里之彷徨镇(户县庞光镇)。一击敌乱,我战士闻言伪第一师至,都争进为“缴自动步枪“也。结果,只三十二团得自动步枪三支、机关枪四挺、步枪二三百,尽破之而去。

(陈昌浩《红四方面军西征》,《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第3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陈昌浩时任红四方军总政治委员,1933年7月25日写的《红四方面军英勇斗争史略》之第五节)

红四方面军过户县

中共户县县委党史办公室供稿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红四方面军到户县庞光、焦将、化羊等地,二十八日离户西去周至。红军到后,地下党组织主动同红军取得联系,积极配合开展活动。在红军所到之村,普遍开展了打土豪分粮食分财物的斗争。

地下党组织配合红军做工作

刘秉三回忆:一九三二年古历十月二十九(阳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是焦将西堡过十月会的前一天。早饭后队伍来了,男女能跑的跑了,养骡马的把牲口都拉着跑出去了,跑不动的老人关了头门恐惧地看着军队的举动。队伍宿营在东西焦将、王寨二堡、化羊村三堡、庞光镇三堡,在各村都首先作宣传工作,提着黑罐罐,拿着大刷子,在墙上写标语。战士看见老人就说:“老伯伯,不要怕,我们是红军呐,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我们是替人民打土豪劣绅和白匪的呀。”村中的共产党员听说是红军,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个个都以群众的身份出来帮助红军作群众工作,向自己村子的人说:“都不要怕,这是红军,红军是我们穷人的军队。”于是群众很快消除了顾虑,关门的把门开了,躲藏的从各个角落出来了,欢迎红军到自己家里去。

红军凡见有群众的地方,就向群众宣传。晚上,某部连长程修发,在他住宿的铺旁烧了一堆火,一边取暖一边向围在火边的群众讲解革命道理,将红军与匪军的区别,从打土豪分粮食讲到革命胜利后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并给群众看了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冲锋枪,还看了红军的军旗。

红军的纪律很严明,不拿贫苦农民的东西。古历十月二十九日,焦将村的群众把原来为过会蒸的小馒头,拿出来给战士们吃。战士们问,小馒头卖不卖?女人们说,不卖钱,你们吃。战士们听说不卖,连动都不动,转过身就走了。有一个妇女给红军战士补了衣服,战士给她钱,这个妇女不要,战士就向她解释说这是红军的纪律。红军战士借群众的碗筷,吃完饭后洗净擦干如数还给群众。炊事员同志洗罢锅后,把所用的灶具绑在担子上,顺便就把垃圾、柴灰打扫的干干净净。群众都说:“这么好的队伍,真个没见过,老天爷睁眼,让这些人赶紧成了事,叫老百姓也享两天福。”村里有几个知书达礼的老头们说:“即是古来施行仁政的王者之师,也没有红军这样好,红军将来一定要成大事,凡是反对红军的一定要灭亡。”

二十九日午饭后,红军动员贫雇农到四个财东家里去分粮食。贫农们怕红军走了以后财东家报复,踟踟诿诿不愿去,经红军同志的教育和鼓励,才把粮食拿回去了。有几个老弱之家去不了,战士们就扛着粮食送到他们的家。当时凡分到粮食的贫雇农们都说:“那答寻菩萨,红军才是真正救命的活菩萨。”

二十九日傍晚,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同志派了两个年约十七八岁的传令员,叫我到司令部去。到司令部后,陈昌浩同志拉着我的手,叫我坐下烤火。他向我了解了党在陕西的组织情况,白匪在陕的分布力量,我把握知道的情况作了汇报。他还问我,你看把陕西作我们的根据地,对革命是否有利。我从地理、经济、政治、群众基础、军事等方面作了分析,认为在陕作根据地,那简直是天府之区了。昌浩同志听后,给我讲了很多道理又说:“我想叫你给我们帮忙,是不是可以?”我说:“党叫我干啥都行,我完全听从你的指示。”昌浩同志说:“那好极了,我们队伍走的时候,我再叫你。”我们的谈话直到农家吃晚饭后才结束。

古历十月三十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大清早,陈昌浩同志又把我叫到司令部。他说:“正东方发现敌人,请你找个忠实可靠的同志去探一下。”我走出门,他又把握叫回去说:“探不到敌情不要紧,可不要让敌人反探了我军的消息。”我说:“放心吧”。我叫地下党员刘生玺去完成这个任务。生玺探听后回来对我说:“高渠堡已成白匪阵地,有一师人,向我们的防线射击。”我把这个情况立即向陈政委作了汇报。他叫我不要离开村子,最好在家里,说有事需要我就好找了。

早饭后我到村东看了一下,有顺着河堤向南走,看见前面走着步兵,紧随着是机枪队,最后是迫击炮和炮弹,用骡子驮着,还有军医和担架,看来是准备打仗的样子。半响午陈政委又把我叫去,任务是赶快发动群众,给部队做干粮,面由司令部发,不到中午就把干粮做好了,并烧好了开水,送到前沿阵地。这一天白匪的机关枪、大炮从早到晚就没有停,我军阵地却鸦雀无声,一枪未打,沉着应战。

古历十一月初一日(阳历十一月二十八日),我们村子的人起床后,发现红军都走了。我当时好像失去了什么一样,想起陈政委给我说的话,要我一块走,但他们走时为什么又不叫我,是不是嫌我能力不够,我觉得很惭愧。但到十一月初十日,程修发连长又回来了。他对我说:“我军已进了辛口子。陈政委叫我去商州去看贺龙,顺便给你送信,并说贺龙来了你可一块走。”我把信拆开看,他是这样写的:“屏珊同志:我们走的时候没来得及叫你,请你莫要见怪。贺龙已到商州,修发前去接洽,贺军来时请你随行勿误。祝你健康。昌浩。”修发走后,我在家等了两个月,没见贺军来,我随军工作从此也就耽搁了。

红军走时,给焦将庵庙留了三十八名伤病员。当时正是严冬,御寒的柴火多由焦将村的群众供给;内科病人由刘生玺请黄柏坡的一位老先生治疗,生玺给诊疗费,老先生分文不受;外科病人的用药,除红军走时留下的以外,不足部分由刘生玺出外购买。伤病员吃的粮食也由刘生玺设法购买,焦将村的群众还是经常给端着吃。到了次年春天,大部分伤员身体恢复,有的又去找红军,踏上征途。(根据刘秉三一九六〇年的回忆材料整理。刘秉三又名刘安仁,户县焦将村人,中共地下党员,“文革”中失踪)

青年学生到军内参观学习

杨自修回忆: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吃午饭时,群众都说东边过来队伍了。那年我在西安上学,因时局紧张,学校停课,疏散回家。听说过队伍,我便拉着家里的骡子躲在后寨亲戚家。第二天,听说来的是红军,出于好奇和敬佩红军,我便回家去看个究竟。走到炉丹村附近,碰上在西安上学的两个同学,我们便一路同行。到了庞光镇北边,碰到了红军的哨兵,盘查后领我们到营部,去团部,在问清我们是学生后,待我们为上宾。叫我们吃了饭,又介绍到师部。师部政治部主任是个女的,姓张,大脚。她不时和我们谈话,讲共产党的政策,还给了一些书和宣传材料。后来又打算叫我们去见徐向前总指挥,徐当时住焦将,打电话去,那边说:“徐总到前沿阵地上去了。”因而没去成,我们感到很遗憾。

当晚部队西开。行前,政治部张主任对我们说:“红军不拉人,你们愿意参加,我们欢迎,如果不愿意,参加我们一个大会后再回去也好。”我们看到红军生活艰苦,又正在战争中,没有勇气参加。就说我们正在上学,还想读到毕业,不过还想参加红军的大会。当晚随军西行,走到朱家堡东边,因有战事,大家在一片树林里避了一阵,半夜以后在楼观台休息。早饭后一位同志领我们去楼观台东沟见徐总,因徐总刚出去,又没见到。

到辛口子入山,约行五、六十里,天已傍晚。一同志来给我们说,队伍进山后,前后拉百十里,大会不能开了,叫我们回去,还给了每人两块银元,开了路条,同给红军引路的一个山口子人一同返回。我们整整走了一夜,拂晓前出山。这时发现围追红军的国民党军队(听说是刘恩茂部),以半圆形包围了山口,不时的向山口开枪射击。我们弯着身子跑到那个带路人的家里,避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已在被包围之中,于是只好把红军给我们的书籍、材料塞到炕洞里烧掉。天亮后离开这个家,走出村子不远,便被国民党中央军便衣侦查队挡住,带到周至马召受审。

红军每到一处,搞宣传工作的就提着墨水罐子,在墙上书写标语。条条内容新鲜引人,如“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打土豪分土地”,“开大仓分粮食”,“反对刮民党、取消杀民主义”,“反对拉伕派饷”,“穷人不还富人债”等。红军官兵衣服破烂单薄,伤员照顾不过来,沿途掉队不少,在东西焦将村就有数十人,庞光镇等地也有。红军虽然处境相当艰难,但军纪严明。

一当时天气严寒,红军宁肯在祠庙、官房、农家堂屋地铺而睡,一律不进卧室。

二不白拿群众一针一线,反把饭端给群众吃,吃了群众的粮食、蔬菜一定给钱。群众带路或者做了他事,一定给报酬。用了群众的东西,找不到主人,一定放钱。

三心里有群众,有纪律。说话和气,没有听到有一个群众挨过红军的打骂,也没有那个妇女受过红军的欺负。我们几个学生在红军的几天中,生活上也备受关心,张主任还几次让我们骑她的骡子。我们在跟随红军的几天中,和几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拉过话,他们说,被俘后受到非常宽大的待遇,认为红军才是正义之师。

红军这次行军,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且战,且走,斗志很坚,多次击溃国民党的围剿。红军进驻焦将、化羊村、庞光镇一带,国民党中央军尾追而来,在焦将东北的炉丹村西北,庞光镇西南,双方多次小打,红军不轻易发动攻击,一旦打起来则相当勇敢,国民党军队的伤亡总是数倍于红军。

在保峪坊南一个大冢上的战斗时比较激烈的。那是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红军已全部西拔,住在保峪坊的国民党军队在大冢上架设数挺机枪向红军扫射,打死打伤红军数人。国民党军的子弹激怒了红军,从朱家堡西进的红军,数十名战士折而向东,在敌人密集的枪弹下,猛烈冲击,直扑至大冢,消灭了大冢上的敌军,数名敌军团、营长被击毙,缴获敌人的枪支,其中有机枪数挺。这个仗打的干净利落,只用了个把钟头。红军走后,驻在保峪坊的敌军捉住了两个红军伤员,开腹挖心,残酷杀害。

学校复课后,我回西安上学,看见《大公报》上登载了一条消息,说在户县炉丹村一带战斗很激烈,中央军获得了很大胜利,消灭了红军多少,多少。我看了后觉得真是太可笑了。(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打土豪、分粮食

崔志强回忆:我今年七十五岁,家住户县化羊村。

民国二十一年,红军来到我们这里,脚到就宣传,叫农民不要惊怕,说:“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革命成功了,穷人就有饭吃。”红军在化羊东村十字庙开会说,咱们穷人所欠富人的帐债,一概不要给他还。红军把化羊东村崔十一、崔十三两家的出租土地的契约和借贷约据,当众点火烧了。这是我在跟前亲眼见的事。接着,红军叫穷人拿口袋去地主家装粮食,我村地主崔世昌在楼上放的粮食很多,群众装了他四十石左右的麦子。但我村去的人少,外村的人多,本村人怕地主以后报复。红军走后,倒算回去的粮食是少数。

红军走时,我村西门外庙内留下个红军娃,姓李,腿带重伤,不能行动。我村的崔庚礼、崔彦邦二人疼爱这个青年红军战士,天天给小李喂汤、喂饭,经管了四五天,但没搭救下。

红军到村后,一个战士让我拉牛给他套碾子,整整碾了一下午,第二天又碾了一上午,到中午听到吹号声,才停了碾子。在碾米中我俩交了好朋友,他给我两把花生吃,叫我去当红军。他临走时,我心里过意不去,给他装了四五升包谷面,他心里也不过意,给了我半斗稻子。我俩分手的时候,他笑了,我也笑了。(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

杜生昆回忆:我是户县化羊村人。民国二十一年阴历十月二十九日(阳历十一月二十六日),红军到我们村里住。十一月一日黎明向西进军。我记得给村里写的标语是“实行土地革命”、“种地不纳租”、“穷人不还富人的钱”、“打富济贫”等。红军将崔宪昆、崔来胜等地主的粮食、衣服、钱分给了穷人。红军走后,群众一致反映,红军是好军队,不奸淫妇女。(根据杜生昆一九六〇年七月二十八日谈话记录整理)

邢文博回忆:我是户县焦将村的人。民国二十一年古历十月二十九日(阳历十一月二十六日)红军在我村住。红军刚到时,在墙上写了“打富济贫”、“打倒土豪劣绅”的标语。领导我村穷人分了地主邢万邦、钱宝、钱胜、吴继祖等家的稻子、麦子、玉米。红军走后,在庵庙留了十三四名伤员,村里的穷人给他们端吃端喝,有几个老婆老汉给凑粮食、凑衣服,找医生看伤。伤好后,有的回家,有的在当地做活。红军走时,我们东村和西村有两个姓刘的跟红军去了。(根据邢文博一九六〇年七月二十九日的谈话记录整理)

高映育回忆:我是户县穆家堡人。民国二十一年古历十月二十九日(阳历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午,红军到我们村,三十晚向西进军。在我村写的标语有“开大仓,穷人赶快来分粮。”将我村高行政家的粮食给穷人分了,大约有几十石。分粮的人还有新寨的。还将庞光镇“恒盛魁”商号的粮食、钱、油、盐分给了穷人。红军在我村留了一个伤员,伤好后回部队去了。(根据高映育一九六〇年七月二十八日的谈话记录整理)

郑尽言回忆:我今年六十九岁。一九三二年古历十月三十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七日),红军由南山一带经过在我们炉丹村,和国民党军接火打了一仗,激战中,打死了敌人一个团长。红军宣传打倒土豪劣绅,革命要使穷人有饭吃,有衣穿,把我村地主尚锡荣的粮食和买卖铺子里的油、盐、杂货拿来分给了穷人。有些人不敢要,红军把东西送到他们的家。红军走后,地主尚锡荣把分过他家东西及粮食的穷人租种的土地,都夺走了。(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

群众经管红军伤病员

关振凯回忆:我是户县穆家堡人,今年七十四岁。民国二十一年古历十月二十九日(阳历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午,红军到我村。我家有一盆酱(浆)水菜,他们用二斗麦换走了。我还给部队裁剪过衣服。部队走时把五个伤员放到我村姓左的家里,并给了二十块银元。这五个伤员有两个伤重,分别于第二天和一月后死亡。三个伤轻些,两个第二天晚上找部队去了,只剩下一个姓张的,后来在我家住了三年,又到徐海东部队去了。这个伤员后任红军团长,解放后曾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一九六九年还来看望我家和村里的群众。直至现在我们还有书信来往,亲如一家。(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五日)

(第101到109页,《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地点 户县庞光

    “红军不轻易发动攻击,打起来则相当勇猛,国民党军队的伤亡总是数倍于红军,报纸上却报道说,‘中央军’获得了很大胜利……真是太可笑了。”

    红四方面军过户县是1932年11月26日,到了户县庞光等地。那天中午,正在西安上学的杨自修吃着午饭,忽然听人们议论说东边过来军队了。学校一下紧张起来,停了课,疏散学生回家。杨自修也躲到亲戚家。  第二天,杨自修听说来的这支队伍是红军,出于好奇,便回家去看个究竟。走到炉丹村,还碰上两个同学。到了庞光镇北边,见到红军的哨兵。

    得知他们是学生后,红军战士们让他们在营部吃了饭,又介绍来师部一个女政治部主任。“那女主任姓张,她给我们讲了共产党的政策,又打算叫我们去见总指挥徐向前,后来说徐总指挥到前沿阵地去了,没见成,我们都很遗憾。”

    那个干练的女主任说:“红军不拉壮丁,你们愿意参加,我们欢迎;如果不愿意,跟我们几天看看也好。”

    杨自修他们看到红军生活艰苦,又正在战争中,没有勇气参加,就跟随了红军几天。没想到收获颇丰———“红军虽然处境相当艰难,但军纪严明:那时天气严寒,红军宁肯在祠堂、农家堂屋打地铺而睡,谁也没有进农家的卧室;真是宣传的那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反倒把饭端给群众吃。”

    还有,“红军每到一地,搞宣传工作的就提着墨水罐子,在墙上写标语,如‘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土豪分土地’,‘反对刮民党、取消杀民主义’……”

    红军的行军,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且战且走,斗志勇猛,多次击溃国民党的围剿。杨自修听说,红军进驻庞光一带时,指战员还在休息,国民党中央军就尾随而来,从东南北三面包抄,红军在炉丹村西北、庞光村西南,与敌激战。“红军不轻易发动攻击,一旦打起来则相当勇敢,国民党军队的伤亡总是数倍于红军”。

不久,学校复课了,杨自修返回西安上学。他看到《大公报》上登载的一条消息,说在户县炉丹村一带战斗很激烈,中央军“大胜”,消灭了红军多少多少。杨自修心里明白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觉得真是太可笑了”。 http://www.ctbn.cn/news/ShowInfoqk.aspx?ID=60431

《西北文化日报》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报道摘录

军息:四十九旅旅长杨渠统督率各部自攻下子午镇,又连攻克复鸭子头、花园头、内院头、桥村等地后,徐向前股,即被严密包围于新村、陈村地区内,日前复经杨旅长渠统督部猛烈攻击,冲锋肉搏,我第一师胡宗南部及六十五师刘茂恩部紧跟尾追袭击,至日昨上午将该匪包围于芦丹村(户县属境)地区内。

(第152页,《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红二十五军过户县

一九三五年七月十六日拂晓,红二十五军四千余人,从长安县沣峪口出发,踏上继续长征的道路,连日冒雨沿秦岭山边的小道,向西急进。

当日上午进入户县。一路经宋村、焦将、庞光、卢丹、务庄、柿园、曹家堡、石井村、水磨头,抵达户县西南边沿的上涧子村;一路由太平路、焦将、王寨、庞光、卢丹、占管营、马营、吕公寨、斑竹园,亦到达上涧子村。沿途各村,红军在墙头、基石、大树上刷写了许多标语,宣传红军长征的意义,说明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号召群众起来抗租、抗捐、抗粮,“穷人不还富人钱”,“开大仓、分田粮,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由于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受沿途村民的爱戴,群众烧水端茶、送馍、煮蛋,欢迎红军,有的群众自动为红军伤病员抬担架,当向导。卢丹西村的崔志强,不顾家里老人有病,积极为红军带路、抬担架,松红军到周至县辛口子,进秦岭时,经战士们再三劝阻才返回,临走前,红军给了他二块银元,以资酬谢。沿途群众感到红军官兵平等,相亲相爱,情如兄弟,有的青年就随红军走了。卢丹村的魏志得,当时是个十六岁的放牛娃,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从小就听红军好(红四方面军在一九三二年冬到过该村),是穷人的队伍,所以一心相当红军。这次红二十五军一来,他就跟着红二十五军手枪团走了。行军到上涧子村宿营时,团里领导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他只有姓没有名。团首长说,小魏一心一意要当红军,为穷人求解放的志向今日实现了,就叫“魏志得”吧。

七月十六日晚,红二十五军在上涧子和附近的水磨头、丈八寺、新城等几个村子宿营。军部设在上涧子天主教堂内。第二天,在村里碾麦场上搭起了台子,准备召开群众大会,因天下大雨,没有开成。战士们只好分散开展群众工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在水磨头村斗争了地主肖耀、张志道;在新城村斗争了地主张三;在丈八寺没收了富户的大烟土;在上涧子村镇压了曾枪杀过我红四方面军战士的反革命分子童子强。将天主教堂的几十石粮食和当地豪绅的衣服、粉条分给了穷人。红军在上涧子住了两夜。

七月十八日上午,红二十五军进入周至县境……

(第248到249页,《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中国工农红军户县游击队布告

  本游击队是革命的工农劳苦群众,因受不了国民党豪绅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在全中国革命浪潮蓬勃发展中生长起来了!

  我们是工农群众自己的武装组织,是为着一般穷人利益而斗争的,帮助和领导户县千百万穷苦兄弟,抗粮抗款!不交租、不还债!分粮吃大户!分派豪绅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呼应着全国苏维埃红军运动,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驱逐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出境,使户县工农劳苦群众从国民党豪绅地主资本家的统治下得到彻底解放。

  本队所到地方,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保护行旅(指劳苦群众)、保护商业(指小商人),不动农民一针一线,并要反对白匪那样奸淫焚烧抢劫。

  亲爱的劳苦兄弟们!我们的生活已经痛苦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整天做工打柴喝米汤!受够了豪绅地主们的狗气。今天是大家从地狱下面露面的日子,赶快斗争起来!和本游击队铁桶般的密联着!向豪绅地主作坚决的斗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户县新苏区——工农兵政权!

                                                                                                  队长:高云峰

                                                                                             政治委员:杨靖远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十日

摘自《西北真报》。《户县志》1987年版,第651页。

-----------------------------------------------------
看到网友天天在空间上面发的,特意发到户县人民网,让大家看看。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75

主题

721

回帖

4373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373

社区QQ达人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2-1-30 12: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还到过我们蒋村镇南园村 我家现在还有红军当时用来换粮吃的大刀一把!

139

主题

323

回帖

1976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976

社区QQ达人

QQ
发表于 2012-1-30 16: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县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炒作一下,提高旅游知名度
万嘉相伴,畅游天下,特价机票,出游热线,84831118,QQ群151262550,欢迎大家!!!

115

主题

659

回帖

4257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257
发表于 2012-1-30 19: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乐 发表于 2012-1-30 12:33
红军还到过我们蒋村镇南园村 我家现在还有红军当时用来换粮吃的大刀一把!

拍张照片传上来,让大家长长见识。
最近在整理资料,所以就把这些东西归类,打出来发在网上。
光盐社

45

主题

-45

回帖

991

积分

贰.杏坛小葩

Rank: 3Rank: 3

积分
991

社区劳模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1-30 20: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种大刀很常见 不一定是红军D
之乎者也已焉哉  用得成章好秀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5 23:31 , Processed in 0.2662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