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 E1 y% f7 q# E. D" t5 u# M/ t# H5 b金匾阐释 一字万言" Y/ t$ J. e+ ]4 t/ v
6 G# b4 J* f2 O# b' d d# @$ b
------读李景宁先生大著《贾小侯传》一点记忆 + Y( z# a3 o* v% `
- @0 i+ }: b3 Q: }4 V
( N9 Q5 ?7 l, r" U3 O/ v
2 O, o1 j1 |, d6 _$ G
0 L: \1 V; |/ \9 _% p n0 `3 ]
作者: 明海居士
2 k7 N a a+ d
& G- q! T {, v5 x2 { 金匾现世& A( Y3 L* I k
$ o& f% W4 z# i* m2 D3 j) |7 u
正月初三上午(2008年),我在街上看对联,走到牛二村,有人叫我,说他家有古董,让我看。这家旧房刚拆,院子搭着棚,主人拿出两个黑色坛子,我一看是双耳酒坛,民国早期,器形小,无收藏价值,当我转身时,发现旧木料中有一块匾,我就用抹布擦去尘土,呈现四个大字“惠我无疆”,虽然涂金有些剥落,还是金光闪闪,上边缺一整条,上款并列:农民协会,禁烟协会,贾小侯先德政,下款:户县县长刘瑀敬题,民国三十七年,下边是牛东九十位知名人士的名字,部分剥落。当我看完这块匾,非常激动。因为多年前,贾小侯先生小儿子贾树成委托我收集他父亲的遗物,此前我已提供了他父亲在日本留学时的皮箱和木砚台托,根据我几十年的收藏经验,认为此匾一字值万言。我马上给贾树成打电话,接电话后让侄子贾鸿卫回到牛东,由我从中协调,六十年后这块珍贵的金匾归回贾府。
! Q/ ]- h1 r5 W4 |/ p$ ?$ s% ^
' I7 p2 f0 I! v G( J, _, M 金匾沧桑/ T$ s( S8 r1 p" _
% Q& S) G! a3 Z' ^金匾为何保存王家,王靖中,字筱山,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西安师范毕业(当时的最高学府),少时与贾小侯是同窗,上中学时与赵寿山是同窗,曾在甘肃平凉、陕西大荔等地教过书,在汉中当过税务官,曾在牛东四大堂号之一(福生堂)孙俊武家(树滋堂)贾志友家(诚元堂)贾小侯家(秉公堂)阎花园之烈女碑,就是秉公堂家的女子,八十岁以上的人少时上学都背诵烈女碑。王筱山的侄子,老六王有轩和老九,都是地下党,因王筱山与赵寿山是至交,两个侄儿解放前后都是政府官员。贾小侯先生任户县禁烟协会理事长时业绩显著,深得民心,利国惠民,功德无量,牛东九十人联名赠匾,永久纪念,特请县长刘瑀书金匾悬挂于王德芗(王筱山儿子)家厅房,解放后,贾小侯先生遇难,有人要破此匾,王德芗说是送给他父亲的。因王家老六、老九都是新中国的干部,所以没有人再过问。到文化大革命,王德芗把匾藏在楼上,当时有人向工作组反映,王德芗以舌战群儒的方式,击败工作组(当时工作组组长张克仁,号称铁嘴),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后来王德芗与他堂哥老五王德荃(牛东早期自乐班成员)分家,此匾就留在了王家,历经磨难直至现世。* Q# G. T: U3 Q
0 X3 w0 i8 r7 `
) g& G) E. r! U" J E- X
# ]5 I; _7 R" I. G- s; V+ W
金匾映辉
! `5 t7 I7 R4 M* c1 b
4 g- }# N6 b% u我看过李景宁编写的《贾小侯传》后,和很多人交流,都认为图片资料中,最能震撼人的就是四字金匾,贾小侯先生杰出而高尚的品格,利国惠民的业绩,造福桑梓的美德都辉映在四字金匾上。本人是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根据我本人几十年的经历,流芳百世最多的文物是碑、匾,每当翻书看到此匾的感觉,于无声处胜有声,实为一字值万言。# b0 e. c. {. v( F! A) H& s5 E: O
1 Q/ g3 Z- k- i. ~( d2 x四字金匾映光明,功绩现世慰英灵。
4 Z0 g* q6 v) G
" P' n5 |# U7 o" Z0 r* A民众心声非小事,惠我无疆赞侯公。 + [* h7 j0 ?6 K# H5 f) }2 E# X
2 E; |. k7 a: i0 B/ c6 l' K* O* u8 h
0 [6 r: t1 t7 v* }- V% Q2 ] 明海居士
/ s( T5 J$ \6 h* e" }
V6 X3 I$ `* p2 F7 d& }+ N1 A 2011年6月6日: h+ n" C& x7 j, L
& _: D. V5 M4 l
% |0 S2 U. ^; x( ?8 m9 s7 A8 j& X
2 T" e3 [8 K3 e' w1 n4 M (明海居士:户县秦渡镇牛东村第一村人,孙明海). O! O. }) {- T
8 W' a1 z+ I ~
& o/ I: }8 f4 v0 }
3 {% P5 g5 r! J7 T' C以上文章,是尊敬的陕西收藏家协会理事户县秦渡镇牛一村孙明海先生前段时间写下的。一块金匾,还有这么多感人故事。感谢、学习、致敬、问好、祝福、鞠躬了。
# G/ H. i6 I& U3 W9 t$ E: e- A: {' b6 V& I) D( r: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