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北陈村,有一座朱家大院。 73年前,这座晋东南地区司空见惯的院落,留下了一位伟人的足迹,见证和记录了当年抗日战争的历史瞬间。 1938年2月20日—26日,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率八路军总部机关一部驻扎北陈村。在短暂的6天时间里,彭德怀与当时的国民军陆军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相会朱家大院,鼓励其与八路军一起抗日。那次会面之后,赵寿山部正式接受朱德、彭德怀直接指挥,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前线。 后来才知来者是彭德怀 1938年2月,朱德、彭德怀和八路军参谋长左权率八路军机关和直属分队,分两路撤离赵城县(现洪洞县)马牧村,向沁县转移。而彭德怀来到高平北陈村时,正是日寇在晋东南一带疯狂扫荡之时。 险象环生的时刻,1938年2月20日深夜,彭德怀率部队抵达北陈村,并在村里驻扎了下来。 在北陈村,只要打听朱家大院,会有许多村民给热心指路。这座坐北朝南的一进院落保存完好,占地约622平方米,现在仍有村民居住。 一桌、一床和几把椅子……73年前,彭德怀曾住过的南屋,保持着简朴的陈设。 提起当年彭德怀的到来,如今已88岁高龄的村民朱全保记忆犹新。 在朱全保的记忆中,彭德怀出现在北陈村“是刚过了正月十五没几天”。这天上午,一辆“钢板车”(吉普车)开进北陈村村里。车上坐着“很多八路军,领头的是一个面色严肃的人”。在后来的几天里,朱全保还常常见这位“面色严肃的人”在村里的大树底下坐坐。 但当时北陈村的村民并不知道,这位“面色严肃的人”姓甚名谁,只知道是八路军的队伍。所以,村民们都很支持部队。“一直等到部队离开后,大家才知道那个领头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从朱全保的神情可以看出,73年来,北陈人一直以此引以为豪。 争取赵寿山并肩抗日 彭德怀冒险来北陈村的目的,主要是要见一个老朋友——赵寿山,争取这支抗日队伍并肩作战。 据史料记载,1938年2月20日,“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总部直属队从洪洞辗转经沁水到达高平,驻扎北陈村一带。次日,与康克清一起在康营村会见国民党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于26日离开高平。” 康营村隶属马村镇,位于北陈村西,两村相距五六公里。如今,高平人只要乘坐六路公交车,就能从北陈村前往康营村。 国民军陆军第十七师是杨虎城将军领导的西北军的主力部队。师长赵寿山为陕西户县人,是著名的爱国将领。 与彭德怀见面时的赵寿山,这时的日子并不好过。 原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部17路军缩编为三十八军,赵寿山任十七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三十八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太原失守后,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退。后来,赵寿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转移到离石县碛口一带补充整训,并在晋南地区坚持游击战。1937年12月,赵寿山回西安途经延安时,受到毛泽东、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38年2月,赵寿山率部经阳城、晋城等地抵达高平。“彭总到北陈的第二天,也就是1938年2月21日,他和康克清乘车从北陈村赶到了康营村,会见了驻扎在这里的赵寿山。”高平市党史办工作人员从有限的史料上,找到了当时会见的经过:“彭总此次来高平,可谓办了件大事!”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