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6000年前人类生活 来源: 西安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雪娇)昨日,我市“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暨半坡遗址出土文物展”正式启动和开放,市民可走进半坡这一距今6000年的史前人类遗址,探讨人面鱼纹之谜,感受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同时,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也将在全市举行。副市长段先念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半坡博物馆经过新建和调整,人面鱼纹、尖底瓶等出土文物将以现代化、科学化的形式面世。记者看到,展馆运用了参与和互动的展示手段,使游客深入文化的探讨之中。通过“谜”这一展示单元,参观者可一起探讨人面鱼纹之谜;通过刻画符号,可探寻文字的起源和发展;通过电子翻书,可从静态着手,视半坡文物的全貌;通过电子桌面,可纵观新石器时代在黄河、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点缀轮廓等。 陈列还合理利用了声、光、电等手段表现和展示文物,使文物更加光鲜亮丽和一目了然。同时,创新性地运用了半景画的展示方式,还原了距今6000年左右半坡人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 此外,我市围绕“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来自全国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代表共同联盟并发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宣言》,倡导文化遗产与人、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户县举办了文物稽查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揭牌仪式,并推出户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蓝田县政府和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四吕”墓考古揭牌仪式等。 段先念表示,我市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挖掘、保护、继承和延续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上下工夫,营造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