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205|回复: 1
收起左侧

停产、减产中药产业“红灯闪闪”

[复制链接]

527

主题

1238

回帖

6789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789

社区QQ达人

QQ
发表于 2011-6-10 14: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处于河南中草药源头地区的宛西制药从去年11月决定停产脑血康口服液、部分减产健胃消食片,因为其上游的主要药材水蛭已涨到近1000元/公斤,太子参现价将近500元/公斤,而其板蓝根生产也因其库存日益减少,陷入停产的窘境。  2011年已经过半,中药行业上游的挤压已经成为中药业的常态。上游成本急剧上升,下游政府持续降价。遭遇价格堰塞后,企业生产成本压力胀破的危险增大,不少企业采取保证主导产品的市场供应、个别品种停产或限产措施,以求保命。
  中药产业链几近失控
  宛西制药的境况成为越来越多药企的现实。分析人士告诉南都,如果国家相关部门不采取相应措施,加上上游药材供应商持货惜售,游资炒作等因素,两年来的第五轮涨价或将马上来临。
  “这有可能造成供应失控,甚至影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最终导致一些便宜药从市场上消失。”
  中药行业的危机已引发国家发改委关注。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透露,国家发改委近期将启动全国中药材价格供应情况调研,制定科学的中成药定价机制,基本药物中的102种中成药有望迎来价格调整。
  评价称,国家主管机构或许注意到了中药业继续混乱的可能。发改委5月初开始确定首批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名单,复方丹参片、板蓝根颗粒、牛黄解毒片、藿香正气水、六味地黄丸、蛇胆川贝液等20种品种榜上有名。
  分析人士对南都说,“近两年来中药材价格上涨倒是使相关部门对中药行业失控局势提高了警惕”。
  今年以来,基药招标价格新低不断刷新,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产品时有出现。现在不断发生大型药企在参与地方基药招标时被当地中小企业以极低价格打败的案例。这种现象更加大了药品质量下滑的风险。
  SFDA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严查基本药物质量。尤其是对部分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以及以极低价格中标的中药制剂,监管部门要深入生产现场检查。
中成药陷入全面低谷?
  据中药协会监测显示,中药材同期价格相比,537个监测品种中,当月涨价品种371个,占总量约69%:根茎类、果实籽仁类、全草类、树皮类和藤木类品种呈现普涨。
  我国今年CPI指数一直保持在5%的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而工人的工资不断上涨。云南白药曾发布公告预测,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今年的成本可能上升过亿元。
  中成药零售价格却坐了滑梯。国家发改委及各地物价部门不断实施第N轮药品降价。
  分析人士透露说:“现在一些制药企业就是在做亏本买卖。比如,就拿复方丹参片来说,有的品牌只卖两三元钱,而其原料三七的价格就已经涨到350元/公斤,如果按一盒丹参片应有的三七剂量来算的话,两三元钱都不够三七的成本。”
自建基地控制上游资源
  面对现实,一些大药企也顿感“没有余粮”的无奈,自建药材基地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许多企业不得不重新拾起大而全的“全产业链模式”。
  据悉,同仁堂在2010年年报中就提出了原材料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措施。云南白药、千金药业等企业均已启动了药品储备应急方案。宛西制药主导产品地黄丸基本依靠公司自建的GAP药材基地供应。广药集团也在全国甚至海外设立中药材基地。
  中投顾问研究员郭凡礼接受南都采访认为,企业为了应对中药材价格飙涨采取自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形式根据其规模大小投入也不尽相同,但是风险依然存在,比如种植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低下、种植收益不稳定等等。如国内中药材价格依然无法得到严控,那么自建基地将成为以后的一种发展趋势。
  针对发改委对基药的价格控制,一些企业延长产业链,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广药集团大力发展神龙养生酒、陈李济和敬修堂的药用化妆品、王老吉的润喉糖、潘高寿的龟苓膏等,王老吉绿盒装凉茶年收入已超过10亿。云南白药去年100个亿的销售额中,云南白药牙膏已达到12个亿。修正药业人参系列的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已相继问市。康美药业预计投入1000万元在广州成立药物研究院,开展中成药、药妆、红参精细化研究。
  对此,郭凡礼评论说,我国中药企业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为中药养生产品、药妆、食品、保健品等利润丰厚,可以弥补药品利润的不足;另一方面,拓展新的业务可以促使企业多元化发展,催生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促使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我的QQ:897069856
发表于 2011-6-10 15: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可苦了。
天气放晴了,冬日暖阳,真的太惬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7 01:32 , Processed in 0.1679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