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h6 x0 l% V3 N! E0 x& h& Q; K$ h
户县的甘峪是由东甘峪和西甘峪两个峪口在距山口约四公里处汇合而形成的。甘峪口西边的山坡旧称甘西坡。现在的甘西坡上乃有庙宇,名叫观西庙,其实古时为道观之圣地,是现在祖庵重阳宫的最早发祥地。
9 R4 ?5 u# V! s
! y+ y2 K4 }9 Q; J+ {4 U5 T自老子李耳传道途经清凉山开泉纳凉一事传开后,沿山一带的相邻都知道有一个骑着青牛的活神仙,知天知地,法力无边,话也越传越神,想跟着学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三五个青壮年人相约找寻老子去,让他传授法术一惠泽乡梓。* C- a. I( h# Y" i8 C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再说老子,自与何药师分别于清凉山以后,他继续西行。大约走了近十里路程,便到了甘峪口,顿时便有了异样的感觉。老子下了青牛,向峪口环视了一下。噢,峪口成正八字形。但远远望去:峪东侧丘形奇异,成虎踞北望之势;高空中紫气氤氩,祥瑞凝集,天象如同仙境焉;坡塬上翠柏苍劲,青竹疏影,恰是仙居之所在。看到此景象后,老子便含颌默笑(以后便有了“望仙坪”庙宇,就是二千多年前老子点化的缘故)。再观峪口西侧山粱:形如歇息的卧牛脊背之状,尾巴舒缓地伸向平原。远望“牛眼”处,正好一团七彩祥光耀动。诧异之中,老子牵牛过了甘峪河谷,顺西坡缓缓南上。约摸半个时辰,就来到“牛眼”处,景致煞是喜人,但见:半坡之中,有一略小的开阔平地,从此环望:南邻百丈悬崖,西看晚霞通红,东眺虎丘梁煞是威严,北望平原葱葱,但听甘泉淙淙,偶闻野鸟啾鸣,啊呀,那个心旷神怡,简直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于是,老子便歇息于此,结草为庐,观天象,研道德,自以为乐。老子也常常下到甘峪河边,偶尔顺河岸而下,不久便有人知道此老者就是那个高人,便有学者跟踪而来。
2 @: X% W1 V) c) d. Q: g* |习而久之,来此拜学的人多起来了,有好奇者问老子这儿叫什么名字。老子顺口说道:重阳观。(重阳:两个太阳,世间永远光明,并希望永远存续下去,保持久久的意思。“久”者,“九”音,“久久”即变成了数字“九九”,这也正好符合阴阳在数字表述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意思。同时“九”是最大的个位数。由此可见,老子的智慧的希冀啊。)。后有生人在山边问路时,便有人顺手一指:甘西坡。由于口语中,“甘”和“观”很相似,就将“甘西坡”混作成“观西坡”了。道德经在此传开后,也便顺着甘峪河而下。王重阳在祖庵习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于道教在此地的浓厚历史渊源是分不开的。
1 _% i1 ?) u! C% q6 Q# k5 ?4 G9 k由于历史的演变,唐朝以后,佛教盛行,这里便建有庙宇,习惯上便称为观西庙。便演化形成了道教和佛教的统一。# U6 u7 v6 W. ] o! x, _) k! L( g
, T0 x3 F$ q( P$ n4 s2 z
(2010—4—225 b( a$ b, A/ X+ ]1 r3 D0 K* }7 U
整理完稿)
8 G; K: Z# h: ]0 g9 T4 ^+ b: D) |2 b# _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