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沿街春联点评
穆媛媛
今年春节,某军事单位兔年春联,因张贴的春联内容与人民武装部风马牛不相及,被户县人民网首次曝光。之后,被全国许多网站论坛转载,引起热议,点击量达到上百万次。其“上联:财源广进年年好;下联:事业有成步步高。”八一红五星标志下横额为:“财源广进”。今年元宵节前夕,笔者专门上街,对户县城沿街春联进行了鉴赏,发现对仗不工、平仄失调……等不少瑕疵,病联。现就存在问题春联,与读者商榷探讨。
一是印制春联比比皆是,冲淡了新年文化氛围。过春节,贴春联,即是中华民俗,也是继承传统文化。写春联,品雅韵,是流淌和传承的是美好的甜蜜的记忆。今天,墨香渐渐的淡去,毛笔书写的春联见到已经不多了。外表印制华丽,内容空洞乏味、千篇一律的印刷机制春联,冲淡了几千年的浓浓文化氛围。二是平仄、对仗大多不合联律。传统春联也讲究词性对应、节律对拍、字句对等、平仄对立,结构对应。如春联的上下联句最后一字,上联为仄,下联为平,忌讳和不许上下皆平或上下皆仄。但是,县城沿街很多春联却毫不讲究。如某派出所春联:“服务大局维护社会稳定;警民和谐构建平安户县。”就对仗不工、平仄失调。从词性上看,“服务”为动词,“警民”为名词,且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为仄声;对联平仄,上下联对应字音韵要协调,即联语节奏点上平仄要相拗,这是联律之必须。如卫生局疾控中心春联“疾病预防民为本;疫情控制我当先。”一联中,“为”与 “当”皆平。如局春联“日积月增盈国库;和风谐雨润民生。”“国”与“民”皆平,“日积”与“和风”不相对。对联音韵犹如音乐,要求节奏明显,上下联句语流节律必须一致。春联字数虽少,可是词义不能重复,重复了叫“合掌”。如某小学春联“春催桃李遍天下;雨润栋梁满九州。”中“天下”与“九州”、“桃李”和“栋梁”就犯了“合掌”的毛病。如某机关春联“亲民思民惠民以民为本谋发展;党风政风作风清风拂面促和谐。”“亲”和“党”,“亲”为动词,“民”为名词。“思”和“政”,“惠”和“作”,“以民为本”和“清风拂面”,这些也不对仗,“谋发展”和“促和谐”,平仄不谐。以上举例春联虽然扣题,但论春联规则就不规范。三是错别字明显。如街头许多商店张贴印制的春联“兴业八方年年好;财通九洲滚滚来”的“洲”应为“州”。“事业昌盛添锦绣;前景辉煌展鸿图”中,“鸿图”应为“宏图”。如此错联,到处可见。三是张贴有误。春联为竖写,贴联人面对大门,右手边应为上联位置,左手边应为下联位置。走访发现,85%的春联上下联位置贴反。四是嵌名欠妥。尽管一些商铺的嵌名联立意很好,但嵌字生拉硬拽,很不得体。如“新城迎春春溢水岸;荣华接福福绕画乡。”一联,将某房地产业的名称嵌入作为藏头,但“新城”与“荣华”失对,缺了雅韵!当然,今年街头张贴的好春联也不少,这里就不举例和夸奖了。
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抒发着美好的愿望,表达着深刻的思想,好的春联给人以启迪和教益。面对存在的病联和瑕疵问题,笔者建议,在日常工作之余,首先,各级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春联的宣传和文化效应作用。其次,我们要有自我规范春联形式和内容的习惯和认识。第三,县诗词楹联学会要在广大群众中抓普及,抓提高。中国楹联学会于2008年10月开始实施了《联律通则》,我们要以此为范本,认真学习,自我提高,逐渐掌握春联写作知识,年年写出有水平、高质量,可心的春联作品来,让诗词之乡、文化大县户县的春联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使春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刊载户县县委新闻宣传中心《金户视野》2011年2月21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