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户县有条叫“新河”的人工河。为什么要打引号呢?因为这条河开挖至今已经六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命名——“新河”是代用名。3 J' O8 m( X; c* x5 L/ Y$ `; B
“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我国156项重点项目的大型军工企业845厂(时第二厂名惠安化工厂尚未启用)和陕西省热电厂落户户县,距秦岭北麓的谭峪和曲峪两个山口仅3公里,安全(预防山洪)的需要,直接由谭峪口朝东北走向修了一条防洪沟(1),截留了曲峪河后,从马家河村向北,沿惠安厂东围墙,经八家庄、兆丰桥、韩旗寨、兆伦村、梧桐村、东兴庄、康王村、江渡入渭河。该防洪沟竣工后,以曲峪河为源头汇聚周边泉水、小溪而成的蚰蜒(方言。蜈蚣。寓意是多条小溪汇合。)河不复存在——防洪沟是惠安厂设计图上标注的名称,其称谓在兵工系统迄今没有改变过。9 v j; k* v( `% x9 F, S) z
正是因为开挖这条防洪沟,在其下游还发现了后来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兆伦钟官铸币遗址”。
' U1 j5 e& T2 Z( N 被公认为世界铸币之最的汉代铸币工场一直没有找到遗址。1956年,惠安的防洪沟从兆伦村穿过,该村青年毛明玉参加了本村河段的开挖。几年后,参军到西安XXX军事学院的毛明玉从学院图书馆的资料里发现钟官铸币的陶范的拓片总觉得似曾相识,及至复员后在村旁的河堤上看到当年从泥里挖出的刻着钱币阴文的红砖块才恍然大悟:这不是陶范(2)嘛!由此走上了钟官铸币遗址的“申报”之路(详情见笔者写的《汉兆伦钟官铸币遗址发现记》)。% g8 R$ \7 E: C w6 J6 g: n
注:+ { j, b+ l: s9 C5 n
(1)防洪沟:修建于1956—1957年,调集了关中和陕南14个县共计12900名民工,历时1年零7个月,全长45.78公里。+ A) y( W& ?9 s. x2 L. O9 y
(2)陶范:用陶土、石灰等材料制作的铸币范模。8 F* g1 J3 Y+ q; g' X0 X
(作者简介:靳应禄,兵器部惠安史志编辑,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被聘为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员、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民俗文化研究员、香港中民影业文学顾问。系法律工作者。微信139911805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