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的打油诗
2 p4 T5 ]' e$ b) q5 M 民国时期,申报曾刊登一首打油诗《债》,读来颇有感触。诗云:“为人欠债最难过,国债为何不怕多;我债却无田产抵,想来国债有山河。”诗虽寥寥数语,却对人民生活的无奈和对国家现状失望的不满,倾泻而出,胜似一篇檄文。结句耐人寻味!0 |6 F$ T2 N' [# U$ d- U* ]
抗战时,有一学生考川大,做几何题时无能为力,便在卷上写了一首打油诗“人生在世能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了几何值几何?不学几何又几何?”此考生因打油诗有巧思,几何考试未获零分,竟还考入了川大。; k" K2 E& I6 V2 d1 E: x4 ?+ F5 i: A
文坛泰斗鲁迅曾模仿汉代张衡的《四愁诗》,写过一首妙趣横生的打油诗《我的失恋》:! }; H& Y8 i- c( U" K* q' s2 I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_1 z2 g9 S4 `/ [0 V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X: w9 S! U) w3 _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 Y6 |$ _- w; W5 w" s
" y9 h3 m* i5 G+ u& r2 }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7 ]' s# I0 r* p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 G0 Q, a1 J- V* i& O1 b4 q& k' _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l6 r! F" M$ t7 ^; i3 O8 N9 W. b& D2 a* A3 s7 n1 I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6 M+ M4 S- P2 K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S, e8 p! O3 b2 S7 V( \+ e @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7 l& T6 d5 {2 x* b" }7 n" v# \/ y5 |" W6 s& H& A7 V$ s. ~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6 k# e* ]& V2 \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 Z, w, k/ G. J1 _ ?% }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 v" _1 e1 @$ N1 i 军阀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所谓的“不知”,实际上讲他这三样东西特别多。这样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粗鄙而且流氓到了家的军阀,却也喜欢吟诗,而且还出过诗集,其中最有名的有以下几首:$ e9 O9 z. @9 K! ^% w
其一 笑刘邦
. ?9 G7 v8 H! J: t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5 H7 d! _3 j9 z$ f6 b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 D; F! D+ G+ X0 E f( p (笔者注:奶奶应读作奶奶的,以骂娘的话入诗,真是狗肉将军本色。)
# d4 Y! `- ?- i! E# q 其二 俺也写个大风歌
* h. D; k% a7 M3 w! e: G' L: T: G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I' _, g7 I: S# c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n' m" K3 t- a: }# K
其三 游泰山5 l% j/ ?" T6 s; c( X( W# l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1 x+ }6 j0 r- {# Z% E+ u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 R* S8 d0 v" ` n, d2 E" Y4 G 以《叫我如何不想他》一诗知名的北大教授刘半农,被后人误认作“情诗圣手”。其实刘半农真正独步一时的绝活乃打油诗。刘生性幽默,喜欢搞怪,颇有些“无厘头”,故他作的打油诗堪称嬉笑怒骂之极品。
: ^, J l) w: O/ d. ]$ s9 O% S6 F& j 刘半农曾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 “桐花芝豆堂”,自己的诗集名定为《桐花芝豆集》。“桐花芝豆”者,梧桐、落花生、芝麻、大豆也,这四种植物都可以打油,刘半农最喜作打油诗,所以,以其冠作自己书房诗集之名。2 L8 h4 Y6 J7 C& ]
作为教授,看着学子们不求上进、虚度光阴,刘半农曾吟诗道:
0 C, l/ Y# K2 m) k' G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3 _' G$ R# N4 D6 w6 Z" A7 f- J 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好过年。3 [4 o, b+ `5 n1 z! }
这首劝学诗仅可算作刘小试牛刀而已。最能彰显刘半农功底的当属那一组 《问卷杂诗》。1933年立秋后,刘半农参与北大招考新生阅卷。考生错别字多得出奇,令阅卷老师大为恼火。有写“民不辽生”的;有写“欧州”的;有写“倡明文化”的;有写“苦脑”的。可见,民国不少学子中文水平之低丝毫不逊于当下。刘半农改卷之余,调侃之情丝毫不减,遂作打油诗云:
. L9 ]5 H5 g7 p0 ~4 ]& l6 A “民不辽生”缘国难,“欧州”大战本应当;
: {% j) l9 h H “倡明文化”何消说?“苦脑”真该加点糖。
, J4 @$ {8 I( ]# n) x8 u 除却巧批学生,刘半农还时常拿 “高官”开涮。一次吃饭,朋友谈起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黄右昌坠湖的趣闻。黄学历不高,狗屁不通,但喜欢附庸风雅,吟诗作对,以诗翁自命。一日,他闲极无聊,与同事分韵作诗。分得一字后,即出门到玄武湖附近一酒楼独酌。饮罢,乘艇游玄武湖。他斜躺在藤椅上,正哼哼吟诗,不料船摇晃不稳,失重落水。船家七手八脚,才将黄捞起。他浑身湿漉漉的,活脱脱一个落汤鸡,诗自然不能吟了,只好狼狈而归。事后,黄竟恬不知耻,引以为荣,请人将其落水绘成一图,遍征题咏,为南京诗坛一时趣事。听罢,刘半农又笑又气,归途车中,刘半农作打油诗《遥题诗翁落水图》:/ c& {! I. U6 F
玄武湖中忽扑通,浪花翻处一诗翁。6 s9 r+ @" j0 I' x
纷纷扰扰人捞打,仄仄平平水激冲。8 U1 j! B9 o3 }* O
“救命”呼来声律好,泥浆呕出酒腥浓。0 B. j$ G+ e8 Y. R; F
马车得得回家去,诗韵忙翻一二冬。
% i9 m* |5 V4 W1 m9 `0 S. K/ Q 有一次,北京某校开校庆会,会上有人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支歌。赵元任博士发现刘半农先生正坐在台下,便向大家介绍诗歌的原作者,于是将刘半农牵拉到台上。当他们步向舞台的时候,刘半农微微听到一位女郎轻声说:“原来是这么一个老头儿!”刘半农顿时很有感触,归来后便写了一首打油诗自我解嘲:
+ O' x- G- |8 [2 n: z 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
z' }, I# |3 {8 j8 B5 n9 w1 V 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9 R1 t& Y3 V: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