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617|回复: 26
收起左侧

我的三次厕所革命(散文)

[复制链接]

286

主题

581

回帖

1万

积分

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2
发表于 2019-5-8 22:07:57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的人自古以来把厕所叫做茅子,这当然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了,换作书面语言好像叫做茅坑,所以由这茅坑才产生了一句著名的歇后语: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
1 R0 n( g+ [( L4 ~        这句歇后语对于家乡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厕所来说,其描述和比喻,可谓是十分的准确,甚至可说是比现今的扶贫还要精准。的确,家乡过去的厕所实际上就是四周用石头砌起来的一个大坑,天长日久,这些被污物浸淫濡染的茅坑的石头,除了硬之外,剩下的那便是臭了,而且是臭到了骨子里了。
- l; R8 r9 t/ l+ D, O        家乡早年的茅坑,一般设置在房屋的后院,大约三四米见方,深约一米,四周有围墙。人们如厕时,就圪蹴在坑沿的石头上释放。家乡离终南山近,山根儿或者河滩上石头多。砖头虽然规整,但砖头是人工烧制的,是要拿钱买的,而石头是自然形成的,是老天爷给穷人无私馈赠的,不要钱,随便你需要多少就搬多少。所以,家乡的茅坑全都是用石头箍起来的,这样可以防止边沿长期被水浸泡而垮塌。
/ N6 R  b! |. ~/ x: y        家乡的茅坑虽然叫做茅坑,但它的功能并非是仅仅是排泄之用,而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便是兼做了猪圈。茅坑的出入口一般是被一个用木头做成的栅栏挡着的,栅栏的里边至少养着一头猪,有的人口多的家庭,或者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还会养两头或者三头猪。人们上厕所的时候,常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的猪,便跳进茅坑,张着嘴巴,哼哼唧唧地朝人的后面拱。如果是小猪仔倒也罢了,如果是壳郎猪,抑或是快要出栏的大猪,那可就惨了,这些不通人性且毫无羞涩感的家伙,弄得如厕者十分尴尬和难堪。于是,一般家庭都会在猪圈墙头放一根小木棍,一边上茅厕,一边挥动着小木棍驱赶身后的猪。
9 U7 Z& R( ]" }! x: p& D       1976年春,我家凑凑合合盖了三间瓦房。在修建新的茅坑兼猪圈的时候,我想起了上过无数次的学校的厕所和县上镇上的公共厕所,这些厕所的形制与传统农家的茅坑大为不同,它们的蹲坑是一个窄条的斜坡形,人骑马式地蹲上去很安全,也便于粪便顺着斜坡滑下去。在苦思冥想了一番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厕所革命。我的解决方案是,原来茅坑的样式是不变的,,继续挖坑,继续砌石头,但其功能只作为猪圈之用。我在猪圈的围墙上留一个口子,在茅坑边上修一个斜坡式的蹲坑,把厕所和猪圈隔离开来。在大弟和小弟的协助下,我们自己打土坯,自己动手砌墙,又搜罗到了二十几块旧砖头,砌了斜坡式的蹲坑。为了确定斜坡的坡度,我用了仿生学的方法,揉了一块湿软的泥巴,顺着斜坡朝下滑落,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确定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坡度。为了解决雨天上厕所的淋雨问题,我又用盖房剩下的废料,给厕所搭建了一个瓦顶的棚子。我的首次厕所革命终于宣告成功了。我在我们村头一个解决了养猪和如厕的严重矛盾冲突问题,让如厕变得文明卫生和更有尊严。& H5 s3 [) V! ~0 x6 \, t/ C4 \
       我的第二次厕所革命是在1993年。这一年,家里另盖了一座楼房。盖房之前,我找搞建筑设计的一位朋友,给画了两张图纸,设计师按照我的要求和他们的设计规范,设计了室内楼梯和室内卫生间。之所以要把厕所放进屋里,当然是为了居住者如厕洗漱的方便卫生。在此之前,家乡人夜间都是用尿盆解决如厕问题的。条件好点的人家,可能有两三个尿盆,穷人家一家大小就一个尿盆儿,放在堂屋里几代人共同使用。我和弟弟小时候经常天黑时给爷爷奶奶提尿盆儿,早上起来给爷爷奶奶倒尿盆儿,有时尿盆儿熏得人歪着脑袋往后院走。所以这次建新房,我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提尿盆和倒尿盆的难题。新房建好后,特意对卫生间做了一点简单的装修,地面铺了马赛克,一米四五高度以下的墙面贴了瓷片,安了陶瓷蹲式冲水便池,安了陶瓷面盆。这种室内卫生间的设计,当时在我们村甚至是附近的村里,还是第一家。可是,当我沾沾自喜地把母亲接到新房居住时,没想到老人家对我的厕所革命大泼冷水,给予了彻底的否定。母亲说:把茅子安在屋里,还不把人臭死咧?我说:楼顶上修了水塔,有水冲呢,不不会臭的,再说,这室内厕所还朝外开着窗户,平时还可以换气的。另外,城里住楼房的人厕所也都是在屋里呢。母亲又说:咱这儿又不是城里,城里是没地方修茅子,咱农村地方大得很,茅子为啥不修到外头呢?我似乎有点儿说不过母亲,便不再宣讲我的第二次厕所革命的几大好处和重大意义。
7 B7 ]) Q5 a$ G% o# G        母亲否定我的第二次厕所革命时,她的年纪还不太大,身体也还健康。但是几年以后,母亲的健康出了问题,年纪也越来越大,到了这时,老人家才真正感受到了新式茅子的方便和干净卫生。后来,为了适应母亲年老体弱的实际情况,小弟趁着休假,给母亲把蹲式便池,换成了虹吸式坐便器,又安了梳妆台和梳妆镜,母亲的室内“茅子”得到了升级。
& q( h2 R8 Y" {9 C: E3 i# K- w       我的第三次厕所革命发生在新世纪的第十一个年头,这一年,家里又要盖房子了。我建议,这次还是要与时俱进,继续深入进行厕所革命,要把卫生间设计在卧室里,大家不用上公共卫生间,免得过年过节人多,早上起来动不动还要争位子。这座新房一层有两间卧室,各带一个卫生间。二层是个套间,也带了一个卫生间。这个卧室带卫生间的设计,至少当时在我们村里是第一家,是引领了我们村的厕所革命新潮流的。

35

主题

590

回帖

3886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886
发表于 2019-5-8 22:20:38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贴近生活,真情实意

54

主题

1077

回帖

4380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380
发表于 2019-5-8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领你村厕所新潮流

257

主题

551

回帖

5370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370
发表于 2019-5-9 0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前

286

主题

581

回帖

1万

积分

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2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8:27:5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小雨 发表于 2019-5-8 23:591 A5 w4 }; y$ l' {8 ?) |3 g
引领你村厕所新潮流

9 K7 o: W! E$ C/ h3 u4 }' T/ ]厕所革命这个词汇还是永康书记发明的,我倒是一直没想到这个词汇,现在用上了,跟我的实际工作是相符的。谢谢关注和支持!

216

主题

262

回帖

7100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7100
发表于 2019-5-9 0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乡党家于何堡?名以何称?才情不错,文字堪赏!风曰快哉,吹过清凉.

286

主题

581

回帖

1万

积分

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2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9:59:14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若兰13 发表于 2019-5-9 09:07, k# _+ H% I8 s1 x  h
乡党家于何堡?名以何称?才情不错,文字堪赏!风曰快哉,吹过清凉.
& b, a% s3 o' C5 X
家住索村偏点南,你哥从小跟俺玩。1 N& H+ Z( Q8 v; M1 M
网上相逢不相识,交集有期见面谈。

216

主题

262

回帖

7100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7100
发表于 2019-5-9 14: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哉风 发表于 2019-5-9 09:59
: v+ I2 [, x7 y) D9 D' J家住索村偏点南,你哥从小跟俺玩。
2 ?7 m1 F8 p: A; c网上相逢不相识,交集有期见面谈。
1 z; t# b/ m  @7 f: o" T7 R
村索老乡记不全,莫非小宜去江南?  B: F8 Q6 u1 E3 w& a
一步连近地接畔,偶遇屏前亦是缘.

45

主题

214

回帖

3793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793
发表于 2019-5-9 14:54:16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若兰13 发表于 2019-5-9 14:311 F  N- U9 M: {. J5 A2 r' n9 Q0 y0 ^
村索老乡记不全,莫非小宜去江南?7 w: |! k8 m6 g: ~
-步连近地接畔,偶遇屏前亦是缘.

$ @+ F. t7 T/ A! c7 U$ _  X7 F$ H7 S
仁兄文若兰,
! E) K! O& U, r* g. f7 ]咱俩从小玩。
8 Y( y! n. d$ b. q快哉叫大哥,. L! R  R, f2 U. F
呼名不雅观。3 \8 L0 ^" m. a4 k* h6 O

0

主题

1

回帖

63

积分

初出茅庐

Rank: 1

积分
63
发表于 2019-5-9 15:35:2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现出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贴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 17:39 , Processed in 0.1819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