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499|回复: 3
收起左侧

西安高新一中,一所早该被处理的学校!

[复制链接]

84

主题

416

回帖

2066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066
发表于 2018-7-24 14: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周末,教育局一份关于西安高新一中“违规炒作高考状元”的通报在朋友圈刷了屏。在“速速转发”的同时,网友们似乎还不忘添加一句“该严查”的评论。这样一片“大快人心”的场面,其实也蛮别扭——“为人类未来负责”的著名学校,本该是我们所崇敬和向往的地方,如今竟惹来此起彼伏的“喊打”声,就像积压已久的熔岩突然喷射而出。教育局“硬碰硬”,莫不折射这些年来西安教育的“痛中痛”。

目前,关于高新一中炒作状元一事,教育部门已给出处理:取消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全年教育系统所有评优选先资格;迅速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严肃处理;视其整改情况,确定2019年该校招生核减计划。

这么多年,从教育部门到媒体,多少份文件、通知、曝光都管不住高新一中等“五大名校”的“张狂之态”,跟代表优质教育资源的“状元”不无关系!这样一句“广告语”,在无形中加剧了教育资源失衡的态势:抢师资、抢生源、渗透校外培训班、教育集团、教育地产、教育产业化。

虽然,“处理”只能暂时停到这一层面,并不能还清“教育欠账”,但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公众“叫好”的背后,期待的是针对西安教育乱象的“连环出击”和教育商业化的“好自为之”。

153230773370479d3af8141.jpg


1532307738702921a9cfd09.jpg



“状元”?这句教育广告语,“你是否值得拥有”

护肤品广告语“你值得拥有”,让该款商品迅速走入人心,让“女人钱”迅速流入商家。当教育商业化时,对于“状元”的炒作与此异曲同工:

坊妹听闻,有家长花近40万元去“活动”高新一中的一个学位。问及为何用如此高额的费用去“买”一个学位,那位家长还曾反问道,“你不知道这里出过多少状元,升学率有多高吗?”在这位家长眼里,只要孩子跟着高升学率走,即使排名靠后,也不会考一个太差的大学。

在望子成龙的家长眼里,“状元”就是标杆,升学率就是自己孩子的保证,已经来不及关心学校又是如何堆高自己的“价码”的。对,明码标价!在圈内并不是什么隐晦的事了:17万,只是排个号,成不成,另计算。

而与此同时,高新一中的“黑料”近年来从未断过:“补课”、“借读”、“违规升学考试”、“高择校费”,“国际班”沦为“富家子弟班”等等。敢如此明目张胆和屡教不改,说白了就是人家心里的os:you can you up,I can I 牛逼。“升学率”、“状元”,就是“免罪符”。怪不得有高新一中某老师说,“我们是西安教育成绩和教育官员政绩的实力担当,也就是整改秀秀,西安能真的自己砸自己脚吗?”

一方面“肆无忌惮”,背着自认为的“免死金牌”继续扩大自己的教育商业地盘,甚至跨省招生。一方面与校外培训机构“共图霸业”:一名经历升学的家长告诉坊妹,现在的升学考试都跟课外补课的机构挂钩,这里的老师就是学校的名师,会辅导一些跟考试有关的题。同时,如果不参加这类补课,你连参加名校私下考试的信息和资格都没有,“只有这里才能报名,也才会通知考试时间地点”。而问及补课费用,“这么说吧,基本和我一个月工资相抵。”



而今年刚参加完中考学生小武,他妈妈在成绩公布的第二天就接到学校电话,“说是先上他们的预科班,11天,5800元,第12天再考一次试,考上了再说。天呢!先不说能不能上成,光补课费差不多我两口子的一个月工资。人家就能说得起,因为他们的高考状元多,升学率有保证。”

而另一“黑料”也是刷新三观:高新一中原先与唐南中学存在“借读”关系,网上曝光之后说现已脱离关系,但名校与一些“兄弟学校”出现师资共享的新形势。在报考时,工作人员会说“两边老师轮着来上课,放心吧,说是两个学校,其实都一样。”类似话语来告知家长。而费用,并不低。

为什么愿挨?“状元多么!升学率高!这没得说!”这就是大部分家长的“软肋”。“但他们的状元是怎么来的?是拿着公办教育的资源,用不平衡的优质生源和抢来的优质教师堆起来的?你能把差生教好是本事,把优生教好叫本份!但就是这样公器私用,把状元变成自己的广告语的!”西安的一位前教育官员说到这里,情绪激动。

那么,抛开“五大名校”的各自说辞,如果细究高新一中的“状元”和公共资源,又会怎样?那句广告语,还值得拥有吗?

共同养大的“孩子”,被炒作成“状元”卖了

翻开西安高新一中的官网(很抱歉,坊妹发现被通报后,官网依旧没有撤掉对高考状元的炒作,广告语占了满屏)显示:创办于1995年的民办学校高新一中,地处西安高新开发区唐长安城墙遗址东侧,这里积淀着西安历史名城的文化精髓,又跳跃着现代科技的节奏与韵律。按理,这里是西安古典与现代的高地之一,中国传统的“重教”与“师德”也理应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然而,说到高新一中的性质,业内人早已“讳莫如深”。上个月,就有坊友质问高新一中是公办还是民办?“没事上高新区政务网看招标公告,无意之间看到一则招标公告,复制过来,请高新区的教育局解释下高新一中到底是公办还是私营?公办就不能收取动辄10万元以上的借读择校费;如果民办的学校,你高新财政拨款算什么?”

而对此,西安前教育官员老贾就曾爆料,“用公办的资源,民办的便利,赚公民的钱。”



公办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主力军,民办教育作为一种补充,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把集众多“公共资源”打造的“品牌”,当成一种赚钱的“商品”,那恐怕并非是“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的初衷,而是“以公谋私”了。

“状元多的言下之意,就是教得好。那就说老师吧,高新一中的很多老师都是公办院校的,那本来是政府培养的公共师资。这些年,有老师挂着公办的身份,拿民办的奖金绩效。虽然说老师为了养家糊口往高处走没啥,但民办院校往往就是用这种方式抬高自己的身价,占用公共教育资源,再把老百姓的钱霸王条款似的塞到自己的腰包,而且恶性循环,百姓越来越没有主动权,都成了案板上的鱼。这种公办民办的暧昧界定,我早就说过可能会被公器私用。”老贾说。

“老师都不在公办了,学生就跟着老师走,好的生源就被弄走了。民办又没有那么多体制束缚。好比拿了公家免费的酒碗,装了自己的酒,再高价卖给顾客。”

不少专家也对此问题发出“厘清公办民办”的呼声。两种性质有两种管理方式,这种混乱导致高新一中等在某些收费问题上“长袖善舞”,更是在“公器私用”上“左右逢源”。

除了老师,坊友们也都知道,教育用地在当前的发展高压下,是一份宝贵资源。今年初,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西安高新区将新增两所公办学校,暂定名为西安高新创汇社区初级中学和西安高新创汇社区高级中学,前者占地面积41.87亩,规划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后者占地面积40.63亩,规划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两所学校的教学设施均按照陕西省标准化学校配置,拥有一流的办学环境和教育教学设施。这两所学校可以说是西安的一大笔财政投入。但两所学校的校长,将由民办院校的高新一中校长兼任。

“虽然初衷是想借名校拉动公办质量,但问题是怎么从机制中杜绝公器私用?这个问题不能光想得很美好!”老贾说。

而具体到高新一中违规炒作高考状元一事,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邹用一句话概括,“状元,是高新一中和公共教育资源共同养育的,但现在养大的孩子被高新抱走,而且倒手卖了。”

不仅仅是“炒作状元”的问题,也不仅仅是高新一中的问题

尽管多年前教育部就明确要求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各高校禁止对新生成绩进行排名,但每到高考高招期间,“高考状元”总会成为最引人关注的话题,各种高考成绩排行榜层出不穷,已经影响甚至是误导了公众的教育价值观,强化了应试之风,恶化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有坊友调侃,“高新一中”撞了“新局长”的枪口。但坊妹更希望,这是西安教育“新局面”的开端。

高新一中仅仅只是西安实现“公平教育”的一处缺口,对于“炒作状元”的处理也仅仅只是对“教育过分商业化”的一次治标。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被挤压的“公办学校”已经鲜有“还手之力”,教育资源失衡已非“一日之寒”。能以“状元”做广告,就是因为也只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高新一中等能更容易“造出状元”,是老百姓对教育均衡的莫大渴望。

“禁令已发,言犹在耳,但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估计各地‘高考状元’以及他们是被北大还是清华录取的消息,依然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原主任秦春华说。

在西安的教育现状无法短时扭转的情况下,“严肃处理”也只能是敲山震虎,但即使是这样的“喊麦”,也让市民们看到了新西安的“决心”。

记得在一次对西安落户政策的调查中,一位受访者说,“如果我的孩子没有好学校上,那么我的落户也没有意义。”

当下,各地展开了“人才抢夺战”,在这一轮的“大战”中有两个指向:政府的指向是,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指向是,当地的配套措施,尤其是教育。而说到“人才”,在《国家治理》周刊的调查研究中显示,政府和社会都有共同的认知:高水平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个人修养。道德、才能是人才的核心,并非“状元”二字。

“状元”的炒作,不仅是一种“教育乱象”,更是一种“社会失明”。它既不是政府的倡导和人才的标准;与新时代的旋律“不搭调”,与当下新西安的“歌声”合着相反的“音调”。

如何破解?

“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对‘高考状元’的宣传炒作,就必须使相关利益相关者违反教育部禁令所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从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中所获得的收益。” 秦春华说。

日前,针对个别机构在网上炒作“名校高考平均分”的情况,北京四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等10所学校发表联合声明,明确称“学校未对任何机构公布、提供考生成绩、名次等信息,没有任何机构与学校核实相关数据。学校坚决反对炒作状元,炒作成绩排名等应试行为”。

陕西也早在几年前就严令禁止宣传高考状元,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又发禁令:明确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中学不得在报刊、网站、校内宣传栏、微信自媒体等媒体大肆渲染、宣传炒作“高考状元”及“高考升学率”;不得公开发布所属区域高中学校的升学人数、高分段考生人数、升入“双一流高校”及重点本科高校考生人数;不得组织“高考状元”报告会或以 “高考状元”毕业学校及其教师的名义组织宣传活动......

针对“状元炒作”,有人建议,对于体制内的中学,可以通过行政和经济的双重手段进行管制。比如,对有关负责人撤职查办、削减学校招生名额、缩小学校的招生区域;经济措施包括:削减财政拨款、罚款;同时,也有人提醒“别忘了校外的培训机构”。建议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导、法律手段去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顶风作案的典型校外机构进行约谈,责令其整改。针对商业状元炒作,联合工商执法、网信系统等多部门全面网络排查 “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的宣传,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严堵缝隙。

具体到西安,但愿“从高新一中开始,也能止于高新一中一家”。



在文章的最后,坊妹想引用一位坊友的哀叹:以高新区的面积和经济实力真得很难建几所学校吗?当本来应该是义务教育的高中,也立精英教育,这是工薪阶层家长挥之不去的痛……

不言而喻,作为新上任的教育局长,面对的压力并不小。一边是长期欠账的西安教育现状,一边是急需适应新西安发展形势的教育新配方,可以说教育的作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新西安的“智慧”和“良心”。而在这份“新配方”里,需要更改的不仅仅是一些学校的“既得利益”,更有其他链条上的“灰色空间”,比如,看看高新区的学区房售价!但不管怎样,对于五大名校之一的高新一中进行毫不避讳的处罚,已经是走向“新局面”的开始。(来源:208坊)


54

主题

1077

回帖

4380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380
发表于 2018-7-24 18: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8-7-26 0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6

主题

697

回帖

4782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782
发表于 2018-7-26 13: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 22:10 , Processed in 0.1535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