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83|回复: 1
收起左侧

书当读在未用时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2343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39
发表于 2017-8-7 12: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拟了数百道圣旨。这些圣旨妥帖工巧、铿锵有声,引经据典、譬喻丰富。后来,苏东坡的继任者洪某对自己的文才颇为自负,遂询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我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从不用查书。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提笔写文章时,有足够多的书籍资料可供查阅,已属难得;不用查书就能下笔,更为难得;若不用查书还能把文章写得出类拔萃,境界自然又高出许多。苏东坡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平时注重积累,让书本上的东西深深刻印于脑海。这正印证了一首诗所言,“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须耕种自然收。”

    会读书,书如甘草;不会读,则书如干草。现实中,有的人恨不能“聚天下之书而藏之”,把书橱塞得满满当当,然而真到用时,却不知从何查起。实际上,藏书不难,能读为难;能读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处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少人习惯了浅表化、碎片化阅读,能常翻翻书已属不易,更别说“能记”“能用”了。正因如此,有的人一到写作就临时抱佛脚,随意东拼西凑,甚至临渴而掘井,凡事从头学起。究其根源,恐怕不在于平时没工夫读书,而是懒于阅读、缺乏思考。

    读书切忌心慌忙,久久为功见真章。要想避免“平日里储备不够、写作时弹药不足”,就应日积月累、勤学不倦,下一番涵泳之功,在阅读中沉潜蓄力。徐特立曾把学习生动地比作打仗:一要“攻坚”,掌握核心知识,往深处钻研;二要“掠野”,涉猎各种知识,向广处延展。不论攻坚还是掠野,关键都需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反之,如果闭目塞听、固步自封,等到写作任务兵临城下了才去翻书,结局只能是仓促应战,甚至缴械投降。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倘若不读书不学习,面临的将不只是写作慌乱那么简单。其实,无论素质基础多好、职级职称多高,个人的知识、本领,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增长。对个体而言,倘若缺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不能自觉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一旦遭遇棘手的矛盾问题、困难挑战,就可能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更遑论跟上节拍、勇担重任。

    马克思曾谈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啃书本”。也正因如此,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他的头脑就像一艘生火待发的军舰,只要一接到命令,就能够立即驶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涵养“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阅读气质,追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读书境界,我们就能沐浴在思想的阳光中,为生命不断增加厚度,让人生更显从容。


60

主题

515

回帖

1950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950

社区居民新人进步

QQ
发表于 2017-8-7 15: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到用时方恨少 , 书当读在未用时!!!
茶马古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7 01:19 , Processed in 0.23265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