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563|回复: 2
收起左侧

《画乡》打造户县农民画新名片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151

回帖

2695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695
发表于 2017-8-1 14: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7日,反映户县农民画题材的原创话剧《画乡》在西安首演。这是陕西省喜剧表演协会乐欢天团队继2015年在央视元宵晚会以户县农民画为素材创作小品《卖画》之后,精心筹备两年,再次将户县农民画搬上话剧舞台,《画乡》将成为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户县农民画登上话剧舞台
   “农民画接地气,我们生活最给力!”2015年3月5日,以陕西户县农民画为题材的小品《卖画》亮相央视元宵晚会。充满陕西风情的小品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陕西农民的幸福生活,也将接地气、传播正能量的户县农民画带到了全国观众面前。
  时隔两年,陕西省喜剧表演协会乐欢天团队再次把这一陕西元素搬上了话剧舞台,创作出话剧《画乡》,将进一步提高户县农民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画乡》以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史为背景,以老中青三代、两个家庭、5位画家的生活经历为主线,透过农民画家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反映国运昌则画运昌则民运昌这一主题,重点再现了改革开放后,农民画家的新生活、新气象,弘扬农民画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追求农业丰收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展现出当代农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弘扬了创业奋斗的正能量。该剧语言和舞美突出了陕西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以及农民画的美术色彩。
  据悉,原创话剧《画乡》已入选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陕西省文化厅重点文化创作项目和西安市委宣传部文化精品扶持项目。经过十余次的剧本打磨提高,并遵循“演出、完善,再演出、再完善”的艺术创作思路,《画乡》力图创作文化精品,讲好陕西故事,弘扬文化自信,为党的十九大献礼。
    文化自信贯穿创作始终
  2016年5月,《画乡》完成了剧本第一稿的创作。在1年的创作期间,《画乡》邀请全国知名话剧专家、评论家、学者、编剧40余人建言献策,举行了6次剧本研讨会,并逐步形成了由袁红、刘文、冀福记、献乐谋等老中青三代编剧担当主创的创作团队。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的同时,剧组积极自筹资金,即便是没有排练费用和专业排练场地,演职人员依旧创作热情高涨,就连76岁高龄的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石国庆也坚持在酷暑天抓紧排练,只为让《画乡》早日与观众见面。
  谈到创作的初衷,《画乡》主创、陕西省喜剧表演协会会长袁红表示:“2015年我在画乡户县采风时,被农民画折射出的昂扬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涵所感染,深刻感受到农民画家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挣脱困难追求乡土艺术的生活现状,并从中找到了创作灵感。小品《卖画》对陕西、西安和户县农民画做了一个不错的宣传,这也是陕西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而话剧《画乡》将融合先锋前卫的话剧表演,打造陕西第一农村正剧,更要上升到增强文化自信这样的高度上来。户县农民画不仅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情怀,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而且更是我省具有代表意义的反映农民精神文明和艺术追求的文化符号,是当代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典范,是西安乃至陕西重要的文化名片,这是我们在创作时始终遵循的艺术方向。”
   讲述陕西故事 传承秦人精神
  从小品《卖画》到话剧《画乡》,省喜剧表演协会乐欢天团队深深植根于三秦大地,挖掘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寻找秦文化的精神内涵。
  新编大型话剧《画乡》着力塑造了以主人公高茂林为代表的一群老中青秦川儿女,在半个世纪中,一手农耕,一手拿起画笔,展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正气的呵护与张扬。剧中,秦地、秦风、秦韵营造了浓郁的地域特色。袁红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户县农民画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及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理想,是最具代表性的现实农村题材的源泉。原创话剧《画乡》的创作,就是要讲好陕西故事,创作文化精品,宣传陕西独特的农村文化艺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西安打造文化艺术之都添砖加瓦。” (来源:陕西日报)

160

主题

9337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44504
发表于 2017-8-2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7-8-2 11: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2 03:37 , Processed in 0.4878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