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778|回复: 2
收起左侧

发展旅游 让村里人端起“金饭碗”——记户县郭清村第一书记于广桥

[复制链接]

62

主题

38

回帖

1268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268
发表于 2017-7-19 2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es03_attpic_brief.jpg 4 |" K$ B- E$ W) `7 X4 @
于广桥(左三)走进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图片由户县国税局提供)/ l- U- M9 r& Q" X' w( k! R; e
/ h- p9 ~4 B2 y! Q# M+ t* ~  _) n* f
  
7 \& q4 j" Y6 ~! l( n( G# a8 N) X  A% e, J1 g+ w9 E5 C
  有人说:“郭清人是端着‘金饭碗’在讨饭吃”,因为,身处秦岭北麓的郭清村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在户县国税局办公室主任于广桥当第一书记之前,全村并没有端起“金饭碗”的能力。去年8月,于广桥经县委组织选派,来到省级贫困村户县景区管理局郭清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11个月的驻村工作开始了。
6 [1 x8 T8 M' a: B% T9 ^
7 ^5 S# J$ D3 v  v  用心驻村 心中规划发展蓝图4 o, s: @) }; N/ _; S( V. t6 V

& S( h& \/ H' q7 f3 a9 M) l5 M) P  郭清村位于秦岭山区北坡,区域范围约150多平方公里,全村八个村民小组,146户,565口人,贫困户多达85户。最远的一户贫困户还不通公路,到村委会来一趟,至少要走三四个小时。这里的村民们星星点点散居在深山里,一个村民小组一个山头,目前大部分人已经依靠移民搬迁政策搬出了山里,只有少部分的老弱病残者还住在山里,他们靠山吃山,以挖药和养蜂为主要生活来源,日子过得艰辛。
+ W4 M4 U' L* j* ~5 K* u. v& b0 r8 Y( Z' ^! _
  “村里没啥企业和集体经济,交通不畅、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自打于广桥来了,他走遍了郭清村各个村组,村子咋发展,在他心里逐渐成形。”支部书记李高社说:“于广桥同我们一起,研究制定了《郭清村产业发展规划》和《郭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拟定了《郭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计划》。来这里半年,于广桥认识了所有村民,能叫出每个贫困户的名字,可以说是对情况了如指掌。”: k7 L# p9 O, B6 ], h1 p, c- }
7 Y: ?. [* Z6 O% V
  看到村里小青年郑纯玉、陈学斌在家无事,于广桥就给两人联系到保安公司当保安,月工资1800元;看到贫困户马长娃、程练子家吃菜不方便,就在县上给其买菜、买油、买醋送到他们家,端午节给他们送来米、面、油、粽子;看到贫困户马长娃有病,无钱医治,又掏出了他身上仅有的200元……他忘我工作,关心贫困户,团结村干部,在村民心中,他就是一位宽厚、仁慈的“老大哥”。
: I# @- w& a0 ~& n9 z6 h7 o
: `- v$ l# q9 r! h  谋划产业 让村里人端起“金饭碗”
! i0 g  ~6 L+ k8 X4 M% q6 l5 Z& i0 o+ i- c0 z# T2 p9 r7 Z* \
  为了从根本上让郭清村村民彻底摆脱贫困,于广桥想了许多办法,也动了很多脑筋,比如结合本村条件,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仅今年就计划投入了300箱中华蜂,先期已经投放了80箱,场地设施已经围挡就位。同时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决定年内将本村4公里的路修通,为村民出行和山货出山创造条件。
9 s5 Q$ N' E( F$ }$ a) P
" ]6 |( Q, {7 _! J) v  然而他内心还在发酵和酝酿着一个大动作,就是郭清村脱贫致富谋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
  p& J' c' o( z, X! o
+ R, l) _4 X9 G) _/ g) @/ x6 r/ n  郭清村作为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的辖区,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境内的清凉山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庙宇遗迹;坐落在黑虎嘴的黑虎灵观内赵公明的坐骑栩栩如生;民国时期的石寨古堡、20米高的峡门瀑布——这里还是驴友们登临大秦岭的必走线路,每个周末都有一千多人到此游览。于广桥计划着恢复黑虎嘴的寺院,清凉山可以建索道,河谷可以开发漂流,松树梁顶的大草甸可以修建滑雪场……而为了开发这些旅游景点,资金必不可少。
) K) W, d* c7 m* X3 _
; u6 P2 i, t1 c* Z4 M: Z) y# K  现在,于广桥要让郭清村人把“金饭碗”真正端起来。于是他想到了那些做生意的朋友,他要去游说他们,让他们把资金投到郭清来,让郭清村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1 x. L- {4 M9 X1 [7 f0 H  I# a5 Y  |" h9 S! s
  突发疾病 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7 N0 ^2 c" g, T1 ?1 v
9 N8 P8 I* T+ Y  f. Z( }4 q% Z# Z
  于是,他向咸阳进发了。
- R& e% u+ O# F- [- O% N- g, s6 `" J
, I  g2 Z# V' l. v9 I4 @  2017年6月14日下午,于广桥前往咸阳市,寻找朋友商谈投资郭清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事,在赶至咸阳后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送至咸阳市中心医院做手术。当日傍晚,听闻第一书记于广桥正在医院抢救,李高社和村主任夏细勤赶忙和几个村干部往咸阳中心医院赶。数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几乎没有说话,脑子里来回翻腾的都是于书记来村扶贫的前前后后。
$ U1 j8 w: X4 n# ~! L% i; |; l5 q
  j' @1 k2 ~0 C  夏细勤告诉记者,他清楚地记得,于书记出发前说的话:“我明天回县局办理1.5万元扶贫款的审批手续,然后去咸阳跑跑,那里有个做生意的好朋友,咱村旅游条件这么好,看能不能把他拉来给咱村的旅游投点儿资。”“我当时劝于书记,这几天太忙了,上山走访、规范资料、晚上加班,忙得没黑没明的,要不,先睡一觉,等缓过劲了再说。”夏细勤说:于书记向他摆摆手,连说没事没事。谁知,这一去就出了大事,突发脑溢血,被一位好心人发现才送进了医院。4 ~5 o3 i; D, }

0 D  t( c) G4 z: h( S* B. i  7月13日,户县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向于广桥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县开展向于广桥同志学习的活动。截至记者发稿时,他仍然处于昏迷状态,躺在ICU重症监护室中。 (图片由户县国税局提供)
) F$ q6 P, |7 ^1 H( c' T( n5 o) f+ ~7 Z2 w
  记者手记:8 r9 i( P; c3 V. j( S
/ C/ V! P: o& X6 k
  53岁的于广桥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突发脑溢血倒下了,我们祈祷他早日醒来。他用11个月的时间,战贫困、求发展,生动诠释了“精准”二字。扶贫用心,他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手提包里始终装着一本帮扶工作本;扶贫用力,修道路、谋产业,他的心里日夜绘着一幅发展规划图;扶贫用情,他问民生、解民忧,心里始终装着民生脱贫账,一定要让郭清人端起“金饭碗”。3 ]& w6 ]" x( H/ P  O. `) k
8 q. s+ R0 d0 d. ]5 d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扶贫路上,于广桥任劳任怨,风雨无阻,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换取民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市委要求的:带着真情扶贫。(来源:西安网)

4

主题

4591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31
发表于 2017-7-19 22: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干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910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28753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7-7-20 07: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8-12 23:05 , Processed in 0.11257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