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324|回复: 9
收起左侧

沧海诗话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14: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2-7 14:55 编辑
( T, d5 i+ d  R  x) w
/ k0 \; k& H2 t* c       中国古代不仅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还有才华横溢、面若冠玉的四大美男,他们分别是宋玉、潘安、卫玠、兰陵王。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曾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7 r! ^  s0 P6 v% J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宋玉
( B, x. k: v8 P( a# m5 n& p( A* e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曾事楚顷襄王。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好辞赋,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成语皆由他而来。 9 ]& f0 p$ l  g8 I9 n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 b) c5 ]% k
宋玉貌美,从《登徒子好色赋》可以侧面知晓。文中说,登徒子告诉楚王:宋玉是个美男子,又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宋玉辩解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我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登徒子则不然。他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拐,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可见,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才真正好色。于是,登徒子从此以后就成了色狼的代名词。登徒子嫉妒,天下第一美女东邻之女爱慕,宋玉之美可想而知。
/ S' U; c" ]" d- ~3 K9 w$ s. I$ i$ k      观沧海诗评宋玉曰:
& O5 S/ [2 g1 ?' O0 G; A7 n
3 w2 V8 z9 z! Z$ G& q' n
相貌已惊人,才华更绝伦。4 x7 H6 K6 |  _0 _0 w
如玉又如酒,千载愈香醇。
8 x2 o1 c& h& W& F) b( d
      古代四大美男之二——潘安
; p4 Z4 O9 A* b4 K5 y* V      人们常用“貌比潘安”来夸赞一个男子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又美到什么程度呢?6 c  c5 @" `2 e: ~0 C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晋书》记载:“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后人常以“美男子”“掷果潘郎”称赞他。9 x3 R9 _! b: e' p
      潘安容貌固然出众,才华也相当惊人。他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5 p# O2 R+ t& Q3 j; A& Q: L# n, A7 ?
      观沧海诗评潘安曰:
5 q0 U& ?2 B0 m8 x6 [( w# q2 q7 z, v- L
谁言无房难成婚?请看美男潘安仁。; q/ \) u' I6 s) P
所到之处美女追,掷果盈车可济贫。

( ~. S3 r3 F( w/ K+ M      古代四大美男之三——卫玠
4 \+ T9 q3 W" K; a+ n. u5 R$ y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著名书法家。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冼马。永嘉六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 n9 v2 z! R, ~! ]1 E7 v       卫玠少有盛名。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争相观看。骠骑将军王济是卫阶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感觉珠玉在身旁,自惭形秽。琅邪人王澄有名望,很少推崇别人,每当听到卫玠的言论,就叹息倾倒。为此,当时的人说:“卫玠谈道,王澄倾倒。”王澄与王玄、王济都有盛名,都在卫玠之下,世人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玠的岳父乐广全国闻名,评论的人认为“岳父像冰一般清明,女婿像玉一样光润”。
2 J8 o/ C( [; n& f7 d      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墙一样。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受不了劳累,最终病情加重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出处。唐朝仍有人感叹卫玠之死,诗云:“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2 z9 [. m& U$ s8 [2 w
       观沧海诗评卫玠曰:
4 Y+ f$ ~- t+ o0 J1 a$ g- N! X3 I" ^0 I. E* Z
常言男子色心强,不知女子更疯狂。
  ^' m. F" c( M8 g: u1 p1 O( o' }0 A/ ^: F观者如堵不透气,看杀卫家琢玉郎。
      古代四大美男之四——兰陵王
+ U" b8 n3 c1 t9 K
      北齐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 s" X2 I- C/ C3 q, T9 y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封爵兰陵王。《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白美类妇人”。
4 N4 I: z! |: c( k2 g+ q8 t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场。邙山之战,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美貌绝伦的脸,军心振奋,于是大捷。7 Y% D3 n, p8 A: H
       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可这给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厄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将鸩酒一饮而尽,死前烧掉所有债券。, Q6 s, d$ l& y% y" |7 U. m0 s7 d
       观沧海诗评兰陵王曰:
3 N/ J* D+ F! a# C3 i2 K" G
美貌骁勇冠三军,封王兰陵显身份。* s* A" E. {; c
劝君不用戴面具,倾城倾国迷杀人。
201403201546075727[1].jpg
发表于 2015-2-7 15: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1787

主题

8260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3171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5-2-8 08: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发表于 2015-2-8 18:17:26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师,您也是才貌双全哦,呵呵,向您致敬,向您学习!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5-2-8 23: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安18子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ajoan

1787

主题

8260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3171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5-2-9 06: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江山有奇闻,品评新作四美男,还思续作四美女,不知几时可拜读。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4: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4: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 k/ N6 B& J8 `$ O- a8 X; N8 T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4: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情画意 发表于 2015-2-8 18:17
2 C9 D* P8 b+ ]+ Q) u( x杨老师,您也是才貌双全哦,呵呵,向您致敬,向您学习!
2 K7 L5 e0 T( `7 @! {8 \4 t. o1 z
我是才浅貌陋,脸皮较厚。胡写乱画,重在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4: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 y$ o( X1 Y, {1 ^(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4-6-11 06:17 , Processed in 0.21349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