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户县剧团在县剧院演出时把演职人员在字幕上作一介绍
近期在县剧院看了几场县剧团的惠民演出,感觉很过瘾。由于近年来县剧团在本地演出较少,加之演员新人较多,观众大多对演员比较陌生。如能在演出前用电子屏幕把本场剧中人物饰演演员做一介绍,将大有裨益。 户县人民剧团韩团长打来电话说他已看到此帖,首先对鸡鸣庐主对户县剧团的关爱表示感谢!虚心接受鸡鸣庐主的批评建议,下午以上班马上安排落实,给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秦岭樵夫 发表于 2015-5-21 13:46户县人民剧团韩团长打来电话说他已看到此帖,首先对鸡鸣庐主对户县剧团的关爱表示感谢!虚心接受鸡鸣 ...
谢谢韩团长。昨晚演“周仁回府”已经看到了主要演职人员:司鼓,板胡,饰演周仁的两个演员的介绍了。{:7_390:} 您好,鸡鸣庐主。首先感谢您对户县人民剧团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我们欣然接受,韩团长已安排工作人员在演出之余尽快将每本戏的演员表完善,还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谢谢!(户县人民剧团) 本帖最后由 鸡鸣庐主 于 2015-5-22 12:42 编辑
雪儿369 发表于 2015-5-22 10:19
您好,鸡鸣庐主。首先感谢您对户县人民剧团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我们欣然接受,韩团长已安排 ...
谢谢!关爱本县剧团的成长和演职人员技艺水平的提高,也算是家乡庶民的一份“私心”吧。舞台不论大小,高低,各自都有自家的台柱子。如县剧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曹韵卿可算家喻户晓。六十年代的李九龙,李凤贤,卓玉芳,山彦芳等台柱子的名字人们也都耳熟能详。应该把他、她们的名子叫响。
另外,字幕中的唱词也应尽量消灭错别字。我稍微留意了一下,(有些都忘了)“双官诰”三娘移动的是“金莲”而不是金“连”。“周仁回府”中周仁唱词“好一似觳觫羊脱离刀尖”的(觳觫)而不是(孤苏)。等等。戏剧本身就是高深的文化艺术,舞台教化更应起到表率作用。其实,像“周仁回府”这样的剧本,“百度”里就有。
户县剧团这几年演出水平提高很快,作为户县的县级剧团,我作为一个戏迷,一直很关注,经常为户县剧团点赞。比如现在的这个头牌须生,我不知道姓名,但是看了他主演的《潘杨讼》、《清明案》《二堂舍子》,都非常好,一个秦腔剧团没有几个台柱子,那是不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户县剧团的山彦芳、卓玉芳、杨桂琴等撑起了户县剧团的一片天,留下的音像资料《潘杨讼》、《清明案》,成为经典之作。刘长权老师的宋王,足以成为艺术经典,看到他仍旧在舞台上演出,精神可嘉,户县剧团就是要有这样敬业有艺德的演员,如兴平剧团的昝金香老师去世前,还经常和剧团演出,支持田杰团长,多好的艺德呀!祝愿我们户县剧团越来越兴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