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5-22 1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鸡鸣庐主 于 2015-5-22 12:42 编辑 ( S: {' [( _3 `; A' b
+ V5 g& {3 s1 L8 y) I% v* _9 b7 \0 ~8 R
. W" t) q2 [- d8 D: b( I谢谢!关爱本县剧团的成长和演职人员技艺水平的提高,也算是家乡庶民的一份“私心”吧。舞台不论大小,高低,各自都有自家的台柱子。如县剧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曹韵卿可算家喻户晓。六十年代的李九龙,李凤贤,卓玉芳,山彦芳等台柱子的名字人们也都耳熟能详。应该把他、她们的名子叫响。
5 E# j% F0 C4 b$ ]' f" j另外,字幕中的唱词也应尽量消灭错别字。我稍微留意了一下,(有些都忘了)“双官诰”三娘移动的是“金莲”而不是金“连”。“周仁回府”中周仁唱词“好一似觳觫羊脱离刀尖”的(觳觫)而不是(孤苏)。等等。戏剧本身就是高深的文化艺术,舞台教化更应起到表率作用。其实,像“周仁回府”这样的剧本,“百度”里就有。' m/ U/ @4 w, D, g! S9 G3 l2 S a, S
+ ?$ r7 B# h0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