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发表于 2015-2-10 13:26:45

诗经我唱 甘棠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2-10 13:38 编辑

                                                                                                             甘棠 枝繁叶茂甘棠树,不要剪呀不要伐,
召伯曾经住树下。
枝繁叶茂甘棠树,不要剪呀不要劈,
召伯树下曾休息。
枝繁叶茂甘棠树,不要剪呀不要揪,
召伯树下曾驻足。      原诗:《诗经•召南•甘棠》
      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qì)。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shuì)。
      沧海诗评:
      《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昕讼决狱、搭棚过夜,这种体恤百姓疾苦,不搅扰民间,而为民众排忧释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他诗练字一层深一层,此诗一层轻一层,然以轻愈见其珍重耳。”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许为“千古去思之祖”。
      为官一任,是像召公一样造福一方,让百姓难忘?还是像很多贪腐之辈一样造孽一方,让百姓骂娘?仕途有风险,入仕需谨慎。公道自在人心。甘棠树告诉我们:造福百姓者,甘棠即为丰碑,让人怀念;祸害百姓者,庙堂即为耻辱柱,让人唾骂。最后,以明代范吉的一首诗作结:
落叶孤村暮,秋风野寺深。
甘棠千载村,蔽芾到如今。

含羞草 发表于 2015-2-10 14:14:03

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

诗情画意 发表于 2015-2-10 20:57:57

美文!超赞!!!

心随自然50 发表于 2015-2-10 22:11:03

{:7_396:}{:7_390:}{:7_394:}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2-10 22:47:27

古调越千年,今闻亦清新。{:7_381:}{:7_389:}{:7_390:}

长安18子 发表于 2015-2-10 23:28:26

{:7_389:}{:7_389:}{:7_389:}{:7_389:}

观沧海 发表于 2015-2-11 09:52:01

含羞草 发表于 2015-2-10 14:14
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

网上好久未见,笑容依然灿烂。{:7_381:}

观沧海 发表于 2015-2-11 09:53:12

诗情画意 发表于 2015-2-10 20:57
美文!超赞!!!

{:7_394:}{:7_381:}

观沧海 发表于 2015-2-11 09:53:43

心随自然50 发表于 2015-2-10 22:11


{:7_396:}{:7_385:}

观沧海 发表于 2015-2-11 09:57:04

秦岭山人 发表于 2015-2-10 22:47
古调越千年,今闻亦清新。

经典永不朽,常读常醒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我唱 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