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 ], A& } w3 K
【户县名人】 怀念申崇华 - u4 y, ]) G( D) K7 I/ u, a
申崇华是户县大王镇北宋村人,与我们康王村相邻,我俩在学前不认识,初中虽然都在户县三中就读却相差四届,依然不认识。第一次听说其名字是出自我爱人之口,时他们同为返乡知青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公社开会认识的。 后来知道其当了大队(村)干部,读了大学,援藏(给胡锦涛当过秘书),在西安市政府工作等。传已是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到西安看望赵紫阳时顺便朝省上领导问及申崇华——邻村嘛! 不只是耳闻,可以说是盛传。说省上领导并不认识申崇华,问秘书,秘书也说不认识。当然,查找并不费事,援藏干部嘛!特定范围。这个传闻起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申崇华不事张扬的做人品质。在我们乡里,对申崇华的评价,说有口皆碑一点也不为过,就是说申崇华的乡情(方言。一个人在父老乡亲中的威信)很好。 我与申崇华的接触是在2000年吧! 那天,我接到一个电话,一接通就说他是宋村的申崇华,我急忙应答知道知道,更多的介绍就省了,因为我们俩早就心照不宣、心心相印了。电话里讲了三句话: 一、 乡党!叙叙; 二 、咱们都是搞文史的(时他在西安市党史研究室,而我是兵器部所属惠安公司史志编辑),人亲、行亲; 三 、听说我准备出方言集子(其是听著名方言作家孙立新讲的),交流交流。 申崇华尽管是陕师大的高材生,又在大机关工作过,给大领导当过秘书,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政策方面的著作和文章, 其所写的关于西藏工作的有关文章,中央很重视。但他本人从不骄傲,不张扬,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喜欢学习,不自满。我们俩在方言和农村工作方面聊的格外多,我写农村的十多篇文章就征求过他的意见。我俩聊方言,已经具体到给某一个方言做什么样的释义更为准确的地步,譬如《罢咧》,问:考的怎么样?答: 罢咧。问:今天爬山累不累?答: 罢咧。问:XX长的怎么样?答: 罢咧。问:今天赴宴,厨师水平如何?答: 罢咧——表达的分别是可以、不太累、差不多、还行的意思,但该做个什么释义?最后,我俩统一认为做个“稍逊于既定标准”比较合适,因为问者并没有列出具体标准,“既定”是指随对方而定即答者是循着问者认为的标准取向的,可谓是模糊问题模糊答之是也。 谈写作,崇华说其实他也有想收集、整理方言的打算——这儿有一个插曲,就是对著名方言作家孙立新著作的评价。我俩都认识孙立新,孙是方言专家。我对孙的著作的看法是理论水平高,可以给大学当教材,但适用面局限,多数人看不懂。而我呢!计划出《实用方言、俚语、习俗1300例》与之有别,是为互补。正是我先道出了我的想法,崇华才笑着说出了他的初心并道出他对孙有同样的评价,我俩约定我出书时由他做编审并作序的。孰料约定成空。 退休后的崇华,不断有好友邀请他去当老总合作搞经营,都被他一 一婉拒,他仍倾心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一次,陕西省民俗学会开会,我应邀参加,是欢迎日本专家来访的座谈会,我被推举第一个发言——会后我才知晓那天特地通知区县来参会的就我一人。我随便谈起传承文化的重要(不可再生而且在迅速消失)和传承文化的推手主要在区县一级文化部门(因为他们相对直接),我的建议是各个地方、各个人把本地方的传承搞透彻,汇集起来,全局不就好了。我的这个过程和崇华聊起,崇华很赞成,说他早有挖掘、传承户县文化的想法。不久,崇华给我打电话说他出任《画乡情》总编的事,听得出其不但由衷的高兴,而且信心满满。作为总编,必然要考虑稿源。因为知根知底,他朝我约稿,我自然支持了。 崇华的文风和编辑的严谨在圈内是人所共知的。有一次,是周日,我电话约见,他说要去给妻子瞧眼,让我在南门里候。但他要先去趟办公室,时他是《人民政协》杂志总编,他要把已经签发付印的稿子再审一遍。 我亲历过崇华的认真,一天,他约我一同去刘海庙采风,返回时又在县城中心拍了几张照。几天后,他电话说角度没选好,让我去另照,过了几天,他又说天空云太多,让我再重拍一次。其认真劲儿,由此可见一斑。 我熟悉崇华,他胸怀宽广,心地善良,待人诚恳,谦虚和气。 我了解崇华,退休后的他,一心想把《画乡情》办好…… 诗曰:告别崇华泣无声, 渭水泊泊送英灵。 为文为人存大器, 谦虚谨慎人称颂。 艰苦朴素勤为本, 不卑不亢不逐流。 自为自在心恬淡, 情怀未了画乡情。 # b: V) d; C c) v# w( |* J
$ B$ x# S2 X( w2 X (作者简介:靳应禄,兵器部惠安史志编辑,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被聘为户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员、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民俗文化研究员、香港中民影业文学顾问。系陕西省老法协法律工作者。微信13991180571) & @, b2 A# w2 e$ s
' \/ a( ]* i- K' m# h% A5 P, y/ O4 {1 X: d- P- Q- j4 f
( @8 v9 H; {8 k L
9 K4 G) T$ m( H) M
' V+ J1 ]+ \# i# B
! f2 L% `/ j' O" l
; e- K4 B h& F8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