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153|回复: 3
收起左侧

从凿壁偷光到贪婪盗土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2343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39
发表于 2017-5-27 15: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读过“凿壁偷光”的经典励志故事。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主人公匡衡通过勤奋好学、奋发图强扭转了命运,成为一代名相。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打动了很多人,也成为很多人在教育下一代中引用最多的案例。
       匡衡,出生于西汉后期,从小就生活在贫寒家庭的环境中。为了补贴家用,他过早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喜欢读书的他,白天到外面干活,晚上回到家才能读书。由于太穷,买不起油灯,晚上自然就看不了书。但他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邻居家家境殷实,一到晚上就会点上油灯照明,灯火通明到天亮。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趁邻居不注意,在墙上凿开一个洞,借助洞中射过来的光亮读书。在别人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当地一位藏书家。为了能看更多的书,匡衡恳求主人将其留下,并用干活作为交换条件。经过几番的恳求,主人被匡衡勤奋刻苦的精神打动,决定留下他。有了海量的书后,匡衡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他的这种孜孜勤奋的精神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不仅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还官至丞相。
       这是被很多人所熟知的前一部分,故事并没有终止。博学多才的匡衡仕途非常顺利,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在参议中又能娴熟地阐明道义,深受朝廷赏识,经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升至丞相,封为安乐侯。
       匡衡从出身卑微到位高权重,内心也经历着波澜。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竟发生如此大的转折。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权力之后,他也做了违背初心之事。
       朝中大臣对他提出弹劾,认为匡衡身为朝廷重臣,不以政务为重、一味明哲保身,没有及时地参奏揭发宦官石显,没有尽到重臣应尽的义务,甚至采取阿谀曲从的躲避态度。
       被封为安乐侯后,其食邑土地按朝廷规制有数,但匡衡非法扩大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告其“专地盗土”,被免为庶人。
       匡衡的故事折射出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只读到故事的前半部分?最好的解释或许是为了勉励学习匡衡勤奋好学的精神。但其实,故事的后半部分又反映出很多深刻的问题:勤奋读书固然是为了改变命运,但是读书更可以让一个人明白自己将来要变成什么样的人,认识到自己将要具备哪些道德品格。
       匡衡从一个衣衫褴褛的庶民跃升至权力的巅峰,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圈占土地。他在位高权重时无论是手中掌握的权力还是多占有的土地,对于他之前的家境来说,要强上千百万倍。
       欲望像个无底洞,无法填满。当得知宦官石显的恶行后,为了避免对自己的利益造成影响,于是明哲保身、曲学阿世。但当石显失去保护后,他才和别人联手对其弹劾。这些也就注定匡衡的价值观被扭曲。
       如果一个人灵魂空洞、精神贫瘠,那么无论多少权力和财富都难以填平他们内在的欲望,它和漆黑的无底洞一样深不见底,腐蚀着人的价值观。
        无论家庭条件如何,财富多少,教育问题才应该是头等大事。为人父母,要对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人的价值并不是通过财富和权力的多少衡量和实现的,年少时候的贫穷不要成为以后犯错的借口。由于每个人起点不同,各自的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样。要避免让孩子只盯着不属于自己的金钱以及嫉妒别人的生活,让孩子相信,凭自己正当努力换取的成果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不要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功,不要惦记别人手中的财富,更不要羡慕别人手中的权力。是否能保证在命运的大起大落面前心如止水?是否能保证自己的价值观不被财富和权力所腐蚀?幼时苗正,不代表一定成长为伟岸的参天大树;正心诚意,涵养正确的价值观是一辈子的事,尤其是面对头绪万端的花红柳绿,保持价值观不被扭曲,是毕生之事。

4

主题

4594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231
发表于 2017-5-28 06: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60

主题

9337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44504
发表于 2017-5-28 09: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57

主题

3350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32
发表于 2017-5-29 17: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7 03:54 , Processed in 0.2299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