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后,来自全国各地多支户外团队来到宝鸡太白山进行鳌太穿越,因5月2日遭遇暴风雪,截至5月5日20多名驴友失联,2名驴友遇难,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h ^: p* \# ^& T9 P. [1 _' k
5月4日晚9时许,记者从陕西曙光救援队了解到,“五一”前后,多个户外团体到太白山进行鳌太穿越,因5月2日在太白山遭遇暴风雪,4月30日上山的青海团队7男2女失联;5月1日上山的义乌团队,13名驴友失联;5月1日上山的上海8人团队,其中5人已经安全抵达大爷海,两名男性驴友确定死亡,一名女性驴友至今失联。据最新消息,两名遇难男子来自云南。" H$ X" K& g% z( `5 N
5月4日上午,宝鸡市太白县公安局已将情况转呈当地生态委,当地消防、公安以及救援队正在紧急搜救中。 国内最“恐怖”的穿越路线?) U- G! V5 g1 Q1 y( @1 R+ R
说起国内最“恐怖”的穿越路线,驴友可能会想到狼塔C线、乌孙古道、夏特古道等路线。确实,这些路线很“虐”,但如果按死亡率来看,恐怕国内还没有哪条路线能超过鳌太线。
- R' L6 P' O" P ^) n' t* v鳌太线素有顶级"穿越"路线之城,即鳌山--太白山,两个秦岭主峰的高点,被连在了一起,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休息点少著称,而太白则线路多,路线延绵、景色优美而著称,尤其是杜鹃花品类多以及植被物种的繁多,被称为我国的基因宝库。其南天门、玉皇池、大爷海、平安寺等各具特色,景色优美。同时由于海拔差比较大,夏季攀登可以一天之内领略春夏秋冬四季之感,妙不可言。而且路线兽道众多,各式路线基本汇集于此,有大殿到平安寺的松针小道,也有南面废人的六里坡,一望无际的跑马梁,和第四纪冰川遗址组成的石头阵。 如果只是太白山,放4天的行程,可以说每天都能领略到不同的迤逦风光,是一条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公园。而挂上了鳌山则路线陡然增加了数十公里,并且这数十公里走起来是相当的艰辛。 由于海拔2500以上就开始了灌木以及第四纪冰川遗址,所以但凡走个梁必离不开石海的阻挠。而东西二塬走起来又极少遮蔽,敞开的广阔却带来无尽的烦恼。走梁是公认的捷径而没水又是走梁所必须面对的事情。看着绿油油的生机盎然,却撅地三尺不见水源。再加上荞麦梁,耸立山峰,但凡无攀登经验之人,如果不知道腿法比胳膊更重要的,很可能就挂在梁山无法动弹,而身下则是深渊万丈。再加上太白山脉是我国东半壁最高山峰气流活动及其多变,尤其是山梁上风口众多,比较著名的是大、小文公庙风力较大时帐篷基本无法搭建。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跑马梁、以及东西塬也是巨大的风口。尤其是少有湿润天气,下午一过4点,起风必然伴随着大雾。从而形成太白山脉最大的杀手,"风雨雾"齐发,即有风2人相隔即便只有1米也听不到相互之间的喊话,有雨,持续的牛毛细雨,别说什么gore-tex,只要持续1天,自身出汗加上外面的高湿度,什么羽绒睡袋,防水袋只要打开统统失效。起雾眼前就像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清楚,地形地势完全屏蔽GPS导航。几乎成为盲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员走丢,或者彼此之间链接中断,领队的经验以及物资分配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鳌太不是常规旅游线路,应该被归类为探险级线路,因为无人区长度很长,并且全部很大一部分在大石头上行走。并且救援只有特定的几条沟可以上去。较长的时间攀爬再加上长期的肌肉疲劳,在第四纪冰川遗址上脚打滑或者是平衡不到位很容易崴脚或者是骨折。 所以鳌太的风险并不能定义为,鳌山+太白山,这样的评判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由于时间增加所造成的负重、肌肉劳损、装备的破损、人员长期滞留户外的身体不适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而且团队但凡有一人受伤,团队的救援以及下撤均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东塬和西塬。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走的路线,而团队内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能力以及团队意识,有完全的独立重装穿越的能力和经验,一个短板就很可能导致一个团队的集体失败。 这些年发生在鳌太线的事故8 o: e- I" Z; L4 V/ u1 _, ^/ f
鳌太穿越,在满足广大驴友的徒步之梦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驴友付出了生命。
( W; i5 F! n/ a9 E2001年7月,8名学生登山秦岭,其中一位探路失足摔落悬崖遇难。
; T! Y8 a2 o9 @2 Q2002年5月,上海登山爱好者华某只身前往太白山登山探险,遭遇暴风雪失踪,其遗体在海拔3600多米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海北梁顶被发现。2 I. o2 x3 _: }2 _! l
2008年6月24日,西安户外活动者张某、宗某、边某在鳌太穿越,当行进至2881米的跑马梁中部时,边某独自一人在东源走失,至今下落不明。- M) A9 g; ~) E' N3 [
2010年1月2日,西安杨女士在穿越鳌太时,脱离团队,最终迷路走失在太白山,虽经多方搜救,至今杳无音信。' R: b8 j$ v& v5 V E' [5 ?
2010年两名当地药农在万仙阵附近采药时遭遇暴风雨及大雾,走了五天五夜后,一人失温致死,另一人后被路过的驴友发现并获救。
0 H. C; i: f# w3 F- H$ Z, R8 G2011年4月22日,陕西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领队带领三名信阳户外爱好者穿越鳌太线路时,在至麦秸岭附近,领队因为感冒导致肺水肿,抢救无效失去生命。6 k4 L. w5 w* Z0 q; Z& f4 j6 Z
2012年8月,西安9名驴友登鳌山,5人失踪,最终4人获救,1名驴友遇难。( X' ]$ W/ D- U4 z, P* x* n
2012年9月,北京11名驴友从塘口进山,其中1人中途走失。- N7 D- {8 S& q H5 o( r. C% Q. ]
2012年11月,10名驴友穿越鳌山,突遇暴风雪和强冷空气,在导航架附近3人因高反和失温死亡。* o9 V! V z* A' m- n/ \ n8 V6 `
2013年6月,张先生与2名网友结伴穿越鳌太,穿越中与其他2人分开,在九层石海遇难。
& E/ F) t3 c: O. X s# o2013年6月12日,湖北驴友施曼在飞机梁附近失踪( `! m2 p& N, ?# I$ Q
2013年9月27日,杨某参加鳌太七天穿越,在金字塔遭遇大雾降温,因失温失去生命。8 C3 [! Y }7 \0 t/ W; N
2014年,五一期间,3人因暴风雪受困,救援队救出。$ a0 u" e# l7 B4 x, `6 V, j; A* p
2014年7月,青岛游客在拔仙台附近走失,至今未找到。- h# W3 ^ @! E6 r( _! f; d$ g( k
2014年8月初,大石河营地附近一具雨披盖着的尸体,身份不明。
: N. b. Q+ V( a" x. Q2 F6 r# d7 F2014年9月,井冈山驴友遇雨失温,在药王庙附近失去生命。/ x: p4 T1 {5 I' ?4 W; }4 I* n( w/ ]
2015年9月,驴友知足在2800营地失去生命。 危险究竟来自哪里?! T' ? u% A: A% l" S3 d; D2 p
1、失温, C# d* C4 x/ V$ K" a: L4 M2 f
从以往事故来看,失温是鳌太穿越的最大杀手,而失温不仅仅发生在冬季,在8月前后事故更多。: G2 I' e9 y& x& @- I3 `4 W
冬季穿越因为极高的难度和强度而让人望而却步,在11月到3月的极寒环境,完成鳌太穿越的队伍极少,避免了这个季节事故的发生。& n% ^. o# J' r) z1 h
八月前后,很多缺乏经验的驴友会误读鳌太,忽视了鳌太在夏季也会出现强冷空气的特点而贸然上山。而这个季节天气异常复杂,可能连续狂风大雾冷雨,甚至降雪,造成失温。
d- f) U% A' Y8 b# C8 ?2、迷路; ?% f) y8 N6 u, Z5 |$ f" H
鳌太地形复杂,秦岭大地山脉交错,很容易走错山梁,而且作为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这里经常大雾弥漫,风雨交加,让人很难分辨东西南北。一旦脱离队伍,没有GPS导航,很容易在这片山野就此迷失。
/ P6 P% I6 J* y" \7 o3、滑坠6 A1 c# e( @; K9 Z6 W% f
滑坠在鳌太事故中,大多因为迷路而产生恐慌,从而导致失足,如2001年的8位学生迷路,其中一位在前方探路而产生滑坠。: w8 g/ F" d9 R6 V$ c6 @
行走在正常路段,鳌太能够产生滑坠的地方很少,但是频繁的石海很容易导致扭伤和跌落。
8 @% A2 Q/ M' b0 O# Q' R* u4、高反2 f1 Y6 d- k5 |7 I
鳌太穿越,主要行程集中在3300左右的山脊,相对于贡嘎,四姑娘山等雪山路线,海拔低了很多,但是因为特殊的地形,这里含氧量很低。鳌太很多时间行走在第四纪冰川留下的石海上面,植被稀少。而且,鳌太穿越没有马帮,背夫也不多,绝大部分驴友都是负重徒步,这也增加了高反的几率。
! `6 g' B9 r+ _5、野兽
- {& I" K( T# I) t/ L _秦岭山脉,有着巨大的林场资源,不乏黑熊,羚牛,豹子等野生动物。在太白的老君殿附近,曾有人在黑熊活动的区域失踪。另外也有羚牛攻击人的传闻。& |! D2 A1 S- v5 \) ~+ @
当然,能力有限,准备不足,过于自信,自以为是等主观因素也是鳌太事故的重要原因。 事故频发,为何还有人依然前赴后继?2 j/ h3 ]. p5 I( ^1 n% E. E
1、鳌太自身风光% n6 y* K5 g* k8 i! Y, i" F) D- X
第四纪冰川遗留的大面积石海,形成鳌太特有的风光。端午前后的高山杜鹃,以及夏季的山花异草,增加了鳌太的吸引力。( _8 s( e) [- K' I' H( ]% r9 u
2、国内十大徒步线路的噱头
5 k" q A0 z1 I) d0 ^作为国内十大徒步线路之一,鳌太穿越的难度和强度屈指可数。成功穿越鳌太,逐渐成为近年来户外徒步的方向标,甚至是强驴的标杆。
: X) B9 D" l/ m- S3、便捷的地理优势和低门槛. B6 R9 }, I# Y8 L+ S: L& K
鳌太线路位于陕西西安和宝鸡境内,交通便捷,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条中国内地唯一的高海拔长线徒步线路。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驴友涌入鳌太,路线也日趋成熟。费用低廉,门槛低,成为鳌太穿越活动如火如荼的重要原因。
$ u" D; D" @. n7 [(北京时间综合,资料来源:华商报、齐鲁壹点、陕广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