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8 }6 m6 D( u6 O" Y$ z+ j榆林的周先生使用中国电信电话卡多年,去年年底他偶然发现,自己每月199元的套餐并没有用完,但每月话费高达700多元。从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周先生被多收话费9000多元。目前中国电信榆林分公司表示,由于工作人员疏忽,确实多收了周先生话费,同意退费并补偿。; @5 c3 @7 V' \1 Z0 ^ U% e
疏忽?榆林一电信用户一年半被多收9000多元话费+ y& G& ^/ n1 ?4 b) X2 ]
' F; K- M7 f, F5 e) z( [/ w
用户:7 q1 u+ ]+ Z" [6 }1 M' O
办了199元套餐 每月话费高达700元& {7 W9 ^: m: S/ J/ G8 I8 |$ V% ~5 P: s
2月17日,周先生讲述称,自己是个生意人,话费有时是自己交,有时是公司给交,所以从来没有太在意过每月话费到底交了多少。“我这个号是2005年办的,用了十几年了,目前用的是每月199元的套餐。这个套餐包含宽带费、固定电话费、网络电视费和一主一副两个电话卡。”周先生说,这个套餐基本能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他也一直以为自己每月在通信上只花199元。去年年底,周先生自己去营业厅交了一次话费,单子打出来一看,周先生傻眼了,上月话费居然高达700多元。' y0 I, t! m6 w k5 G* G
“我的通话时间、流量都没有超出套餐范围,每月多交的几百元到底是啥费?我到底做了多长时间的冤大头了?”周先生说,随后他就到电信公司调出了自己的费用清单,一看才发现,自己被这么莫名其妙收费已经长达一年半时间了。
" v+ _& [4 [; C17日,记者从周先生提供的话费清单上看到,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周先生的宽带费、固话费、网络电视费和两个手机卡共5项,每项下面都被加收了94至96元的“补收保底费用”,每月下来,“补收保底费用”就高达480元左右。# [& v, `6 P4 ?$ ?/ x Z C& ~
周先生向电信工作人员咨询“补收保底费用”到底是个啥费,得到的解释是,周先生的电话卡后六位是ABAABA格式的特殊号,每月最低消费是700元,尽管周先生的套餐是199元,但中间的差价还是要补上。但周先生表示,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手机号还有最低消费一说。
( C' Z* ~* g8 x) g2 H- s4 w+ w7 `疏忽?榆林一电信用户一年半被多收9000多元话费9 {* W3 x, j! k3 U6 }9 Q6 T
9 v, ^" H8 @* F6 p
电信公司:
$ e0 U4 a" R3 F; e( ~3 D工作人员疏忽 愿意补偿现金和话费
/ Q) E4 ]# ?6 s, ^& |, O2月17日上午,中国电信榆林分公司客户服务部郭经理表示,周先生此前曾将问题向公司反馈过,经过他们核查,周先生的手机号以前是联通公司的号,后来C网归到电信公司,就变成了电信号。2015年,周先生来办理4G套餐,由于手机号后六位是ABAABA格式,系统默认为特殊号,每月最低消费是700元,但实际上这个号算不上特殊号,“工作人员存在疏忽”,没有在系统进行修改,导致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周先生每月被多收480元左右,一年半下来,共多收9177.57元。“发现问题后,我们与周先生协商,愿意退还9177.57元现金,并预存同等金额的话费。周先生也同意了。”郭经理说。
1 h8 m& A0 v x% u4 f- X* M对于此说法,17日上午,周先生在电话中予以否认,称自己对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并不同意。电信公司准备退还的现金,自己也没有领取。“这也是我发现了,如果我没发现,每月480元的冤枉钱我要掏到啥时候?电信公司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且,他们只查了2015年6月之后的话费,从2005年至今,十多年时间有没有其他的乱收费,还没有说清楚。另外,每天在电信办卡的人那么多,工作人员疏忽的情况有多少?还有没有像我一样被多收费,还不知情的客户?”
) R3 h. s. s% w& E6 E对此,郭经理表示,他们只能查到6月以内的数据,再久的查不到,“像周先生这种情况,出现的并不太多”。
2 R. d! _$ _' X6 e疏忽?榆林一电信用户一年半被多收9000多元话费! {0 t2 e# ~" |1 R" c6 M
/ z$ q) E5 D7 P9 k1 o
消协:
& r. |& u& C# g0 }5 N! i5 F消费者最高可获三倍赔偿7 e1 z: X1 L3 w8 N# I0 h1 R5 d
据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17日下午,榆林市消费者协会一名负责人表示,针对上述情况,消费者最高可以获得三倍赔偿。 来源:华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