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 |- J: A- K" d6 d
【故事】孔子转悠了几个国家,也找不到能推行自己政治理想的乐土。正郁闷呢,听人说,楚国的叶公对自己有兴趣,那就赶快去吧。到了之后,发现叶公有两大爱好,一是人才,二是龙。家里到处画的是龙,雕的也是龙;还热情招待像孔子这样的人才。可是,龙毕竟不可能见到,而孔子的理想又有些不切实际。所以叶公的爱好好像就是爱好而已,可以和孔子客客气气,吹吹拍拍,但是也就到此为止。, L0 o7 f9 r1 q0 I$ @
孔子不由得更郁闷了,走吧,回去吧。没想到的是,在大街上又碰到一个疯子,迎面要碰瓷,幸亏孔子的马车正走得无精打采,慢悠悠呢。这位犀利哥没倒在马蹄下,嘴里的歌声就越发响亮起来了: l) K$ J$ t! K! K$ a7 L+ c: {' n j
你说你是凤,你说你是龙。龙凤怎么成了这德行?
6 z( e2 r! o3 z6 i你要从南走到北,你还要从白走到黑。可过去的时光已经没法追悔。; U, [8 ^* D' q& Z- p9 s
天下有道,算你捡到便宜;天下无道,逃命还要看看能不能来得及?+ O* m M, L7 f4 u
幸福比羽毛还轻,飘来飘去难抓住;灾祸比大地还重,一旦发生咋承受?
4 o* T0 a3 L; \3 E/ N$ O5 T算了吧,算了吧!浪迹天涯的吹嘘人;0 {! R/ _) Y, |, r8 r' r }0 w
危险啊,危险啊!划出道道的大神!+ Y8 ~2 x, I2 a. t
现在这些当官的,就好像死娃已经抱出了南门!( C, g+ P& C5 q$ D7 l
犀利哥唱着唱着,从信天游的旋律就变成了摇滚,从孔子的车子一边滚远了。" c. L# o- u. ~, T. p4 E. Y( r
哎,这不是说我么?孔子从郁闷了突然一激灵,知音呀知音!嗨,嗨,哥们,我们谈谈!可是犀利哥一溜烟地就没影了。
f: t0 r6 K" K9 J0 X0 W4 f9 I【乱谈】, o- I" Y" b; }
楚狂接舆,越是直译,越应该理解为,楚国一个疯子迎着(孔子的)车马。
& A& \( b+ m* v# N# v8 }& ^7 |楚狂,这两字好说,就是在记录《论语》时,孔门弟子眼中笔下,这个敢挑衅老师的家伙不是疯子是什么?在楚国地面碰到,这地本来就是蛮夷之邦,这不是很正常么?这脑抽的家伙,我们孔子老师扯嗓子喊他,他还瞧不上跟孔老师打照面,最后一跑了之,哼!
$ N" w/ \6 U9 p# T" G+ [4 \接舆呢?所有史书上关于这个人,靠谱的就这一条记载。有人分析,接舆本是“截舆”,但这叫法对孔夫子不敬,不雅,就叫“接舆”了。古文中,截与接,通假也正常。所以,我以为此处断句为: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8 [5 {3 q. a& Z- j' ~+ G- P- @
至于非得把这两字不当动词,而当人名,那是到了《庄子》里了。实际上,我讲故事的歌词比原文要长,就是参考了《庄子》里的句子。《庄子》讲的故事,你能当考证用?就算是能当考证用,只怕也是庄子讲故事时,像我们称呼长沮一样吧。
: g6 Z1 `; @2 }' m& o, X再要讲,此人姓陆,名通,字接舆——那就更搞笑了,这是出自皇甫谧《高士传》的记载。一千年前的人物,中间又没有传续的资料做凭证,你这是写小说呢!——还别说,皇甫谧生活的两晋时代,写神怪故事还真是文学界的时尚活动!# Z: z: [8 c: h% u* U9 d
还是不要扯了。当代的狗崽队那么厉害,才能查清犀利哥的来龙去脉。楚狂只想和孔子打个照面而不愿意深谈,孔子及其门徒怎么可能对这个人的情况打听得门清?
; b, Z% i O2 A这则故事对后来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连道家的庄子和皇甫谧都运用了作为写作素材,儒家自个就更不用说了。屈原《涉江》所谓“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陶渊明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句;李白更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语。不太有名的就更多了,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吴筠《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接舆耽冲玄,伉俪亦真逸。”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最有意思的应该是《世说新语》中的相关故事。
- @9 M4 I5 W3 x* v" G# G$ M邓艾是个结巴,古人说自己时,要自称名表示谦虚。邓艾说话时,一着急,“艾、艾……”了半天,没讲出个事来。司马昭跟他开玩笑说:“爱卿说艾艾,这世上有几个邓艾啊?”邓艾马上回答:“凤兮凤兮,其实只有一只凤凰。”这时候邓艾也不结巴了,还能引用《论语》中的名句。这个故事表明邓艾实在是才思敏捷,既回答了司马昭的问题,让司马昭没法继续调戏他,又暗自比为凤凰,甚至是孔子级的人物,自高了身价。因为邓艾是三国后期著名的大将,《三国演义》中也采用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虽然《三国志》里并没有记载这个故事。5 S' [2 J# a; l5 L& ]
叶公,又一个被孔门不肖弟子黑惨的形象,本条中他不是主角,只是背景,而且是我推测中的背景,所以就不多说了。% |4 K$ r: a- O* C5 w! [
课本里这幅插图又有问题。这次车好像问题不大,马又出问题了。驾车的那匹马四蹄呈奔腾状态,而这是绝不可能的。首先,这个场面应该是在城市里,孔子师徒不可能驾车狂奔。其次,就算是道路开阔而且旁边行人稀少,孔子周游列国时一般也不会驾车狂奔。因为按不少学者的考证,孔子师徒只是一辆单车,孔子乘车在前,其他弟子在后步行相随。孔子的车驾若在前面飞奔,弟子们是博尔特,还是从非州高原训练出来的?第三,楚狂就算是个疯子,体力也难保证他能跟着飞奔的车子唱完一首歌。
1 l: W$ y2 X1 ]" B7 f- X& l" I# b2 l据说是这几幅插图是当代画家范曾先生画的。曾看到范先生的访谈,范先生自称首先是个学者,然后才是画家。但是如果这几幅画真是出自范先生手笔,那就很让人失望了。5 d( u% |& q" v) [
孔子周游列国,备尝艰难险阻,道不得行,“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而并不退缩、后悔,正是有鉴于天下无道,希望力挽狂澜。前一篇读书笔记里,孔子自己感叹“天下有道,丘不易也。”这一则故事更让我们感佩孔子这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与命运抗争积极入世的强者。这大概也是楚狂虽不想与他深入交谈却又诚挚警告深情相劝的原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