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6-12-30 14:20 编辑 5 g% a# `/ D% n, E Q
( T; D3 a& e* o8 x9 o" J3 X" n# G" x
野有死麇
+ u" J6 z: h( a$ ]原诗:《诗经•召南•野有死麇》
( o6 y9 |+ }& [3 ?$ _& ~9 C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0 d5 X0 ^3 q" a7 g5 r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 D* L1 `. Z, x) d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 u _ I- G3 t+ ]8 m
注释:
3 I. q# \+ t j6 z% N7 ? A# k4 d3 o (1)麇(jūn):獐子。鹿一类的兽。古代多以鹿皮作为订亲的礼物。7 s6 j6 f8 M2 |* y
(2 )朴樕(sù):小木,灌木。4 Q+ K, P9 E) }+ u b1 s) O
(3) 舒:舒缓。脱脱(tuì):动作文雅舒缓。
' a G: ^8 G) P) A" Q: r9 E (4) 感(hàn):通撼 ,动摇。帨(shuì):佩巾,围腰,围裙。; ^- q5 H6 q9 P1 K1 m
(5) 尨(máng):多毛的狗。现在叫做狮子狗。) B- ?$ ^1 b0 U$ S9 v
翻译:
0 t4 K6 k9 x7 I4 q9 s, V) c 打死小鹿在荒郊,洁白茅草把它包。
E( `6 s& g6 j$ F6 w 有位姑娘春心荡,年轻猎人把她撩。
! C5 i9 `2 E, K! H' ~1 ^. }) C# S Z: D% i( v6 o
大树林里有小树,荒野有只小死鹿。6 U- x0 V9 {3 J. K( u6 Q/ ?
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 @: A8 s0 H m( r! v# Q
) v( c. {6 q2 H! N) d. C" T0 D) D 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 Q$ _& B9 L0 A$ \ \3 ^% S
别惹狗儿叫汪汪 !% A) H! e/ @9 v
沧海诗评:8 a! R# R7 S3 L) i. P9 \; Z
《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纯真的情歌,一首在荒烟蔓草的年代,人类纯真性情自然流淌的爱歌!一位年轻猎人,猎获了一只小鹿,然后,施展撩妹技巧,用洁白的茅草,包起鲜美的鹿肉,献给一位春情萌动、洁美如玉的少女,于是,在荒郊野外,天作房,地当床,在少女的半推半就中,上演了一曲香艳无比的春宫大戏。让人想起那首美丽的外国歌曲《明亮的眼睛》:3 }+ P P+ y$ i% n2 ]0 y. j
阿卜杜爱上按杜拉,感情多么牢固。
" C. } ], O- D3 R. P, N 安杜拉牵挂着阿不杜,当了爱情的俘虏。0 v7 W' A- n% z! K9 U
昨天她倚着葡萄架。美得就像一枝花。
. e( m5 p/ f, X" i% s6 x6 l1 q3 | 眼睛多么明亮。风度多么潇洒。
8 ~% I4 j0 A1 l/ u5 X- k) t 阿不杜心中多么欢娱。快乐歌声发自肺腑。
! d0 Q2 c: N _ O1 \ 他俩走向葡萄架,深处爱情的种子发了芽。
! M3 O1 X8 f! h- n- s4 G% D( l 顾颉刚说:“《野有死麕》是一首情歌。……可怜一班经学家的心给圣人之道迷蒙住了!卫宏《诗序》云:‘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郑玄《诗笺》云:‘贞女欲吉士以礼来……又疾时无礼,强暴之男相劫胁。’朱熹《诗集传》云: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言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帨,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经他们这样一说,于是怀春之女就变成了贞女,吉士也就变成强暴之男,情投意合就变成了无礼劫胁,急迫的要求就变成了凛然不可犯之拒!”孔老夫子是伟大的,编订《诗经》时,他没有将这样直面讴歌性爱的作品排除到三百篇外。圣人的心中,对美好的男女性爱没有禁忌。可是,后世的经学家、理学家们,却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百般掩饰,千般扭曲,以致到了变态的程度,实在是可怜而又可悲。' C6 T* D9 C; M$ W
在二程、朱熹等道学家的力推下,到了封建末世,贞节泛滥,性爱成为不可触碰的禁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为响当当的口号,于是,泛处女主义过渡泛滥,人性泯灭,精神扭曲病态。正如李敖所说:在己婚妇女中,有的为一言之“辱”而自杀(如秋胡妻);有的为被劝改嫁而割鼻子(如梁高行);有的割手指(如廖伯妻),有的朝脸上涂大便(如崔绘妻);有的为证明不怀二心而割耳朵(如刘长卿妻);有的被人偷看洗澡而上吊(如王凝妻);有的被人拉了一下手腕就大喊:“吾腕为人所污矣!”而把自己的手砍下来(如杨炯妻);有的耳闻别人说她闲话,她就割下一只耳朵来(如林国奎妻);有的在大水来时,为了不愿自己的手被救灾的人拉住,宁肯淹死(如王京娥)……这一切不近情理的“节烈”举动,是何等的可怜复可叹!这真是“高度的东方精神文明”!
( A; h) S4 Y( h) P' ^ 食色性也。性爱是人生中不可割舍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是美好的,健康的,令人难忘的,值得回味和传唱的。6 H4 p4 J8 C; q+ L0 V, |
李煜《菩萨蛮》词云:“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后主描写自己与小周后幽会的情景,何等香艳,何等真切,何等佳美。千古词帝,又何尝不是千古情帝!真是词也不朽,情也不朽。, d9 r4 H% z; Q# I: o3 P. y
朱淑真《清平乐•观湖》词云:“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女词人无所顾忌地描绘了与情人在西湖恣意享受爱情的欢乐,携手漫步,和衣倒睡,旁若无人,极为大胆前卫,何其率真坦荡,爽朗健康!
" V& c6 b5 q, x; {+ C 来自《诗经》时代的《野有死麕》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真。只要两情相悦,何必贪性色变!
, K+ V( `& U7 K' Y2 E. c' c2 o9 S
" r Q1 Y* B W0 m" R! {2 D- l
补充内容 (2016-12-31 15:48):
1 i! y6 F+ U' ?纠错:谈性色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