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799|回复: 2
收起左侧

炒菜时加一物 让你多活10年

[复制链接]

62

主题

705

回帖

5197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197
发表于 2016-12-28 2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酸、甜、苦、辣”——辣作为食物的味道之一已存在餐桌数千年了,许多人甚至是“无辣不欢”,很多人觉得吃辣椒会上火,但是其实辣椒对人体也有很多的好处。

有研究称如果每天食用辣椒这样的辛辣食物,死亡风险会下降14%。即使你每周只有一次或两次食用辛辣食物,死亡的风险仍然会下降10%。

在平时炒菜的时候,适当地加一些辣椒,让食物有辛辣味,能够帮助保护心脏、降低血压、抵抗癌症,每周吃几次,不仅能降低疾病风险,更能让你多活10年!

: g+ Z0 i. O) J8 x/ L  F

辣椒营养丰富

吃“辣”好处多

“近年来,辣椒的营养价值被广为称赞,促使人们尝试吃辣。”专家指出,首先,辣椒富含多种维生素,包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胡萝卜素、叶酸等;其次,辣椒含有钙、铁等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

国内外最新研究还表明,吃辣有暖胃驱寒、促进血液循环、美容、降脂减肥、止痛散热等益处。

吃辣的好处

1保护心脏

吃辣可以改善心脏功能,美国化学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辣椒所含的辣椒素可以减少人体合成胆固醇,同时能干扰某种会导致动脉狭窄的基因功能,增加血流量。

2降低血压

研究表明,辣椒素可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有助防止炎症和降低血压。

3开胃、消食

专辑表示,辣椒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可开胃、消食。人们在没有食欲时,只要吃些辣椒,马上就会胃口大开,因此辣椒也成了人们佐餐的宠儿。

4暖胃驱寒

《食物本草》中说,辣椒能温暖脾胃。如果遇寒出现呕吐、腹泻、肚子疼等症状,可以适当吃些辣椒。

5促进血液循环

辣椒有一定的药性,因此能“除风发汗,行痰,除湿。”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疼。

6止痛散热

辣椒性温,能通过发汗降低体温,并缓解肌肉疼痛,因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美国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减少传达痛感的神经递质,使人对疼痛的感觉减弱。

注意别吃太多辣过量很危险

尽管吃辣椒有很多好处,但是,食用过量反而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为过多的辣椒素会剧烈地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痛、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痛,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另外,吃辣椒过多,会严重刺激消化系统,容易导致肝癌、食道癌发病率升高。

建议

1、食用辣椒应适量,鲜辣椒每次100克、干辣椒每次10克为宜。

2、患有火热病或阴虚火旺、高血压、肺结核、咽喉炎、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痔疮等患者均应少吃或忌食辣椒。

科学吃辣指南值得人手一份

吃辣好处多,但吃辣多了,不但会让人口干舌燥,还会引起胃疼、腹泻等胃肠疾病。怎样吃辣才能享了口福又不伤身呢?

烹调注意事项

首先,最好选鲜辣椒做的菜。因为鲜辣椒的营养更丰富,“火力”也小一些,而干辣椒、辣椒面等就要少吃了。

如果菜中已经放了辣椒,就别再放花椒、大料、桂皮等热性调料,否则“热上加热”,更容易上火。

专家建议,烹调前可先把辣椒放在醋里泡一会儿,或在烹调辣菜时加点醋,也可缓解上火。

搭配食材很重要

有专家称,吃辣配些凉性食物,就能起到“中和”作用,清热去火。吃辣椒加点酸。泡辣椒中的辣椒素少一些;酸辣中的醋有解毒作用,减少上火几率,可以适当多吃点。

1主食最好选粗粮

因为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预防由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玉米或红薯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薏米也可去燥,若辅以百合熬粥,功效更明显。

2吃辣时要多喝水或汤

吃辣容易引起咽干唇裂等症状,更要注意补充水分。吃辣后最好多吃酸味水果,它们含鞣酸、膳食纤维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帮助滋阴润燥。如山楂、柚子、柑橘、苹果和梨等都不错。

3吃辣还要看体质

对于辣椒,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能承受的程度也不相同。手脚冰凉、容易贫血的人可适当多吃。有胃溃疡、食道炎、痔疮的人,以及阴虚火旺,经常便秘、长痤疮的人要慎吃。

平时吃一些辣椒,对保护心脏、降低血压等多有帮助,还有这份科学吃辣指南,更值得人手一份。值得提醒的是,适量食用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哦。

160

主题

9337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44504
发表于 2016-12-29 07: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0

主题

12

回帖

64

积分

初出茅庐

Rank: 1

积分
64
发表于 2016-12-29 08: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 22:05 , Processed in 0.1201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