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6-11-13 11:08 编辑 9 f7 `3 e, I$ M: }4 R
+ ]0 w+ \7 O5 k* e* _
相鼠1 l C7 t, K w
请看老鼠还有皮,可是人却没威仪。
1 f: [, C- `4 ]& r 既然为人没威仪,何不赶快就死去!3 T2 Z: _1 r" B( E8 e/ B7 ~( H
+ ^# d2 T( v5 r6 T
请看老鼠还有齿,可是人却没廉耻。6 t7 j! M2 ?0 S
既然为人没廉耻,为何还不快点死!, T8 }8 g; A! i2 M$ d: {/ c; ]
7 s! I: u9 ? G% l 请看老鼠还有体,可是人却不懂礼。) |" P1 y8 c+ U5 S
既然为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6 i1 d+ I+ }3 k4 i; y% B b原诗:《诗经﹒鄘风﹒相鼠》
* Y- I- ]1 }; j( _1 E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i) K5 ]8 W4 }8 W/ `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5 @7 t' h7 V6 R+ Z0 H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7 m ?7 q5 E V注释:% P+ i2 A* P0 T" w/ I
⑴相:看。⑵止:假借为“耻”。释为“节止”“容止”亦通。⑶俟(sì):等待。⑷遄(chuán):速,快。/ q" ?& l7 e9 j% n
沧海诗评:3 R% z0 R8 F) c( W2 H6 I6 a; l
这是《诗经》里骂人骂得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其语言暴力的程度,是《诗》“三百篇所仅有”。* L+ y8 A @/ H7 S2 C; G0 D
老鼠是丑陋的,令人厌恶的。中国人创造了众多词语来表达对鼠辈的厌恶感,比如贼眉鼠眼,鼠目寸光,鼠窃狗盗,鼠肚鸡肠,官仓老鼠,抱头鼠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等。可见老鼠是为人所不齿的。本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作者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他们,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了“人”这个崇高的字眼。这种更加一层的衬托手法,将对统治者的愤恨厌恶之情推到了极致。$ q$ U) G- q% {' P' {
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篡位成功的公子;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又与宣姜及公子朔合谋杀害太子伋,并误杀公子寿;惠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公子伋之弟昭伯与后母宣姜乱伦。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骨肉相残,没有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老鼠虽然猥琐丑陋,可是看上去也像模像样,有鼻子有眼,皮毛俱全。这些在位者却禽兽不如,没有任何大写的人的礼仪和尊严。难怪诗人切齿痛恨,将最大的诅咒给了这些无耻之徒。' R- ]) R$ ?, x6 v F
耐人寻味的是,各国统治者都有类似的恶行和丑行,而卫国的民众为何反映如此强烈?或者说为何卫国才能出现这样的诗?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卫国是以文立国,重视商业和文化,老百姓有较大的言论自由。十五国风中,没有鲁风,鲁国的一些事情出现在《齐风》中,这恐怕是因为鲁国自周公以来,都是以礼立国,文禁森严,民间的呼声被压到了最低。《邶风》《鄘风》《卫风》都是出自卫国的民歌,共39篇,占到了《国风》的四分之一。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到卫国的民歌,赞叹说:“美哉!其为卫风乎!”2 N) J* Z7 F A5 b% W; j
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卫地自古多君子、多贤才。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长达10年,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吴王的弟弟季札曾经周游列国,以其远见卓识闻名天下,他在卫国得出的结论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卫国从周公的弟弟康叔时立国,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却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到秦二世时才灭亡。传35君,前后共计838年,比周的存在时间还要长,有点像寿星彭祖。这实在是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9 m1 `8 \% a9 @' x.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