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330|回复: 3
收起左侧

别被流言蒙蔽 揭开益生菌饮料真相

[复制链接]

148

主题

522

回帖

399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998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6-8-27 09: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 读】“饭后一瓶酸奶有助消化”是在广大白领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和当年的“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貌似又异曲同工之妙。保健功能的乳酸菌饮料也是商家广泛追逐的热点。
# a& L2 {0 R; ]0 I6 G别被流言蒙蔽 揭开益生菌饮料真相

“饭后一瓶酸奶有助消化”是在广大白领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和当年的“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貌似又异曲同工之妙。保健功能的乳酸菌饮料也是商家广泛追逐的热点。

那么,这类的产品有什么玄机呢?这些拥有保健功能的益生菌饮料又是否真的如宣传般的那么神奇呢?撇开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名目,下面我们随着专家一同了解背后的科学道理。

不管是“饭后一瓶酸奶有助消化”,还是“××活性乳酸菌,饭后来一瓶”,都不算是谣言。从科学概念上说,还算是“很有可能的”。虽然在科学证据上,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保健作用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论”,但是这些东西也没有显示出有害。如果喜欢它的风味,喝一喝也无不可。至于它们是否有传说的“保健功能”,消费者需要注意:科学概念上的可行,跟商品广告中的宣称是两回事。

益生菌、益生元这一类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法定检测都还处于真空地带。各路商家尽可以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只能依靠你的信任去填补。

真相

搞清三个概念

益生菌

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菌的乐园。即使是“讲卫生”到了洁癖的地步,一个成年人体内的细菌总重量也大约有1.5公斤重。在小肠里还算地广菌稀,每毫升还只有一千个的样子;到了大肠,就发生了“菌数爆炸”,一毫升里的细菌达到了上千亿。这些细菌中的绝大多数与世无争,与人体和平相处。有一小部分不安分的,要搞点破坏“生态环境”的恶作剧,被称为“致病细菌”。还有一些社会责任感比较强,坚持“肠道兴亡,细菌有责”的信念,代谢生成一些小分子有机酸、多肽以及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还能抑制致病细菌的泛滥,从而被人类授予了“益生菌”的光荣称号,英文叫做“probiotic”。

双歧杆菌

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益生菌叫做“双歧杆菌”。广告中所说的“乳酸菌”是否能够成为“益生菌”,科学家们还没有吵出结果,不过一般认为它们能够帮助双歧杆菌安居乐业。即使不能亲自上阵,能够支持上阵的战士,也就还是好细菌。所以,吃点乳酸菌,也还是不错的。

活力C菌

广告中说的“活力C菌”其实不是一种菌,而是一个商业名称。按照厂家的介绍,就是乳酸菌和维生素C等其他东西的混合物。初看起来,这个东西跟“益生菌”的理论符合,还加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实在有点诱人。不过如果我们拨开试图牵着我们鼻子的广告,来进行一下思考,会发现这个东东还是颇有一些疑问。正如前面说了益生菌的作用需要“足够数量”“保持活性”。细菌的存活是需要适宜条件的,这样的活性菌饮料配方是不是它们的“温馨小屋”?其中的活细菌到底有多少?对于消费者来说,麻烦的事情在于:现在对于益生菌产品里的益生菌还没有质量标准和法定检测,厂家的宣称只能依靠它们的信誉来保证。法律规范和权威监测在这里都还是真空地带。

益生菌的作用有多大

根据目前的研究,益生菌的作用就像治安联防队,而不是特种部队精英性质的。美国微生物学会2005年组织了一个益生菌研讨会,会议总结明确指出:“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益生菌在人体中的使用对于疾病处理而言都是预防和支持性的,而不是治疗性的。”比如益生菌对于小儿腹泻的影响,一项研究结果是这样的:不吃益生菌的小孩平均72小时后好转,正负误差36小时;吃益生菌的小孩平均58小时后好转,正负误差28小时。

要想通过补充益生菌来有益健康,必须要“特定的细菌”、“保持活性”、“有足够的细菌数量”而且“连续服用”。不同的益生菌能够产生效果的数量相差非常大,有的每天吃一亿就可以起作用,有的却要一万亿才行。

506

主题

1012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49
发表于 2016-8-27 12: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8-28 21: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0

主题

53

回帖

565

积分

贰.杏坛小葩

Rank: 3Rank: 3

积分
565
发表于 2016-8-30 08:37:59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人看不懂
来自: 微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2 04:03 , Processed in 0.2248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