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汉中的油菜花完全开了!川前山后,一片连一片,黄灿灿的,是美得让人感到都有些麻木了。
/ I4 j" o6 k( |- C
4 H% f' x4 d7 u! J5 ?0 k嗯,勿庸赘言,下来这一半个月,应该说是汉中人气最旺的季节,当然了,也一定是汉中大街上车牌最“杂”的时候,因为,此时来汉中逛的“外地人”是很多很多的。
& k2 S/ G" T, D$ b1 Q R
" _4 X3 B t* w7 c) F2 T: g说起“外地人”来汉中逛的理由,可能无非只在这三条上:第一,是奔着这里春天的油菜花,二来,则是想感受感受这里的两汉三国文化,然后呢,那就是想来尝尝汉中的美食。
. E* t- p ?0 O5 E# O- l- O. l$ d" K$ P ~4 [4 l
关于汉中美食,热米皮、菜豆腐、草鞋馍和梆梆面,应是“外地人”来汉中最为基本的口腹享受,而城北褒河镇的栈道鱼,如果您来汉中,不去叫上一大盆儿,那将是您此行在精神物质上的双重损失。
5 V) ~$ J' c$ {! V0 m7 c9 b- [8 a/ U, u' E6 ?
于此,还需要特别友情提示的是:当您用完如上各种大餐后,请千万别忘了再到原汉中市北校场的北门口(汉台区文化馆门前)吃上几个清晨头三锅出的热乎乎锅贴。若能吃上这一口,那才算您到汉中逛一场的收官享受!
( i9 z2 Q$ X6 G# x- b/ w# f# t; i- f+ W& U
关于汉中锅贴,需要科普的是:其在形状、烹理、用料等方面,是绝非西安锅贴可比,而且,在味道口感上那更是如隔秦岭,有霄壤之异。简而言之,这汉中锅贴,应是一种入口能叫人联想翩翩的美食:其软,如春风细雨,其绵,如月下情话,其脆,如春雷一声,其香,若魂灵附体,只要您咬上了一口,那便舍不得再咬第二口了,然而,此时的您,却管不住自己的味觉,还是得再去咬第N口……1 m) Y9 M5 e3 j1 E; G1 J% _8 ?
1 v w6 U1 \- L$ R# m
如细数汉上众家锅贴味道口感,窃以为这一摊位(如图)是堪拔头筹的。至少说,这十多年来,它是一直在用柴禾煨灶,文火依依的,这种农家饭的做法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卖点。还记得在十六年前,键者是眼见这对小夫妻撑伞开张的,多少年过去了,就一伞一案,天天风雨无阻,味道不变,变化的却是不断攀升的食客群。
) E* T0 F% ^5 i; B" y# o, ~) j) O8 h; i& {: W8 f( X
上周,在回汉中时,为了满足自己梦萦魂牵的这一口腹小欲,那天清晨是特意起了个大早,漱洗毕,就直奔北校场北口去找那锅贴摊摊,还好,摊位没有挪位,很好找,然令人尴尬的是,自己刚一现身,居然被摊主给认出来了,他俩问道:"好些年没见你了,到哪儿挣大钱去了?" 哎,一听这话,没出息的我,心头是顿时一潮(就差点没掉下泪来),而心里呢,也真想说一句:“我也想你俩呀,当然,还主要是想你俩做的锅贴的味道。”
) y0 u+ c7 \: y5 C7 B' ]7 v% F5 {9 ]( _9 b; [. p) I# [$ q
是啊,往事如烟,在那些年里,也正是每天早上这软绵可口的几个锅贴,多少是安抚了自己那段辛酸无序的生活。只是,至于今天,您瞧,这一切的一切,都物事人非了,就连这摊位旁边熟悉的文化馆大院,不也被旧城改造大潮给铲得空空如也了吗?
5 r3 P- r9 m% p' A- g邱轩洛图文 2016.3.25+ _$ `! U$ N. k/ o6 ^, t s/ @
( Q1 H* X Z; j* 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