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现象”在悄然兴起 同大都市一样,户县也不例外,近两年悄然出现了“驴友现象”。 “驴友”一词源自网络,“驴子”起源于新浪网,“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是旅游的旅的谐音,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的朋友。也有理解为“旅”友和“绿”友的谐音,“绿”是指环保,不污染环境,倡导绿色环保之行。“驴友现象”现在更多地是指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和睡袋,进行远足、穿越、登山、攀岩、漂流、越野山地车的户外运动。因为可以猎奇探险、认识世界,拥抱自然、减轻压力,挑战自我、锻炼毅志,塑造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特别是现在的都市人所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讲,徐霞客老同志可称中国驴友的一代宗师了,他们或是地质学家,或是动物学家,或是植物学家,也有的是人文自然学家;探们几乎都是专业人士,他们是景点的发现者和探索者,他们进入未知的世界,为后来人打开了野外世界的大门。 进入21世纪,感觉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近于“个性化”,人们很多生活、工作上的习惯和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的注重生活质量和品位,而旅游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也不再是奢侈品,一批批的学生、职员、市民走出“小天地”,步入大自然,更加注重一种自由自主的享受自我。可一对一结伴,可三五成群,可数人组队,亦可异地相邀;可自行车自助,可摩步自驾,可汽车穿越;只要真诚就好,可以随遇而安。驴友有新驴、老驴、强驴、弱驴、头驴、驴女、毛驴等等之分;当然也有死不悔改的“老犟驴”,他们是群驴中的孤品,坚持着以最少的钱、走最多的路的理念;也有有名有利的“皇冠驴”,他们是群驴中的精品,走的是一种豪气,玩的是一种财富,当成一种职业;剩下的就是家养驴 、世纪驴、驴皮等等了。户外群起的名字也是很有特色,如:峦山驴友、户外山水、单车一组、摩友部落等等,林林总总,只要自己高兴就把名字叫起来好了。 一般来说,驴友需要的装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装备,如服装、背包、垫子、手杖、睡袋、鞋、帐篷、水具、地图、指南针、照明、太阳眼镜、刀、防护用具、药品等。二是不同运动需要的专业性很强装备,如探险队的卫星定位器GPS、自行车鞋服、登冰山用的冰镐和冰锥、潜水运动的潜水器材等。个人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装备。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户外网店、户外用品商店购得,或者自备。此外,穿越、探险的驴友出行,要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保险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实在没有保险在身,可购买短期出游意外险,可找保险公司或上优保网购买,价格因出行时间的长短而异。同时,这些组织还有一些热心人在组织服务、征集线路、策划活动等等,一切堵在你情我愿之中,只图个快乐。 9 `2 v( Q; f/ P% j2 S; f5 ?/ i
在旅途中,你会看到,身着朴实衣着、背负大背包、摄影包,入乡随俗,低调地与当人打交道,能获得更多自己需要的感受,结束后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沿途记录的所见所闻,用相机、文字等方式展现给自己和分享给大家面,感受不同的心灵和人生。“驴友现象”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放松一下心情,享受一种乐趣,而且不愿意在休闲的时候被外在的条件所束缚。 2010年11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