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河落日 于 2016-3-3 23:05 编辑
: t/ h/ K! B; X* s/ [. v' E: x$ F8 \. H
这次 因事去了一趟武汉,和户县相比,总觉得有点差别,有点感想。 首先从饮食文化来讲,感觉就相差较大。户县人饮食豪放、粗犷,吃饭多用大腕,凉皮也罢,软面也好,更甚者大肉辣子疙瘩和葫芦头泡馍,都是大碗端上。其情形如粗线条勾勒的黄土高坡,其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网友绿秀眼语)。而武汉人——其实我到的是武昌,就显得“渺小”多了,他们吃饭不是小碗就是小蝶。他们的热干面是用比一次性纸杯能大一倍的杯子盛着,他们的汤是用宜兴茶壶大小的壶盛着,上边还放一勺子,意思好像不能大口地喝。到武昌的第二天中午,我们在武汉工业大学旁边的饭店进餐,朋友倒啤酒,我的孩子直接把盛米饭的瓷碗递了过去,弄得朋友很是吃惊,继而称其豪爽。而他们饮食的情形用网友“绿秀眼”的话说就是“月下荷塘,精致婉约”。 武汉除了鱼之外,其他的肉很贵,好牛肉要80元一斤,大肉也要20元,精瘦肉快到30元了。武汉大学对面的饭店,一盘香菜拌牛肉要48元,就这一小盘还是香菜多牛肉少。一屉小龙肉包子五元不贵,可是里边的肉馅只有指甲大小,实在不敢恭维。小时候读毛泽东诗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时,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吃上武昌鱼。这回确实吃上了武昌鱼,柔嫩鲜美,但朋友讲,现在的武昌鱼已经不是真正的“武昌鱼”了。 武汉的大学,没到过的不知道,我所到过的如国立武汉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任何人都可以出进。尤其武汉大学的校园草坪,阳光下,到处都是人,有学生,有市民,他们在草坪坐、卧、甚至打滚,还有人竟然将宠物带到了草坪里。校园里的珞珈山也可以随便攀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曲折回环的道路,葱绿的树木,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武汉的街道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尘土。洒水车天还未亮就给马路把水洒完了,不像我们户县,随时喷洒。武汉的城市建筑和街道不像我们端南端北,随意性很大,这可能与长江和东湖南湖等湖泊有关,是绕湖顺江而建吧。 武汉的旅游景点很多,因时间关系,可惜我几乎都没有越雷池一步,只在著名的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雕有屈原像的“汉街”,有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湖北省博物馆,李白放鹰广场等地方路过拍照留念。唯一走进一隅的是著名的东湖。相传屈原在这里"泽畔行吟",楚庄王在这里击鼓督战,刘备在这里设坛祭天;。毛泽东建国后先后视察东湖44次,周恩来、王任重,邓小平等领导人也常到东湖赏景视察。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非常发达;武汉由“三镇”组成,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大! 昨天下午4点半回到家里,刚一进门就听到街道有卖凉皮的叫卖声,一种家乡美食的诱惑,我迅速出门买了一大碗,又吃了半碗中午妻子做的“麻食”,一顿饱餐后,到了晚上,胃就显得极不舒服。这时我才意识到:户县的大碗,户县的饮食粗犷,尤其是比较单一的面食,对健康极为不利。别小看了南方人,人家精明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