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215|回复: 0
收起左侧

老人在养老院遭侵害如何维权

[复制链接]

584

主题

271

回帖

2601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601
发表于 2010-11-5 17: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养老院养老,老年人既可以得到专业人员的护理、照顾,也可以因结识更多同龄人而身心愉快。但养老院也非一方净土,于此产生的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作为法官收集的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许会对你预防、处理类似纠纷有所启示。' w: z! c# p2 b2 V% E# w  V
  护理人员失职应否担责6 \! P' \% }) b0 f) g/ z9 B
  案例4 K$ p2 M$ p3 A/ K+ t; D
  70岁的刘某因智力障碍痴呆,缺乏判断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子女为使其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规律,于2010年1月将其送至一家养老院托养。合同约定的服务范围包括照料其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次月9日中午,刘某需到屋外30米处上厕所,看电视正在兴头上的护理人员陆某让刘某自己去而未陪同搀扶。期间,刘某在上台阶时不慎摔倒,造成腰椎一椎体粉碎性骨折,构成九级伤残,用去医疗费用38000余元。后因养老院以刘某摔倒是其自身行为所致为由拒绝赔偿而成讼。
7 }" p! B- h" y. C) g  法官点评; Y6 ^, Z6 g+ P8 n8 C* o
  养老院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条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刘某由于智力障碍痴呆,缺乏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而当属“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因而需人监护。
$ w' B- M. c. g$ j# ?9 z5 Y8 z) {3 ?  H  另一方面,上述意见第22条还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刘某子女将刘某交养老院托养,是监护责任转移即委托监护,养老院因而成为刘某在养老院期间的监护人。
4 ]' U1 H# z* w/ ?& p6 b  《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护理人员明知刘某状况,也明知自身提供服务的性质,却让刘某自行上厕所,而没有陪同,不仅违约且存在过错,属不履行监护职责。' n% d% u. h5 V+ u4 s9 C
  由于护理员的失职是一种职务行为,故必须由养老院承担责任,但养老院可以向护理员追偿。. j* D; l& c, Y
  合同免责条款是否有效
  X  e7 E/ t! }" k6 q2 y+ ^  @. x  案例
, v% l5 a% w, C  2009年8月,73岁的赵某入住一家养老院前,与该养老院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内容为养老院事先拟就,除特别要求外,全体入院人员均照葫芦画瓢地使用。其中写明:“入院人员在没有护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在本院锻炼场所锻炼造成的伤害,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2010年3月18日清晨,赵某自行到养老院运动器材上锻炼时,因单杠突然断裂砸伤头部,造成脑叶切除术但无功能障碍,构成八级伤残。因养老院以有约在先为由拒绝赔偿47000余元医疗费用,赵某遂诉至法院。
8 x7 o6 J7 x: T/ J* P$ q  法官点评7 I' {0 Q7 }# Y) V8 x1 [
  养老院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一方面,从消费者(入院人员)与经营者(养老院)关系的角度上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第18条分别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即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定的,不能因协议解除。而养老院用于入院人员锻炼的单杠突然断裂,表明养老院对其安装、维护、管理不当,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要求,故必须担责。另一方面,从合同的角度上看,《合同法》第40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而根据该法第39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_' V; e+ S2 P! [- ~
  本案合同明显具备格式条款的特征,且养老院的目的正是免除自身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故虽有免责条款也不能约束赵某。3 C* g# |, o/ [  n
  被他人伤害该由谁赔偿; _5 I* _! F3 C# v# c
  案例
/ l2 B+ b, D4 @$ D# O1 T3 N4 o  肖某与一家养老院于2010年元月1日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入住合同。次日,肖某入住。2010年7月9日上午,肖某在用水时与本院养老老人陈某发生口角。因两个在场的护理人员不知如何是好而未劝阻,双方越吵越凶。陈某一气之下揪住肖某推来推去,但护理人员此时仍只是喊道“不要打架”而没有将陈某、肖某拉开。
& y# w2 B# k% x9 q  数分钟后,陈某将肖某推倒,致使肖某右手在倒地时骨折,用去医疗费用16000余元。面对肖某的赔偿请求,养老院以其应找加害人陈某为由拒绝。
7 J/ g5 J+ D; j7 N$ F  法官点评
, i; l6 C( @$ v: `5 t8 N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养老院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6 l: X6 h  b. F+ O% Q% ]& F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也有类似规定。虽然其中没有提到养老院,但这里只是列举性规定,并非仅仅限制已经被点到的场所,就未提到的其它场所的管理人、组织者应否依照该规定担责,关键要看事发地是否属于“公共场所”。而养老院既是公共场所,也是经营场所,同时又是该场所的管理人,故在养老院发生的类似纠纷也应当依照该规定处理。鉴于本案护理人员在肖某、陈某长时间的争吵、推拉中,一直未加有效制止,以致彼此越来越凶、越来越急,表明未能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也就必须在陈某无力承担责任的情况下,由养老院就不足部分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颜梅生)9 l! x- u; D$ \1 y5 t) J- g
[url=]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url]
以法律的智慧帮助人,用专业的知识服务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01:26 , Processed in 0.1915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